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明代王铎书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中国孔子网综合 newdu 参加讨论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临王羲之帖 
       
    王铎行书五言诗轴 
     
    王铎 行书忏诗之三轴 绫本 行书纵240厘米横49厘米  
     
      王铎《杜子美赠陈补阀诗》,凡三行,共58字。纵203cm,横5lcm 。 
     
    王铎 行书立轴 绢本。 155X51cm  
     
       王铎《七律诗》立轴 行草书 绫本  
     
    行草五言律诗轴绫本纵262厘米、55厘米 
     
       王铎《节临褚遂良家侄帖》 
     
       王铎《节临褚遂良家侄帖》 
     
    王铎《行书五律诗轴》绫本纵236.5厘米,横53厘米。 
     
       王铎《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  
     
    王铎行书嘉兴作诗轴  
     
    王铎 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立轴作于1634年
     
    王铎 节临王羲之瞻近帖立轴
     
    王铎行书五律京中春日留苏州友人作立轴 
     
    王铎行书五律柬姜司寇一首立轴 
     
    王铎临张芝帖立轴丁亥(1647年)作 
     
    王铎 《行书飞人五言诗一首》立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