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到了近代,迅速下移,退居次要地位。儒家文化被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转型,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儒学丧失其官学地位,和儒家文化所依附的社会制度的崩溃。儒家文化被边缘化以后,并没有“博物馆化”,成为死的文化遗产,而是仍有源头活水,富有生命力,成为现代中国多元文化中的一种,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并列为现代中国的三大文化形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今日欲建设中国文化,须坚持中国文化本位,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资源,兼收并蓄中、西、新、旧等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以新内涵、新形式、新气象延续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命脉。 关键词:儒家 儒家文化 边缘化 现代化 中国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可是,到了近代,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特别是国家的根本变革,儒家文化在1905-1919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被彻底边缘化了,退出了先前的主流文化的地位,“五四”新文化代之而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然而却至今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总结。 一、儒家文化的边缘化 儒家文化的被边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 19世纪60年代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导致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高歌猛进的时代,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来说,现代化是无可逃避的宿命。愿意的跟着走,不愿意的牵着走。此乃必由之路,别无选择。现代化是一个把现代性的种子植入传统社会的土壤,使之发芽、扎根、生长的过程。现代性虽然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概念,但是,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来说,它却有着清晰而确定的内涵,举其荦荦大端,至少有以下三点: (1)由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民初民间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等推动的经济工业化; (2)由戊戍变法、清末立宪、辛亥革命推动的政治民主化; (3)与上述二者相适应的自由、平等、正义、人权、宪政、共和、科学等思想文化观念。 现代化的进展,现代性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898―1911年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一个尝试期。1898年戊戍变法、1906―1911年立宪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是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三次国家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尝试。每一次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次收获的却是失望。然而,第一个尝试期毕竟最终实现了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任何公开的复辟都会遭到国人的唾弃,任何专制的行为都必须打着民主的招牌。尽管仅仅赢得了一个民主共和之名,——切不可小觑了这个名:名是理念,是合法性的理据,是逻辑的出发点,有了民主共和之名,国人可以正名,可以循名责实。 正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一个尝试期,儒家文化被边缘化,从主流文化的位置上跌落了下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瓦解了行之千余年的“学而优则仕”的制度设计,是对儒家文化的第一波冲击;1912年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宣布废除学校读经,从一向独尊四书五经的教育领域发起了对儒家文化的第二波冲击;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喊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最后一击,终结了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主流地位。 有意味的是,对儒家文化的第一波冲击,来自于清政府;第二波冲击,来自于民国政府。前后相隔不过七年,帝制政权与共和政权都对儒家文化采取了动摇其本的措施,反映了此时儒家文化的尴尬处境。而最要命的第三波冲击,来自于民间,一批“五四”学人承接辛亥革命思潮反孔的余波,起而批孔,反礼教,直捣孔家店。声势浩大,震动社会。参与反孔的“五四”学人有新潮的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主流知识分子,拥有话语权,领一时之风骚。为孔子、儒家做有力辩护的只有梁漱溟一人,势单力薄,不能扶大厦之将倾。儒家文化自汉代确立起其主流地位以来,曾经遭遇过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挑战,却未曾受到社会精英分子和主流知识分子的群起反对与批判。“五四”时期,一批社会精英分子和主流知识分子请来“赛先生”和“德先生”,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激烈反孔批儒,实际上是将儒家文化看作是应予抛弃的旧文化。这是儒家文化二千年未有之变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