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至9日,“经典诵读二十年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尼山圣源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反思与展望:经典诵读二十年”为主题,会议分为开幕式与学术会讲以及分组讨论。在“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学术会讲现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颜炳罡谈了自己办经典诵读活动二十年来的心得感受,并指出了经典诵读中的一些乱象。会后,中国孔子网记者就经典诵读二十年心路历程及诵读乱象等话题专访了颜炳罡。以下为访谈内容: 图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颜炳罡接受采访 问:我们了解到,您发起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经二十年,二十年如一日从事这项活动,这其中肯定有不少的辛酸和付出,请谈一谈您的感受。 答:我觉得经典诵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没有影响到有影响,这一路我伴随着经典诵读一起成长,收获大于艰辛,喜悦大于哀愁。某种意义上说,我办这个活动不是为了教育别人,而是为了教育自己,我在这个过程中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收获了一种喜悦,一种感动,也收获了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经典诵读活动是从1996年开始的,那时的国学没有现在热,那时的经典诵读也不被很多人接受和理解,很多人对诵读冷嘲热讽。现在,那种声音已经非常少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典诵读伴随着民族的兴旺发达一同走向了繁荣昌盛,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问: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怎么看这个意见?意见的出台对我们诵读经典有什么帮助? 答:两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顺应民心,合乎当代人民群众的意愿。事实上,在这个意见出台前,我们的很多工作就已经这样做了,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培养后继人才,没有后继人才也就谈不上传承,谈不上发展。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里面含藏着优秀的中华美德和文化基因。我认为,两办的这个文件扫清了我们今后工作中的政治障碍和屏障,给了我们很大的保障,让我们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把这项事业进行下去,下一步,我们会把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续的开展下去,让它开枝散叶。这么多年来,参加我们这个经典诵读活动的学生有上千人之多,这其中有很多大学教授,有很多博士生,有很多研究生,也有很多本科生,他们都是高学历的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继续从事经典诵读活动,这是一种非常大的影响。这两年,我们把经典诵读办出效率、推向社会,无论在乡村、在企业、还是在国家机关,我们都在从事着经典的学习研读工作,我们要培养一批能领着大家讲诵经典的知识精英,让他们到各个地方把经典的诵读持续深入的发展下去。 问:您在上午的发言中指出,如今诵读经典出现了很多乱象,许多称不上经典的作品,甚至一些怪力乱神之作也被当成经典来诵读,请具体分析分析这种现象。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规范? 答:我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行政方式来规范,这就好比大浪淘沙,一些不合乎时代发展的东西会被淘汰下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学热的春天来的很忽然,很多人不论自身有没有诵读资质,有没有深入了解国学,都打着国学的名号进行国学的推广推介、办学习班。由于大家对国学都不了解,于是,伪国学、假国学、怪力乱神的现象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大师也就出现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说到国学,很多人会想到算命,想到风水,甚至会想到不吃药治病,想到不看医生病就能好。我认为,因果报应、宗教化的东西不能当成经典来推广,我们所说的经典其实是由孔子的六经一直到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三经,是以儒家的经典为主体的经典。道教经典是道教信徒读的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信徒信奉的经典,这些经典都不能成为全民族共同教化的经典。经典就是常道,经者,常也,就是常理,就是常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道,人人都有一颗爱心,有一颗仁心,这就是常道。经典不是把人培养成教徒,特殊信众的经典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读的经典。我们教化国民的时候,就是要把含藏着中华优秀美德的典籍,把儒家那种中华文化基本典籍作为一种经典。这是我对这种现象的一些基本看法。 问: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您对今后的经典诵读活动有什么想法?下一步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我们这个活动这么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青年教师到博士生、硕士生,他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现给世人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他们也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贡献。我们的很多同事,很多朋友,很多同道,还有很多年轻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渠道做这项工作。下一步,我们要把乡村儒学持续发展下去,让乡村儒学真正成活,让新乡贤阶层在乡村崛起,让他们成为传承中华美德的示范者,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真正的发挥作用。我一直有一个理论,叫做“三堂建设”,每一个家,无论在农村还是在社区,都应该建一个中堂。我们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有中堂的,中堂两边是一副对联,中间可以是孔子像,也可以是一幅山水画,前面供奉着一个香案,这是一个神圣的空间。中堂是我们家里一个非常庄重的场所,是教导孩子、开家庭会议的一个重要场所。再一个是要建立学堂,这个学堂可以叫乡村儒学讲堂,也可以叫社区儒学讲堂,这是一个寓教于乐、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相互交流的场所。第三堂就是要建立一个礼堂,中国是一个礼乐文明的国家,礼堂可以和学堂融为一体,这个地方可以成为大家从事婚丧嫁娶的一个公共空间,有了这样的空间,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有了载体,有了形式。这是我的基本想法,我把它归结为“三堂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