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天地君亲师”:儒家精神信仰思想的现代转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中国孔子网 黎红雷 参加讨论

    编者按:受儒家思想影响,“天地君亲师”在中国古代社会实际上发挥了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信仰的作用。其中所蕴含的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敬重传统、传续文化的精神,是重建当代社会精神信仰的宝贵资源。本文原载于《现代哲学》,分五个部分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信仰体系。作者黎红雷,海南琼海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与管理哲学。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信仰体系,其思想来源于先秦儒家。荀子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 据今人考证,东汉时期,在《太平经》中最早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已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清朝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从此,“天地君亲师”就成为风行全国的祭祀对象。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全国统一的宗教,“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发挥了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信仰的作用。如何转化这一传统社会的精神遗产,使之成为重建当代社会精神信仰的宝贵资源,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敬畏自然:尊天思想的现代转化
    天,是中国古代精神信仰体系的核心。“天”字的本义指人的头颅,后演变为人头顶之上的苍天,与人脚底之下的大地相对应。在孔子哲学中,使用“天”的概念,大抵有三种意思。一是“主宰之天”,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二是“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三是“道德之天”,如:“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其中,“道德之天”得到孟子的继承,如:“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自然之天”则得到荀子的发挥,如:“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
    孔子指出: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这里的“畏”就是敬畏,“天命”指上天的意志,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规律。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这里的“制”指“掌握”,“用之”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为人类所使用。“畏天命”与“制天命”即“敬畏自然”与“顺应自然”,正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内在张力。
    儒家主张“敬畏自然”,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天地自然之所赐。《周易·系辞传上》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里涉及到儒家的生命起源说。我们知道,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现代社会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宗教家主张神创说,比如《圣经·创世纪》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起初,神创造天地”,然后依次造出了万物和人类。科学家则主张进化说,认为生命的进化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有机化合物再到有机生命体的漫长过程。相比而言,儒家的生命起源说,就其排除人格化的上帝作用而言,其描述比较接近现代科学的进化说;而就其突出自然化的天地权威而言,其功能又与宗教创世说相仿佛。《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在这个意义上,天地不但孕育了人类的生命,而且造就了人类的文明,是人类应该尊崇的最高权威。
    儒家主张“顺应自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人类既然是天地自然造就的万物之灵,就不可能对天地万物毫无作为。在荀子看来,“天”与“人”各有各的职责与功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努力农业生产而节约用度,那么天不能让人贫穷;保养周备而行动合时,那么天不能让人生病;依循礼义正道而没有什么差错,那么天不能加祸给人。相反,荒废生产而用度奢侈,那么天也不能让人富有;保养简略而行动逆时,那么天也不能让人保全;违背礼义正道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让人吉祥。人类从天地自然获得生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努力,回归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积极有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人类如果放弃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努力,那也就违背了天地自然养育万物的原理。
    后人对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有不少的误解。其实,荀子反对的是人类在天地自然面前的无所作为,而不是“敬畏自然”本身,“敬畏自然”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荀子在《天论》中明确指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前提是“人之命在天”,人类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自身,都来自于天地自然的赋予。“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荀子·天论》)荀子还指出,与天地自然的宏大规制与高超智慧相比,人类的创造物和聪明才智实在是相形见绌。“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只有“敬畏自然”,人类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地做自然的奴仆和解释者,从而才有可能认识自然的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天地生之,圣人成之”(《荀子·富国》)。
    确立“敬畏自然”的精神信仰,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首先,“敬畏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起点。据现代科学研究,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的历史有200亿年,地球的历史有40亿年,人类的历史有300万年。作为天地自然造化的产物,人类一直对自己的“造化主”天地自然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当然,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一方面,百万年来,人类在“敬畏自然”中“顺应自然”,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智慧,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与原始人在大自然中的无知和无助的状况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人类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大自然的精巧奇妙、自然界奥秘的无穷无尽,因而更加发自内心地敬重自然,心悦诚服地爱护自然,并以之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起点。
    其次,“敬畏自然”是人类伦理道德的基点。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总是令人心生赞美,满怀敬畏: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两样东西有没有内在关联,康德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而在儒家看来,天地自然与人类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如此等等。现代人一般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似乎与天地自然无关;其实,“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只要我们认可人类生命来自于天地自然,那就同时意味着承认天地自然是人类道德的基点。一方面,天地自然是人类所要处理的最根本的伦理关系;另一方面,诸如男女、夫妇、亲子等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也无一不是天地自然造化的产物。“敬畏自然”,我们就可以找到人类伦理道德的最终根源,并确立其最高权威。
    最后,“敬畏自然”是人类信仰的共通点。不同的宗教,对于信仰的对象有不同的理解,并由此而带来相互间的误解、冲突乃至争斗。儒家不是宗教,但有其信仰。北宋儒者张载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子正蒙·西铭》)天地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父母,天底下的同类都是我的兄弟姊妹,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种基于天地生人而没有人格神崇拜的精神信仰,非但不与任何现有的宗教信仰发生冲突,而且可以成为这个星球上所有人类群体和谐的粘合剂,有助于消除不同宗教人群之间的误解、冲突乃至争斗,从而为世界和平带来真正的福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