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田仲与先秦农家(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赵仲英 参加讨论

    东汉王充在《 论衡:刺孟》 中有一段文字,专论孟柯对田仲的这一非难。王充就从“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放陵则居之”说起。他认为田仲所以吐掉其母煮的鹅肉,是“耻食不合己志之物也,非负亲亲之恩而欲勿母食也”,这与田仲避居赞陵一样,也是恶兄的不义之禄而为此。王充还认为孟柯以蚯蚓食稿壤、饮地下水与田仲对比,也十分欠妥。因为:“夫盗室之地下亦有蚓焉,食盗宅中之稿壤,饮盗宅中之黄泉,蚓恶能为可乎”。如果真正要做到孟柯所说的那种廉,除非是江海中的鱼,“夫鱼处江海之中,食江海之土,海非盗所凿,土非盗所聚也”。但是,王充又认为孟柯没有真正抓到田仲的大非,既然田仲没有自备伙食,食母亲煮的鹅便免不了食母亲所煮的饭,这饭难道不也是来自兄之禄吗。所以田仲的操行,又比不上不食周粟宁愿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了。王充的后一番议论近乎钻牛角尖,没有能够从基本观点上挑明两家的分歧。
    通过匡章与孟柯的对话,可以看出孟柯与田仲的真正分歧是在对义的理解上。田仲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他将区别义与不义的标准,放在生活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呢,还是依靠掠取他人的劳动果实这条界限上。何谓义,就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不去掠取别人劳动的果实。何谓不义,就是自己不劳动,专靠掠取别人的劳动而生活。相对地孟柯的观点也是很明确的,《孟子:梁惠王上》 指出:“仁者亲其亲,义者尊其君”。亲其亲是仁者的表现,尊其君是义者的表现。一个家族就要讲亲其亲,否则家族关系就不能维系;一国作为一个大家族就要尊其君,否则国家的统治便不能巩固。所以“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 孟子:尽心上》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 )事亲便是孝,从兄就是梯,这是维系家族最基本的经线与纬线,维系家族又是维系封建社会的基础工程。据此,在家族中就要讲孝涕,在国中就要做到尊君,这才是义的表现。在孟柯看来,田仲的所作所为是非义之义,而“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 孟子:尽心上》 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围绕着两者在基本观点上的分歧作进一步的发挥:“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革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这是说:众人都相信田仲如取之不以其义,即便将齐国与他也不肯接受,其实田仲只是在一革食、一豆羹上拒食不义之禄,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大的方面,他却不讲亲戚、君臣、上下之分。以他的小义竟相信他在大的方面亦是廉士,这怎么行呢。可见孟柯是以坚持还是破坏封建秩序,作为区分义与不义的标准,而与田仲以劳动与剥削作为区分义与不义的标准正相对立。
    虽然孟柯在同一章中也提到:“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似乎也还是强调,不是自己应得的东西而取之,就是不义,但问题在于什么是应得的和不应得的。当其弟子公孙丑问:“诗日: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不劳而食谓之素餐,可见对君子的不耕而食提出批评,在当时已不限于个别人的意见了。孟柯回答道:“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贵,其子弟从之,则孝涕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君子是对小人而言的,在孟柯看来,小人虽然从事耕作,但是君子为其君所用,取得的效果较耕作就不知要大多少倍,所以食禄也就是其应得的。孟柯对君子食禄所作的辨解,与他的劳力者食人,劳心者食于人的思想完全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