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庄》心学的特点——道德心与审美心 由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是古代历史上的大变局:在那苦难的时代,战争频仍,政局动荡不安,人民长期陷于生死存亡的极限困境中。同时代的孟子和庄子对于“心”的议题的关注,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对如何安顿生命的迫切需求。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活动的主体,因而可以说,对心的重视也就是对于生命的重视。 从文献来看,《论语》谈到心只有6处,《老子》谈到心也只有10处。在这苦难时代的前阶段,孔子把“心”和“仁”作了一次松散的联系①,老子则把“心”和“虚”作过一次紧密的联系②。孔、老在“心”概念的理解上虽各有特点,可是尚未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一个显明的思想观念。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到了战国中期的孟庄时代,对于心的论说才由隐含性的题材发展成为受到热烈关切的哲学议题。 “心”在《孟子》中出现120次,在《庄子》中则出现180次,孟、庄的心学在这一概念出现的频率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孔、老以较为素朴的方式偶尔谈及“心”,直到孟、庄时代才各自发展成独特型态的心学,并汇成一股以关怀生命为主题的时代思潮。③ 战国中期诸侯各国相互侵伐,导致生灵涂炭的惨状,正如孟子所说:“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庄子也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孟、庄目击广大苦难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发出如此悲痛的呼声,反映着这样的时代意义: 第一,对于人类处境的反省。在那烽火不息的时代环境中,孟、庄借由心的议题发出了拯救苦难人群的呼声。 第二,在生命关怀的前提下,思考着整体人类精神生活的出路以及个体内在世界的展示。 第三,个体意识的觉醒,唤起价值主体的重建。由各自的学说出发,孟子着重在道德意识的发扬,庄子则关注于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以及由此种自由精神所透露出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怀。 处于古代文明“轴心时期”的孟、庄,开创了心学的两大领域——孟子所开辟的道德领域和庄子所开拓的审美领域,它们在古代文化史上交相辉映。他们以不同的理想诉求,企图实现以道抗势的理想:孟子是在各国间奔走呼吁,期望继承孔子以道德治世的理念,由是打开了一条士人入仕的路途;庄子则由士人塑造了一个独特风格的文人传统。两种全然不同的途径,在精神生活中,一个是道德意识的阐发,一个则是审美意识的高扬。两者如何进行对话,倒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议题。④ 学界有关孟子心学的讨论很多,而关注庄子心学者罕见。本文以《庄子》内篇心学为题⑤,诠释其开放心灵与审美心境。 二、《逍遥游》:“游心于无穷” 1.“逍遥”义——困苦中自得自适的心境 早年初读《庄子》,对于《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思想自由和精神自由的主旨,产生极大的共鸣。我深感庄子是古代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对于“自由”提出深刻思考的哲学家。当我理解《逍遥游》之自由主题的同时,也就曾留意到篇末一句“安所困苦哉!”透露出的庄子那个时代生存环境的讯息。篇末一段话庄子借“狸狌”的跳跃,暗写当时知识分子的遭遇,生动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言行活动,终于导致“中于机辟,死于罔罟”的悲惨结局。这使我对先贤同道们在政治环境的压力下渴望思想自由、广开言论的结局感同身受。所以我一直能体会庄子的“逍遥”并非在空想的高塔上乘凉,他的“逍遥”可说是寄沉痛于悠闲,其生命底层的愤激之情其实是波涛汹涌的。 近年来,每次重读《逍遥游》,就会想到更多的一些问题。我看到许多自以为或被视为“民主”的国度,在政治的活动空间或法律条文上,虽赋予相当程度的自由,但是精神病患者却与日俱增。这种情景,使得我对《逍遥游》篇旨从思想自由上解读的同时,也留意它在精神上“自得”、“自适”的内涵。这样,我们用“自由”、“自在”来释“逍遥”义⑥就会更全面些。 “逍遥”为“游”之写状,“游”乃主体“自得”、“自适”之心境⑦,本篇主题可以用“游心”来概括——“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以游无穷”即是“游心于无穷”(《则阳》),庄子运用浪漫主义的文风描绘心灵游放于无所羁系的天地境界。下面我以鲲鹏寓言为例,分析有关庄子心学的一个面向。 2.鲲化鹏飞寓言所隐含的多重义涵 如果说柏拉图的哲学归属于想象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归属于概念哲学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归属于概念哲学,而庄子的哲学则归属于想象哲学。庄子开篇所展示的“鲲鹏展翅”的寓言,无疑是一则想象哲学中具有典范性的题材。它是如此夸张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则深富人生哲理的寓言,不同的人读后会作不同的解读;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下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解读的方向。 (1)人生的动态历程 早先读鲲鹏寓言时,我常把它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首章“精神三变”联系起来。“精神三变”意谓人生经历三种形变和质变:最初是骆驼精神,坚忍负重,奔向荒漠;而后转变为狮子精神,向不合理的传统和现实说“否”(“No”);但抗击旧价值包袱的狮子精神不足以创新,所以精神还得转换而为婴儿。婴儿精神代表着创造新价值的开端。⑧而庄子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创造鲲化鹏飞的寓言,意味着人生的历程由鲲之深蓄厚养,待时而动,转化为鹏;鹏待势而起,以施展其凌云之志。 我读《庄子》,总是欣赏庄子的“放”;而每次讲庄子,总是不自觉地散发出他那“放”的精神。⑨但在“放”与“收”之间,道家的骆驼精神——老子的“深根固柢”、庄子的“深根宁极”,同样使我铭记在心。 (2)工夫通向境界的进程 为欲突破世人拘泥于物质形相而囿于小知小见,庄子于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构绘出这则惊世骇俗的鲲鹏寓言。诚如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说:“奇物是拓人胸臆,起人精神。”鲲鹏寓言由鲲之潜藏而至鹏之高飞,复喻示着人的心灵由沉积而高举⑩,此中亦蕴含着庄学的修养工夫(11)通向境界的进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高远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拾阶而上,层层攀登。老子曾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远大的事业,需要用毅力和耐心一点一滴地累积出来。庄子笔下鲲化鹏飞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积厚之功,其后文说:“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行文中,“化”、“怒”(“努”)、“海运”、“积厚”等关键语词,无不蕴涵着鲲化鹏飞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海水深厚,才能畜养巨鲲;海风强劲,才能运送大鹏——这是所需的客观条件。鲲的潜藏海底(12),深畜厚养,乃能“化而为鹏”;鲲的变化(“化”)需要经年累月的养育之功,乃能由量变到质变——“积厚”的功夫是完成生命气质变化的充分而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生境界的高远,还得在不同的阶段中,创造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化而为鸟之后的鹏,不仅要待时而动,乘势而起,更要奋翼高举——“怒而飞”,这正是不懈地激发主体潜力、主观能量的最佳写照。 鲲化鹏飞的寓言,蕴涵着由工夫到境界的进程。工夫论(修养论)和境界说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以孟、庄为代表的儒道两家,皆专注于主体修心、养性、持志、养气的工夫实践。但在工夫修为上,孟子所呈现的伦理特色与庄子所呈现的艺术精神,正反映出儒道两家“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不同。(13) 王先谦《庄子集解》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鲲化鹏飞寓言之后,庄子有一段使用了论说方式申述《逍遥游》的主题思想,那就是从“知效一官”到“至人无己”这一段,由有所待写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其思路层层递进,由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一官”、“一乡”、“一君”、“一国”都是像学鸠一样自得于一方的人。接着庄子借由宋荣子破除名,再借由列子破除功,来说明在社会中俗化的人总是有待于别人所给予的外在功名来装饰自己,而至人则无心邀功、无意求名,能够摒弃小我,突破世俗价值的羁囚桎梏,而经由体认宇宙的广大,使自己的心思开广,以与构成他的最高的美好的宇宙合而为一,而成为宇宙的公民。 《逍遥游》中由鹏程万里所打开的视域:“天之苍苍……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就是至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最高境界,也正是遨游于无穷世界的宇宙公民的写照。 (3)学鸠之“蓬心”与鲲鹏之“大心”的对比 “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是我早先论述《逍遥游》篇的题目。(见陈鼓应,1972年)简言之,《逍遥游》主旨便是以开放的心灵从宇宙规模去展现人生的意义。 《逍遥游》起笔便拉开了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鲲鹏之巨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而“北冥”、“南冥”、“天池”更为广漠无涯。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庄子借由变形之物打开了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开拓出极为宽广的视野。诚如林云铭《庄子因》所说:“‘大’字是一篇之纲。”而形的巨大乃是用来衬托心的宽广。 形的巨大乃是用来衬托出心的宽广,后文“旁礴万物以为一”正是描述至人的开放心灵、神人的广阔心胸。“旁礴万物以为一”出自“肩吾问于连叔”一段寓言。在这段对话式的寓言中,“心”字未及一见,却笔触所及,处处在暗写心神的灵妙作用。肩吾与连叔问答中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运用浪漫主义超越现实的艺术手法,意在超越物质形相的拘束,以突破现实中的种种藩篱。 《逍遥游》描绘神人的形象,却意在写心。如“其神凝”是在写心神的专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是写心思的自由奔放;“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则由形体的残缺引出心智的残缺,并借由心知的盲者、精神的聋子,对比反差地描述另一种身心康泰的神人具有“旁礴万物”的开阔心胸。 大鹏积厚图南的高远心志,却引来俗世中自得于一方之人的讥笑,因而庄子补充一段蜩与学鸠的寓言,说明在人生的历程中,长途跋涉者,需有丰厚的聚粮,而蜩与学鸠根本无法理解小角落之外的大天地,故而庄子评论说:“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善用对比反差的手法,由“大心”(14)的鲲鹏寓言引出“蓬心”的蜩与学鸠。学鸠式的“蓬心”以囿于一方的狭隘心灵来观看问题,有如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所讲的一群囚徒的洞穴之见,亦如培根所讲的四种需要破除的“偶像观点”。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一段,正是“让人把胸襟识见,扩充一步”(15)。接着庄子又作出“此小大之辩”的结语,指出境界有高低,彼此在价值判断上亦有其悬殊。(16) (4)多维视角与多重观点 进入到庄子的世界,最让我激赏的便是他那开放的心灵,开启了辽阔的思想空间和适意的精神领域。近年来我又注意到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在庄子哲学中的意义。(17) 开放的心灵才能开拓心的视野,接纳多重观点而不至由片面思考而囿于单边主义的独断作风。以此,鲲鹏寓言启发我们从不同视角来观看问题。 《逍遥游》一开始就突出两种视角——“天地视角”和“人的视角”。正如王博在《庄子哲学》中所说:“飞,以及飞所代表的上升,正是《逍遥游》的主题,这种飞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并且俯瞰这个世界,从而获得与这个世界之中不同的另外一个角度。”(王博,第113页) 的确,人在地平面观看是一个视角和一种观点,庄子借地平面以下的海底之鲲则是另一个视角和另一种观点,而地平面以上的高空之鹏,又是另一个视角和另一种观点。 这使我联想起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卷“漫游者”中的这些话:“我是一个漫游者,登山者,我不喜欢平原,我似乎无法枯坐太久。”“现在你正走上这条伟大的路!峰顶与深谷——它们已经合而为一了。”“如果你没有梯子,就必须学习如何攀上你自己的头顶上。”“登上你自己的头顶而且超越你自己的心!现在你身上最温柔的部分必须化为最坚强的部分。”“一个人必须学会从自己远望出去,才能看得更多:这种坚强的意志是每一个登山者所必备的。” 尼采“漫游者”诗篇中的话语,和庄子鲲化鹏飞的寓言,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打破习俗平面视线的片面观点。其二,为多角度观察,必须离开你自己——离开你自己所习以为常的观点(“超越你自己的头顶和你自己的心”);由鲲潜而鹏飞的历程,正如尼采在《冲创意志》中所说的:“每一次人的提升都会带来较狭隘观点的克服,每一次意志力的增加都会开拓新的观点,并意味着开启新的视野。”其三,“峰顶与深谷——它们已经合而为一了。”这是尼采式的天人合一。而鲲化鹏飞,层层超升,突破种种藩篱,使人的心灵遨游于无限宽广的宇宙(“游于无穷者”),这是庄子式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境界。 视角主义为尼采所倡导,尼采在《道德的谱系》第三章第十二节中说:“只存在一种带有视角的观察(a perspective seeing),只存在一种带有观点的认识(a perspective knowing)。而且,我们越是容许对一件事物表露出不同的情感,我们越能够接纳较多的眼光。用不同的眼睛去观察同一件事物,于是我们对这件事物的‘概念’、我们的‘客观性’就越加完整。”(18) “使用较多的眼睛”、“不同的眼光”去观看同一事物,这正如苏东坡游历庐山时所写下的一则不同视角产生多重观点的诗句。(19)而庄子鲲鹏寓言所揭示出的不同视角,也正反映了庄学多重观点的开阔视域。 庄子借着鹏的飞腾超越狭隘观点,带给人一种前所未见的新视野。 三、《齐物论》:“以明”与“道通” 1.众美会聚而相互会通 《逍遥游》与《齐物论》以自由与平等为主题,自古到今乃人类最为向往的一种情景和境界。 《逍遥游》以寓言文学的体裁,借由各种物形的巨大,以衬托人心的宽广;借大鹏之高举,写开放心灵所开启的新视域;并借神人“旁礴万物”的广大格局,写至人游心于无穷的精神境界。而《齐物论》则以哲学论文的形式,写人间思想言论的活动,以及彼此之间如何相尊相蕴、相互会通。 《齐物论》蕴涵“齐物”之论与平齐“物论”两方面的重要内容。“物论”有大小、歧出、疏散等特征;万物殊异,“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至乐》),自然会流露出多样性的景观。“齐物”之“齐”则含有平等、同通、共识、统一、整全等意涵。万物作为“殊相”所呈现的众美景象虽千差万别,却可相互会通,并以平等观之。故“齐物”则众美会聚而共成一天。 2.“相尊相蕴”的齐物精神 《齐物论》中议题众多,主题则是“齐物”之论与齐“物论”,这两条主线在篇中交叉出现:(1)万物平等观。在万物同根同源的宇宙论基础上(20),庄子提出他的“物化”说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同境界。庄子的齐物精神,看待生存于天地之间的各色人等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当平等视之。(2)物论齐同说。对于人物之论(“物论”),庄子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述,即从正面而肯定开放心灵、开阔心胸所发出的言论,并从负面批评封闭心灵、狭隘心胸所发出的成见。这里先论齐物精神,下一节再说物论的心境。 万物平等观可说是《齐物论》的主体精神。这种万物平等的精神在《齐物论》篇中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陈述。 其一,“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齐物论》开篇由正反两面接连谈人物之论,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转入论“齐物”。“道行之而成”一段,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地突出了齐物的精神。“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即是肯定各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及其独特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庄子所说的“齐物”是不齐之齐,齐与不齐需要辩证地来看。庄子比先秦各家都重视个体的殊异性,《则阳》篇还提出“万物殊理”的重要命题——意即每个东西都有其特殊的生成样态及运行法则。然而个殊之间是否形成互不相涉的孤立存在?个殊之间如何会通?庄子进一步指出,个别的存在在宇宙的整全里面可以得到相互会通,所谓“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这是说各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在“道”的世界里,却可以相互会通。这里一方面肯定了各物的殊异性,另一方面又从同一性与共通性的角度,将个殊通向整全,在“道”的整全世界里打通了万有存在的隔阂。 其二,“道通为一而寓诸庸。” 继“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之后,接着一段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前者是由殊相说到共相,后者是由共相说到殊相。前者由肯定千姿百态之殊相的同时,说到在共相中众星闪耀而共会一天;后者再由存在大全之共相中,强调任由殊异性之万有尽己所能,发挥各自的作用。统言之,庄子意在申论殊相与共相之相互涵摄性。落实到现实世界,此处借通达之士了解“道”的世界里同通的精神和变通、互通的精神(“唯达者知通为一”),并进而论述各色人等发挥殊异的智能才性。“寓诸庸”——寄寓于各物的功用上,这也正是肯定“万窍怒呺”、“吹万不同”的意义。 其三,“相尊相蕴”的和谐精神。 在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中谈道:“以隶相尊……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这是说,将卑贱的和尊贵的等同看待,万物都归于一体,而相互含蕴在大全的世界中。我把这段原文用“相尊相蕴”这一命题来表述。“相尊相蕴”正是齐物精神的体现,它意谓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样态虽然不同,但都可以互相包容。在道的宇宙大全的王国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各自的功能,彼此在社群里面也能相互尊重;这齐物的精神境界,要有开阔的心胸才能达到。 以上论述说明,从道的整全观来看,个体之间彼此可以相互蕴含,并且,个体之间交互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下面论述物论之齐同和“以明”、虚心的关联。 3.物论之齐同与“以明”之心 (1)虚明之心境——“吹万不同” 《齐物论》无论齐物或物论,其主题都和心境有关。而“物论”——人物之论,核心议题便是“心”。开篇首段的主旨,便在“形”、“心”对立及其合一的身体观中,突出“心”的作用。 (1.1)隐机而坐——“吾丧我”的境界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的寓言,道出由工夫到境界的进路。跟庖丁解牛(《养生主》)、佝偻承蜩(《达生》)一类寓言相似,这里借隐机而坐透露出修炼工夫的几个进境:其一,为修炼的时间历程(如谓由“昔”至“今”的历程,所谓“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其二,为身体运作的历程(如谓肢体在锻炼中的保持稳定性,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其三,为精神的凝聚的作用(如谓心神在锻炼中的专一状态,所谓“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在修炼工夫的过程中,心神的作用最为紧要,放松(“荅焉”)、专注、静定,才能使心境层层提升,达于“吾丧我”的精神境界。 “吾丧我”即是由破除偏执成心的小我(“丧我”),而呈现“万物与我为一”的大我(“吾”)之精神境界。 (1.2)三籁和唱——“众窍为虚” “隐机而坐”而达于“吾丧我”的境界,关键即在于“心”上做工夫——下文描绘地籁“众窍为虚”,正是心境虚明的写照。 南郭子綦由坐忘工夫呈现“吾丧我”的境界,接着转笔到“三籁”,拉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描绘着天地人互放一曲动人的乐章。在“三籁”的议题中,虽然实写地籁,虚写天籁与人籁,而事实上,只是形象化地用以比喻人心所发出的音响。 三籁一节,真是千古奇文。看地籁一段,一放一收之间,写“万窍怒呺”,犹如万马奔腾,不可收拾;忽而笔锋转出“众窍为虚”,犹如秋空寒月,万籁俱寂。我们且从文学欣赏转到哲学思考:“众窍为虚”,对应后文“莫若以明”,正是形象地写虚明的人心。虚灵明觉的人心(“众窍为虚”),对发出的言论慧见,虽参差不齐(“吹万不同”),却有如聆听天地间发出的自然声响一般,交织会通而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 (2)“言非吹也”——“成心”与“以明”的对比 庄子对于人心的作用有着深刻的洞察。在《齐物论》中,他总是以交叉论述的方式,透过对比反差的手法,以辩证的眼光分别描写认知心的正面和负面作用。首先,庄子以“大知闲闲,小知间间”(21)来说明世俗的人以“成心”的作用,在学派的竞争中,在“日以心斗”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生命陷溺于“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言论争斗,而以师心自用;将自己和他人的世界割裂开来,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断裂。接着,庄子由“成心”说到“小成”,再说到“莫若以明”,也就是要人去除成见、摒弃私意,透过虚静的工夫,使心灵达到空明之境——这“以明”之心能无所偏执地观照外在的实况。 前文所述的“众窍为虚”,就是形象化地描写“以明”的虚明心境;拥有这种开放的心灵,万物之间就能够相互观照而互为主体。虚明的心境即是以“照之于天”去认识宇宙中的所有事物;这种不带有主观性的认识,能撤除“成心”所构作的主观成见,而直接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本真情状,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的:“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 (3)“十日并出”——开放心灵的写照 儒家主张“天无二日”(《礼记·曾子问》),而庄子则创造出“十日并出”的寓言。《齐物论》在尧问舜的故事中,写出封闭的心灵与开放的心灵之不同。“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说明封闭的心灵缺乏容受性,而“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即是开放的心灵的写照。 人间言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归因于开放心胸的激发。庄子对于人物之论崛起及百家争鸣的景况,作了如上多层的论述。统言之,首节“万窍恕呺”写虚灵明觉的人心(“众窍为虚”),在思想界开创出多元并起、异声而和的繁盛局面。此节意在写广大的心胸所激发出的创造能量。接着,庄子又运用对比的手法,一面举儒墨之辨为例,沉痛地指陈狭隘心胸之流于武断排他(“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而形成单一的世界。同时,在“成心”之单边思考的对比中,庄子再度强调开放心灵才能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认知事物实然的状态(“照之于天”)。此节庄子从认知角度出发,抒写认知心之探索客观世界真相的作用。第三个事例说到“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这里隐含性地意味内圣之道——“以明”之心,可以开创出万民受惠的外王之道的成果。 在《齐物论》的篇末,庄子创造了“罔两问景”这一令人费解的寓言,影子的回答全以疑问的口气,意谓似有所待,实无所待。学界不解寓言的意旨,而往往以郭象的“天机自尔”、“天机自张”的观点来作为解释,实则庄子乃是以宇宙整体观的思维,说明宇宙间一切存在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相互关连中,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种万物相互蕴含的宇宙整体观中,我们才能够了解庄周与蝴蝶在宇宙大化流行中的流变性(“物化”)。庄子或蝴蝶作为个体生命的显现(“分”),虽在有限的时空中,但却能保持“自喻适志”的心境,这样我们才能以审美的眼光,欣赏庄周达观的人生态度。 四、《养生主》:由技入道的艺术活动 1.道艺之境与心神活动 《养生主》以护养生命的主宰作为篇名,而生命的主宰在于心神。古人认为“心”是主宰人身的思维器官(如《孟子·告子》说:“心之官则思”;《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庄子》内篇论述心的思维功能之外,更阐扬心的神妙作用。如前所述,《齐物论》论及“成心”和“以明”之心,当属心思的作用;而《逍遥游》所突出的“游”和《养生主》着重的“神”,则属心神的作用。《养生主》篇末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里,庄子以“烛薪”比喻人的“形体”,以“火”比喻人的精神,喻指形体和烛薪有时而尽,但人的思想生命和精神生命却得以传承延续。 《养生主》篇中,庄子特意强调生命中心神的重要性。他用了一个生动的譬喻,写沼泽里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但它并不愿意让人关在笼子里畜养。庄子用“泽雉”来类比人的向往精神自由。《养生主》的主题彰显人的心神作用,“庖丁解牛”的寓言也提到了高超的技艺中心神的巧妙运作。 “庖丁解牛”、“鲲化鹏飞”和“庄周梦蝶”都已成为《庄子》内篇中家喻户晓的寓言。现在让我们来解读庖丁解牛这则寓言的丰富意涵。 “庖丁解牛”从宰牛之方喻养生之理,由养生之理喻处世之道。而这则寓言尤引人注意的是它由技入道所蕴含的哲学和艺术的义涵。由技艺而呈现道境的学说,屡见于《庄子》。如《达生》篇中“佝偻承蜩”、“津人操舟”、“梓庆为鐻”及《知北游》中“大马之捶钩者”等寓言,皆倡导由技入道的哲理。现以庖丁解牛为范例,辅以同类型寓言来解读庄子在哲学史上首创的道与技艺关系的学说之意涵。以下即据文本依序解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的动作构成如此生动的画面:“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举手投足之间皆能合拍于雅乐的美妙乐音,并表演出优雅动人的舞姿,这艺术形象构成一幅令人赞赏不已的审美意趣,也构绘出主体技艺之出神入化及挥洒自如的自由境界。 2.由技入道的历程 庖丁由技艺而臻于道境,为道家由工夫到境界开辟出一条新路。下面来解析庄子陈说由技入道进程的诸多特点。 (1)学习技艺的时间历程 庖丁的技艺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地步,乃是因为他不间断地操练工夫:初学时(“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十九年矣”,在长期实践累积的经验中,越来越体认到其中的奥妙——掌握到牛体的生体结构、筋络的理路、骨节间的空穴,如是依着自然的纹理(“依乎天理”),顺着本然的结构(“因其固然”),“游刃有余”地进行运刀动作。这好比“佝偻承蜩”故事描述驼背老人黏蝉习艺的过程:初学时在竿头上累叠两个弹丸,经五、六个月的训练之后累叠三个弹丸,再经若干日月的练习而累叠五个弹丸。这都说明练艺过程中操作的持续性。 (2)艺能专精的磨练过程 学艺时日越久则技能越专精,这要在持之有恒——用庄子的特殊术语:“有守”。“梓庆为鐻”的寓言中提出了“巧专”的概念。“大马之捶钩者”年高八十而打造带钩分毫不差,问他是手巧呢,还是有道术?他回答说:我“有守”。庖丁的由技入道,正是技巧专一、艺能专精、志于道而有所持守之故。庄子笔下艺人之“巧专”而“有守”,对于学术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博”与“约”之间是可以互补的,但博而不约常流于浮谈无根;要学有专长则需博而后约,“巧专”与“有守”是为“守约”之道。 由技入道的过程中,主体的身体运作与心神投入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3)由形入神的操练历程 “由形入神”而“神以统形”是由老到庄的一个重要发展。在形神关系上,庄子也认识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齐物论》),因而在身心的修养上提出“形全精复”(《达生》)、“守形抱神”(《在宥》)的主张。但在由技入道的过程上,庄子则“由形入神”而突出强调“神以统形”。由于庄子惯于使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常使人误以为在技艺操作时只靠心神活动而无须肢体运作工夫,如庖丁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事实上神行的自如乃是对官能的作用(“目视”、“官知”)的长期体验中得来的。因此欲得其“神”,必须入其“形”(参见成复旺,第42页),也就是说,在技艺锻炼的过程中,必须以肢体的训练作为基础,才能达到心神的灵妙运作。如庄子对于庖丁在操刀过程中的细腻描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其中,肢体的各部分都以精准无误的配合构成一个协调无间的纯熟动作;以此种肢体的纯熟配合,庖丁在解牛之时才有可能体现出“合于桑林之舞”的美妙姿态。这种舞姿可说是经过重重淬炼而得。可见“形”与“心”在艺术活动的创作转化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达到心神运作的灵妙,肢体必须在漫长的过程中,经过实质的技艺操作,方能升华为“游刃有余”的艺术活动。 (4)神以统形的艺演过程 在庖丁的操刀过程中,带领着肢体作出配合无间的艺演,“神”、“形”和合才能展现为灵妙的道境以及出神入化的艺术活动。然而,庖丁臻至道境的操刀过程中,是以“神遇”、“神行”为主的。 结合《达生》篇有关寓言及论述来看,在技艺专精的操演过程中,心神活动有着守气、静心、凝神等特色。 (4.1)守气 在《庄子》的身体观中,《达生》篇有着较完整的论述。《达生》开篇便强调精、气、神的重要作用。(22)首章借关尹和列子的对话,阐述养神必先养气的道理,并提到至人持守纯气的工夫(“纯气之守”)。在“梓庆为鐻”这则由技入道的寓言中,特别提出守“气”、“静心”的心神作用(“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 (4.2)静心 “梓庆为鐻”的寓言中,对“静心”的工夫有具体的陈述:“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录;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达生》“斋以静心”,像是对《人间世》“心斋”作出形象化的描述。两者都是要人从实用中摆脱出来,进而培养一种外超功利的艺术心境。所谓“辄然忘形”是形容静定工夫使身体达到不动心的境地。而《达生》另一则寓言“佝偻承蜩”对于技术操练中的身心活动写得更为分明:它先写运身的沉稳、执臂的静定,再写用心的专一、精神的凝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佝偻承蜩”寓言,总结驼背老人能有如此之高妙技艺,要在心志专一达于“凝神”之境所致。庖丁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正是对他凝神专注的写照。此外《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写他“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也是强调技艺创作过程中心无旁骛、心神专一的重要作用。 3.艺术精神体认道境 想象力和美感是庄子创作运思的重要成素。在多项由技入道的寓言作品中,庖丁解牛的构想尤为出奇。宰牛原本是一项劳动强度极大的苦役,庄子笔下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洋溢着审美趣味。解牛告成,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真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艺术创作者审美享受的陶然心境。 诚然,庄子由技入道的寓言,将人间活动提升到艺术的境界。苏东坡读了庖丁解牛,体悟到艺术创作和经验累积的关系,从而说出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出新意于法度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地’、‘运斤成风’也。” 庖丁解牛等由技入道的寓言,不仅在美学艺术上留下一笔珍贵的思想资源,也在文学哲学领域中开辟了一道悠扬的思路。就哲学角度而言,“由技入道”的寓言涵摄道与艺的关系问题,以及“为学”通向“为道”历程的议题、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融合过程等问题,这里因篇幅所限,仅略说前者。 在中国哲学史上,作为万物本原与本根的“道”为老子首创,庄子继承之,将老子“玄之又玄”的道,周遍化而普在于万物(23),并将老子高远的道落实到人心,转化而为主体生命境界。 庄子在继承老子形上之道的同时,便认为无形之道可以心传之、心得之。(24)在《大宗师》心传道境的提法下,庄子便在《养生主》、《达生》等各篇形象化地通过主体技能所呈现的艺术精神来体认道的境界了。(25) 庄子的“道”大致可分理论上和实践上两个方向来理解,一是从抽象概念思考来描述道体的侧面,一是从人生体验来捉摸道相所呈现的意境。(26) 而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则说:“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与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美感。”这些慧见,都是对庄子道、艺关系的最精辟的解说。 *本文之作获得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的支持,特此感谢。 (来源:《哲学研究》2009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B5《中国哲学》2009年06期全文转载,编辑:郑伟) 注释: ①见《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心在此处是自觉心的概念,但尚未出现直接与仁联系的显明命题。 ②《老子》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此处的心也尚未与本原之道有直接联系。 ③唐君毅先生说:“中国思想之核心,当在其人心观……道家庄子一派,其言人心者尤多。”“吾人生于今世,尤更易觉到庄子所言人心之状,远较孟子、墨子所言人心之状,对吾人为亲切有味。”(唐君毅) ④《庄子·田子方》假借温伯雪子与孔子相互交谈的一则寓言,提出了庄子学派对儒家“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的评语。这不仅反映了道家眼中儒家学说的所长和缺点,也道出了道德心与审美心在内涵上的差异。 ⑤《庄子》的内七篇虽然各自独立成篇,却有一个整体性的关联。例如道德之旨、有无之境、虚明之心的主题贯穿于各篇之间,成为其中心思想,而心论——心神与心思作用的阐发,尤属内篇之核心观念。 ⑥“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清人》:“河上乎逍遥。”其蕴含安闲自得之情状。《楚辞》中“逍遥”一词多见,如《离骚》:“聊浮游以逍遥”,《远游》:“聊仿佯而逍遥兮”,等等,当晚于庄子。而“自由自在”已成为今日流行语词。一般人多以为“自在”来自于佛教,而“自由”则由现代西方传入,实则古已有之。“自由”谓依己意行事,不受限制,《礼·少仪》:“请见不请退”,东汉郑玄注:“去止,不敢自由。”“自在”较早见于《汉书·王嘉传》:“大臣举错,恣心自在。” ⑦“自得”、“自适”屡见于《庄子》,如“自适”见于《骈拇》,“自得”屡见于《骈拇》、《在宥》、《天地》、《天运》、《秋水》、《让王》等篇。 ⑧老子的“反”(“返”)、“复”,和庄子的“终则有始”,蕴涵着再始更生和更生再始的意义,和尼采创造新价值的婴儿精神相通。 ⑨至于尼采的“狮子精神”,则在《庄子》外、杂篇中随处可见,这和时代思潮的走向有关。儒学伦理工具价值的弊端越来越昭彰,遂引发庄子学派众多思想敏锐的弟子门人“万窍怒呺”。而庄书中尼采式的“狮子精神”所流露的“价值重估”的呼声,也是庄学长期使我激荡不已的原因。 ⑩这里也使我想起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卷第一章中说的话:“如果要观察万物的表层和深层,你必须要超越自己而攀登——向上,向上,直达群星都在你的脚下。” (11)“工夫”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中儒释道都共同使用。但是,此概念最早出现于晋代道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12)庄子以鲲之潜藏海底隐喻人生过程中扎根的重要性。这里再度使我想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漫游者”的话:“最高的山从何处来?我曾反问。后来,我知道它是来自海底。这证据已刻在它的岩石和绝壁上。最高的峰顶来自于最深的谷底。”“现在你正通往伟大的路途!峰顶与深谷——它们已经合而为一了。” (13)取自冯友兰之境界说。冯先生在《新原人》中提出人生的境界可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4)此处“大心”一词,借自先秦稷下道家代表作《管子·内业》:“大心而敢”。 (15)明代陈深《庄子品节》语。 (16)庄子原典的本义已十分清楚,而郭象竟解读为“小鸟无羡于天地,而荣愿有余矣。放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郭象以“齐小大”的观点解释《逍遥游》,全然扭曲了庄子的原意。郭注的曲解虽然出于他“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的主张,但他那“小大一致”(语见王船山《庄子解》——郭象之误读亦为王船山所承续),不但严重地抹杀了庄子的境界哲学,也一举消解了庄子的工夫进程。如同傅山解庄眉批:“明白说著大小之辩,还要说鹏与蜩一般邪!”及《傅山手稿一束》所说:“读过《逍遥游》之人,自然是以大鹏自勉,断断不屑作蜩与学鸠为榆枋间快活。”(转引自姜广辉,第223页) (17)不同视角得出不同观点,称为Perspectivism,大陆学者译为视角主义,港台则译为观点主义。有关庄子与尼采的视角主义,请参考刘昌元的《庄子的观点主义》和《尼采》第四章。(刘昌元,1995年,2004年) (18)在这段话的前面,尼采批评了西方传统形上学臆设所谓“纯粹理性”、“绝对精神”等概念。尼采反对传统主观主义者以单一观点去论断事物的独断论点,而提出以多维视角多重观点去观察事物,由是而激发人的创造力与诠释力。 (19)苏东坡游庐山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著名的诗正可用来解读《逍遥游》所说的“小大之辩”。学鸠囿于一隅的“小知”,其处境与自身视角的局限,当然难以认识宇宙之大全;“大知”则从不同视角观看(远、近、高、低等之不同观点),以认识天地之多重面貌与情景。(参见刘昌元,2004年,第4章) (20)在宇宙生成论上,庄子首创气化论,认为人类万物均同根同源于“一气”(《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大宗师》:“游乎天地之一气”)。 (21)此处“大知”、“小知”乃是就认知心的作用,描写无论知识广博或细别者,因出于“成心”,两者恒处于“日以心斗”、相互排斥的是非漩涡中;《逍遥游》中的“大知”、“小知”则是用来描写鹏鸟与学鸠在生命境界上的高低。两者语境不同。 (22)林云铭《庄子因》说:“此篇中大旨发内篇《养生主》所未备,阐出精、气、神三宝妙用。” (23)《知北游》载东郭子问道在哪里,庄子曰:“无所不在”。还说:“无乎逃物……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 (24)《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此处说道虽不可口授,但可以心传;虽不可目见,但可以心得。道之“可传”、“可得”,这是战国道家的一种新的提法。心传道境之说请参看拙文《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2007年)。 (25)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老庄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他们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安而是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第48页) (26)徐复观先生在上书说:“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讨论它,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体验而加以体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第50页)徐先生还指出:“庄子的道,从抽象去把握时,是哲学的、思辨的;从具象去把握时,是艺术的、生活的。”(第241页)庖丁解牛“由技入道”乃属于后者。徐复观先生指出,在庄子道的人生观的观照下,通过技艺的工夫所体验的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徐先生并明确地指出:“道的本质是艺术精神”,“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终根据”。(第51页) 【参考文献】 [1]陈鼓应,1972年:《〈逍遥游〉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载《大陆杂志》。2007年:《道家的人文精神》,载《道家文化研究》第22辑,三联书店。 [2]成复旺,1989年:《神与物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古籍:《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诗经》,《楚辞》,《礼记》,《汉书》,《抱朴子内篇》,《管子》。 [4]姜广辉,1997年:《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辽宁教育出版社。 [5]刘昌元,1995年:《庄子的观点主义》,载《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尼采》,台北联经。 [6]唐君毅,1995年:《孟墨庄荀之言心申义》,载《新亚学报》第2期。 [7]王博,2004年:《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