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认为“人能知一,万事毕”,将守一的功夫分为“守真一”和“守玄一”两法。“守真一”是一种定观功夫,和释教“止观”法本质相同。其法先虚其身,空其心,内凝神思,身心冥于寂寂之中,气液相生,真水充盈,自可治未病之疾,消未起之患,有招神却恶之功。“守玄一”为存思泥丸之神灵,并思如己身历历分明,久之体内金水分形,能见自己身外之身,又称此法为分形之道。另外还有“守三一”之法,实际上是守窍之术。《太上灵宝五符序》云:“泥丸、绛宫、丹田是三一之真焉。令子守之,则万毒千邪不敢伤矣。”《太上太真科》曰:“一在人身,锁定三处,能守三一,初止不忘,三尸自去,九虫自消。”《元气论》亦说:“夫修心是三一之根,炼气是荣道之树。有心有气,如留树留根,根即心也。存心即存气,存气即存一,一即道也。存道即总存三万六千神,而总息万机。”(《云笈七签》卷56引)守一之法,无非是修心而已。 道教修心之法,以《庄子》所传“心斋”最为精当。《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首先专心一志,心息相依,内视返听,直至心气合一,心念顿止,渐入浑沌,最后达到一片虚境,便是心斋。此法以虚字为诀要,以听字入手,以止字转手,以忘我为究竟。《庄子》以孔子同颜回的对话讨论“心斋”,当颜回自称达到忘我的境界后,孔子便认为是心斋了。 炼神达到忘我的境界,也称为“坐忘”。《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一种无人、无我、无内、无外、无分别的与道合一的境界。彼我两忘,万境俱忘,了无所照,方是坐忘。司马承祯著《天隐子》、《坐忘论》详细阐述修习坐忘法的步骤。《天隐子》认为修道有五渐门:“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坐忘者何也?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不行者,心不动也,不见者,形俱泯也。”《坐忘论》更详论坐忘修道的七个阶次,一信敬,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坐忘之道,是炼神的高层次,是存思得道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