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仁”提供无限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深圳特区报 李承贵 参加讨论

    提要: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一个核心范畴,而且向来讨论、研究者众多。之所以仍然是2011年中国哲学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绝不是因为“仁”很可爱、很亲民、很有趣,而在于这个范畴为人们提供了无限诠释与创造的空间。
    现代中国哲学话语、言说方式和范式的转变是通过三种方式展开的:一是翻译西方哲学、引入新的哲学术语和学说;二是运用新的思想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术语进行重新翻译和转化;三是建立新的哲学理论,提出新的哲学和范式。
    哲学从来就是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反思和建构,哲学的思考虽然是纯学术形式,但从来就是灵性鲜活的,所谓哲学的热点或焦点,正是哲学家对那个时代社会问题的最大关切,即便是纯学术的研讨,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哲学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和深沉关怀。那么,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哲学的关切是什么呢?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热点或焦点呢?
    一、从反面看,“仁”的内涵和标准可以表述为:“仁”不含任何功利目的,“仁”不能满足于洁身自好,“仁”排斥任何虚饰
    人所共知,“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一个核心范畴,而且向来讨论、研究者众多。之所以仍然是2011年中国哲学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绝不是因为“仁”很可爱、很亲民、很有趣,而在于这个范畴为人们提供了无限诠释与创造的空间。比如,白溪就认为,孔子不仅从正面角度对“仁”进行了规定,还从反面角度对“仁”进行了规定,即通过“不仁”、“鲜矣仁”来彰显“仁”的标准和境界。(《从否定方面看孔子对“仁”的规定》),《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仁”的生态意义向来为学者所关注,乔清举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有所推进。他认为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它的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涵义是爱,孟子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推广到爱民,汉代的郑玄则提出“爱人以及物”;到了宋明时期,儒者们将“仁”提升为“全德”,并规定为天地生生之德性、天地生物之心,从而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这样,“仁”既有了丰富的生态工夫论内涵,也有了丰富的生态境界论内涵。(《论仁的生态意义》,《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陈嘉明对“仁者爱人”命题进行了非常有创意的思考,他认为孔子本人及后来的儒家都未能追问“仁者何以应当爱人”,由于没有这样的根本性追问,从而影响到孔子哲学的经验性思维、儒家伦理的义务性质、公私观与权利意识的缺位,以及中国法律史上民法的缺失等。(《仁者为何应当爱人》),《哲学分析》2011年第3期)不难看出,“仁”之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仍然是中国哲学研究者关注、发挥的热点之一,这种讨论与关注,对于“仁”范畴本身的研究、乃至整个儒学研究的深入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周易》从诞生到后世,特别是经由孔子之手,人们从祭祀中走出来,开始认识自身的力量,在全新的高度认识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易》乃群经之首,它不仅博大精深,也晦涩难懂,不仅丰富多彩,也奇诞怪异,《易》可以占卜,可以修身,可以思索,你想要什么,《易》都能满足你。因此,学习、研究《易》者不计其数,《易》不仅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热点,而且是热点中的热点。那么,2011年的学界,重点关注了《易》哪些内容呢?
    其一是对《周易》中范畴的关注。刘震认为《周易》从诞生到后世,特别是经由孔子之手,人们从祭祀中走出来,开始认识自身的力量,又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扬弃了对于人力完全独立于自然之外的认知,在全新的高度上认识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关系。(《谈〈周易〉中的“福”》,《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这种讨论,让人们明白,《周易》的范畴不是空洞抽象,都是有具体的历史文化内涵的。
    其二是对卦名形成的关注。姜广辉认为《周易》卦名有四大类:一是以卦形定卦名,如颐卦;二是以覆体之关联定卦名,如损卦;三是以卦中独阳之特性位置定卦名,如剥卦;四是以上下二体之象定卦名,如同人。(《〈周易〉卦名探原》),《中国哲学》2011年第3期)这对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卦”的内涵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三是对《周易》从卜筮之书转变为儒家经书的关注。林忠军认为,孔子晚年发现《周易》内涵德性的内容,就把《周易》定为德性之书。(《孔子儒学视域中的筮占观》,《中国哲学》2011年第4期)可见,《周易》的确是很受人们关注的哲学文本。
    三、“无”高于“有”,“无”是《老子》书中的最高范畴、宇宙本体,这正是《老子》首章的主旨
    老庄哲学以其特殊魅力而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2011年,老庄哲学仍然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那么,老庄哲学的哪些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和讨论呢?《老子》第一章的解释向来扑朔迷离,廖名春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他指出,《老子》通过“无”、“有”的对比,论述“无”的重要:“无”“名”彼万物之始,“有”“名”此万物之母,“无”重于“有”;“尚无”可以观其妙,“尚有”则只可以观其徼,所以,“尚无”胜过“尚有”;“无”与“有”虽然“同谓之玄”,但“有”只是玄,而“无”则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无”高于“有”。因此,“无”是《老子》书中的最高范畴、宇宙本体,这正是《老子》首章的主旨。(《老子》首章新释,《哲学研究》2011年第9期)宋志明关注到庄子对老子哲学丰富和发展形式问题。他说,庄子哲学对老子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宇宙,强调道与万物同在;第二个话题是人生,主张做人以道为依规,批评“以我观物”的世俗之见;第三个话题是社会,把老子“以道救世”的政治哲学改变为“以到应世”的人生哲学。(《简论庄子哲学话题》,《中州学刊》2011年第5期)陈鼓应则对庄子人性论做了别出心裁的分析,认为庄子人性论有三大特点:以“道之真”为形上基础,论证人性之真;以“道之美”为理据,演绎本性之好美;庄子人性论由道德形而上学推演而来。(《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李振刚把庄子思想之美归纳为“通达”、“冷峻”、“奇特”、“流动”四个方面,并认为庄子思想之美具有普世性。(《论庄子思想之美》,《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没有疑问的是,如上关于老庄哲学的讨论,不仅使老庄哲学的魅力及意蕴得以进一步呈现,而且极大地深化了老庄哲学思想的研究。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仍然是个复杂而紧迫的课题,转型的原因、路径、模式、目标等,都还有待更深入的研讨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走向,也是今年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王中江认为,现代中国哲学话语、言说方式和范式得转变,是通过三种方式展开的:一是翻译西方哲学、引入新的哲学术语和学说;二是运用新的思想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术语进行重新翻译和转化;三是建立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哲学理论,提出新的哲学和范式。他认为,严复主要是在西方近代科学和进化等观念和视野之下去认识天和人的观念的,并通过这种认识,过滤了古代中国“天”观念的神性,这不仅使中国的“天”高度自然化了,而且也将与之相对的人和社会“自然化”了,从而使古老的“天人”观念获得了新的风貌和特征。(《严复的科学、进化视域与自然化的天人观》,《文史哲》2011年第1期)李承贵以中国传统哲学特质为中心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转型问题。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主要有:研究对象:生命、理解原则:生机、认知方法:直觉、语言述义:模糊、立学旨趣:日用。而就这几种特质看,至少在研究对象、认知方法、语言述义、立学旨趣等方面实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转型。并指出了这种转型的意义:“使中国传统哲学演进为一种新形态”、“探寻了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积累了处理中国哲学特质的保护与转型关系的智慧”。(《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仍然是个复杂而紧迫的课题,转型的原因、路径、模式、目标等,都还有待更深入的研讨。
    2011年中国哲学的关切将成为历史,中国哲学的热点或焦点也将成为过去;不过,由于哲学生命的根基在人类实践,因而中国哲学的关切不会因为时空的界线而停滞,而以学术形式表达哲学关切的热点或焦点问题,无疑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延深而得到多向度伸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