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河南省周口市举办,缘于三皇五帝之首的太昊伏羲氏统一华夏诸部落“都宛丘”。“宛丘”即今周口市的淮阳县。在这位人文始祖功德中——“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乃华夏姓氏制度的创始源头。 自古以来,华夏姓氏的个数成千上万,有不少姓氏的历史已愈数千年之久,有不少姓氏的发源地不止一、两处,有不少姓氏的发展轨迹曲折迂回,有不少姓氏在海内外分布不一,这只是单个的姓氏产生的源头和历史。六千多年前伏羲氏统一华夏地域,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造琴瑟,以龙纪官,自命“风姓”,“正姓氏”——第一次对各部落必须各有称谓作出规定,才有了今日华夏姓氏成千上万个。各个姓氏虽各有自己的历史和源头,但是所有姓氏产生于姓氏制度的确立,是伏羲正姓氏才播才下了姓氏制度之根,全人类最为枝繁叶茂的华夏姓氏这棵大树、当今华人各个姓氏归属于同一个根——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根在宛丘、根在周口。 古往今来,共出现华夏姓氏约有15142个;当今仍在通用的华夏姓氏约有3050个。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在使用华夏姓氏?是只有汉族人使用吗?少数民族使用不使用?是只有中国人使用吗?外国人是否有人使用?是只有在中国通用吗?在其它国家是否通用?问题并不复杂,情况却不简单;答案可以探求,想有个准确数字却难上加难。 全国汉族人口为116893.56万人。截止2001年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不含港澳台),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59%,达到116893.56;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41%,达到10733.43万人。上千万人口的姓氏有: 李10322万人占总人口7.94% 王9633万人占总人口7.41% 张9191万人占总人口7.07% 刘6994万人占总人口5.38% 陈6500万人占总人口5% 杨4004万人占总人口3.08% 赵2977万人占总人口2.290% 黄2899万人占总人口2.23% 周2756万人占总人口2.12% 吴2665万人占总人口2.05% 徐2158万人占总人口1.66% 孙2002万人占总人口1.54% 朱1638万人占总人口1.26% 高1573万人占总人口1.21% 林1521万人占总人口1.17% 何1521万人占总人口1.17% 郭1491万人占总人口1.15% 马1365万人占总人口1.05% 胡1]00万人占总人口l% 罗1118万人占总人口O.86% 梁1092万人占总人口0.84% 宋1053万人占总人口O.81% 郑1014万人占总人口0.78% 按人口数量多少往下排列的姓氏是:谢姓936万人,韩姓884万人,唐姓845万人,冯姓832万人,于姓806万人,董姓793万人,萧姓767万人,程姓741万人,曹姓741万人,袁姓702万人,邓姓702万人,许姓702万人,傅姓663万人,沈姓650万人,曾姓650万人,彭姓637万人,吕姓611万人,苏姓611万人,卢姓611万人,蒋姓611万人,蔡姓598万人,魏姓546万人,贾姓546万人,丁姓546万人,薛姓546万人,叶姓546万人,阎姓533万人,余姓533万人,潘姓533万人,杜姓520万人,戴姓507万人,夏姓507万人,钟姓507万人。 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姓氏还有: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常、武、乔、贺、赖、龚、文。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使用汉姓的约有8800万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733.43万人,从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角度讲,各个少数民族本民族独有的姓氏和已经汉化的姓氏均属华夏姓氏的范畴,然而权以汉化的来概算会更妥当。 一直使用本民族姓氏的如维吾尔族有721万人,藏族有459万人,哈萨克族有111万人,柯尔克孜族有14万人,塔吉克族有3万人,乌孜别克族有1.4万人,俄罗斯族有1.3万人,等等还有一些民族。这些民族中一般按民族习惯使用姓氏,但其中也有人因种种原因使用本民族姓名的同时,另起一个汉族姓名,成为双重姓氏。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姓氏汉化非常普遍。历史上的几次疆域统一、几次战争、几个兴盛朝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几次人口迁徙及其联姻,是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主要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华夏、东夷、荆蛮、百越、三苗五个族系,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西汉汉武帝赐匈奴休屠王姓金。匈奴人纷纷弃奉姓改汉姓,刘、卜、乔、康等姓都有一些分支源于少数民族。北魏的孝文帝本为鲜卑族,下令族人改成汉姓,自己的“拓跋”改为元,把达奚氏改为奚氏,贺类氏改为贺氏,独弧氏改为刘氏,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唐朝盛世自有外邦异族前宋朝供,国姓李氏被冠于异帮首领原名之前以示尊荣,族属士民争相效仿。五代十国时的少数民族国君皆是少数民族,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其姓名上已难见祖籍印痕。金代完颜氏主动改成王姓,朝野闻风而动,至金末有31姓换成汉家招牌。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迫使元末统治者从化,既有大批蒙古族人从此定居内地而汉化,也有少数汉人追随皇室返回漠北草原而蒙化,形成蒙中有汉、汉中有蒙的趋势。明朝朱元璋先是大赐外族人以汉姓,继而下诏命外族人改用汉姓,赐本无姓氏的傣族的贵族为刀姓,任用维吾尔族的哈巴十平定湘西土司叛乱功成赐翦姓,促使回族人士依经名译音取汉姓——穆罕默德原译马哈漠德——而出现马姓人数在回族中占绝对多数。满族深受汉文化影响,清朝初期就有不少人改成汉姓,或多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在原名中取谐音、或意译,如董鄂氏改董氏、佟仟氏改佟氏,如瓜尔佳氏改为关氏、布尔察氏改卜氏,如阿古占是响雷的意思而改雷氏,满族八大姓在关内成员基本上改为姓金、王、佟、关、马、孛、舒、齐、富、那、费、郎、溥等,雍正皇帝还要求按汉名的字辈方式为后代起名字,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溥是第七代。联姻有汉傣通婚出现固姓、刘姓,汉瑶通婚出现冯姓,汉族男子做瑶家招郎婿的后代为谢、韦、谭等。 姓氏基本汉化或相当一部分汉化的少数民族,大致有:壮族1548万人,满族982万人(关内关外还有没汉化的),回族860万人,土家族570万人,苗族739万人,蒙古族480万人(还有没汉化的,有的是双重姓氏),瑶族213万人,朝鲜族192万人,布依族254万人,白族159万人,黎族111万人,哈尼族125万人,侗族251万人,傣族162万人,等等。 港澳台人口为2955万人。据2001年年底资料表明,香港人口为672万人,澳门人口为43万人,台湾人口为2240万人。台湾人口中98%为汉族人,台湾人前三十名大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许、郑、谢、郭、赖、曾、洪、邱、周、叶、廖、徐、庄、苏、江、何、萧、罗、吕、高。 分布在五大洲的华人、华裔约有3650.35万人。国内某机构统汁亚洲(中国及港澳台除外,下同)有华人2817.57万人,印尼731万人。泰国610万人,马来西亚528万人,新加坡229万人,越南190万人,菲律宾220万人,缅甸200万人,日本17万人,印度13万人等。台湾某机构统计亚洲华人有2736万人,分国家统计的数目与前述有出入但大数一致。 国内某机构统汁非洲有华人约13.68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13.2万人,南非4万人(南非金矿开采史早有华人前去淘金的记载),毛里求斯3万人,马达加斯加2.8万人,留尼汪2.5万人等。 国内某机构统计欧洲有华人约161万。台湾某机构统计有95.5万人,英国27万人,法国22万人,荷兰13万人,德国10万人等。 国内某机构统计大洋洲有华人约57.06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有63.1万人,澳大利亚44万人,新西兰13.5万人。 国内某机构统汁美洲有华人约357万人,台湾某机构统计有595万人,美国290万人,加拿大111万人,秘鲁130万人,巴西14万人,巴拿马12万人等。 亚洲的华人、华裔不少是客家人,前许多代迁去的、因战争留下的、因社会原因出走的、投亲靠友的、出洋经商的等各有其故,但有一共同点,都是华夏子孙,仍然用华夏姓氏(有一部分双重姓氏,另取一个当地民族当地语言的名字)。欧、美、大洋洲及非洲的华人,留学、经商的居多,容易洋化一点,但老机宗难忘,大多是洋名用在洋、中名用在中,尤非见同胞是王乔治,见洋人是乔治王罢了。 使用华夏姓氏的一些国家的人口约14846万人。主要指与中国历史、文化、民族、区位等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新加坡人口的76%是华人,华语华文是官方文字语言之一,姓氏本来就是华夏姓氏,当地民族也懂也通用华夏姓氏。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国人口中华人比例少一些,但都有华语广播电台、华文报刊,华侨联合会、华人商会、某个姓氏的寻根问祖联谊会处处可见。 我们知道,朝鲜人、韩国人、越南人一直在使用华夏姓氏,尽管语言、文字各异,但金正日、金大中、范文同……这些名字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姓名,当然不见得全部人口在使用。公元二、三世纪,中国汉字传人朝鲜半岛被广泛使用,到十五世纪朝鲜世宗大王执政才创造了韩语字母,目前朝鲜人、韩国人的姓名译过来大多与我们的姓氏同属华夏姓氏,金、李、朴、崔为四大姓氏。越南家族姓氏140个,其中只有30个源自越南语,大部分来自中国,常见的有阮、潘、范、陈、黎、孔、卢、童、陆、兰等。 朝鲜人口为2214万人,韩国人口为4764万人,越南人口为7868万人。如果加上虽不是人人叫中国名字、但在交往中既懂又用中国名字的新加坡、泰国等国的人口.数量就更大了。前边直接使用华夏姓氏的主体部分、间接使用和一定区域内通用华夏姓氏的重要部分的数字合在一起是147144.91万人。这只是在难以详尽统计、占有专项资料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得出的大致数字,笔者自知难以准确,但说有14亿人在使用华夏姓氏应小夸大。 因学习中文、热爱汉学、参与中国友好活动的外籍人使用华夏姓氏的人数难以统汁。不少国家高等学府的汉学研究者,大多起一个中国名字,如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的白彬菊教授,如来华落户的洋专家,如外国来华留学生,如外国设立的对华友好组织的工作人员,如许多国家的中文翻译人员等,他们有的对中华文化有兴趣,对华夏姓氏情有独钟,起个汉化的名字来抒发情感、丰富阅历、增添智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全人类至少有十四亿之众在使用华夏姓氏,可知创立华夏姓氏制度的伏羲文化实在是树大根深、渊源流长,弘扬伏羲文化确能让遍布五大洲的华夏子孙司根认阻、永结同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