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孔子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三个方面的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孔子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三个方面的贡献
     孔庆林  丁加军
    孔子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有三点:
    一是他留下的思想。孔子留下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里。孔子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和安人之道为基本内容的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儒学的诞生。儒学经孟子等后儒的发挥、发展,逐成为华夏民族安邦治国、教化民众的主流思想。
    关于孔子留下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思想,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中国历史2000多年,并渗透到华夏民族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基因。张岱年先生在《孔子大辞典》序言中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从汉代开始,儒学定于一尊,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事实上,在儒学尚未定于一尊的战国时期,孔子已经是声望最高的人物了。”在其后的2000多年中,儒家文化也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二是儒学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虽然有其过时、糟粕的一面,比如在民主、法制、科技方面的欠缺,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具有超越时空与不同信仰的现代意义,比如不断进取的人生意义的思想、官清民安的思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大同的思想等。这些思想,经过改造与发展,完全可以服务于现代社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从而不但惠泽中国人民,亦惠泽世界人民。三是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多姿多彩,但概括起来说,无非是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在东方文化中,从历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上看,中国的儒家文化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居于“两分天下有其一”的位置。
    二是定六经,明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六种经书的合称。六经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始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六经也称六艺。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曾作《过秦论》,总结了秦亡的经验教训)在《新书.六术》中说:“是故内本六法,外体六行,以与《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以为大义,谓之六艺。”这是六经又称六艺的由来。
    六经中其中《乐记》现已失传,旧传有23篇,现存11篇,编进了《礼记》卷十一(题为《乐记》第十九)和《史记》卷二十四(题为《乐记》第二)。古文经学认为《乐经》遭秦始皇焚书之祸而亡佚。今文经学认为乐本无经,并非亡于秦火,而是作为诗的乐谱附于诗的。所以,后人就以五经称之。
    汉儒认为“五经”皆为孔子所定。始见于汉初陆贾《新语.道基》:“后圣乃定‘五经’,明六艺。”后圣即孔子。《五经》是除“乐经”以外的其他五经。《白虎通义.五经》说:“孔子所以定《五经》者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悯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道德,自卫返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自此《五经》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公认的儒家经典。其中《春秋》,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此书为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孔子修《春秋》,目的在于惩恶劝善,《史记.孔子世家》记“《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该书记事文字极其精练简洁,记录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的历史,只有17000字,最长的不过47字,最短的只有1字,喻褒贬于其中,每事只记结果和结论,措辞隐晦,给后人引申阐述留下了余地。
    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孔子整理、修订以后,保存和流传了下来,这是孔子对中华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是办私塾,教书育人。孔子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即受教育者不分贵贱,都应该机会均等,使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孔子之前,都是学在官府,平民百姓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办私学,不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也表明自此做官不因门第、血统的限制而成为可能。只要学有所成,便可踏上管理国家的仕途之路。在办学中,孔子向弟子传授六经和六艺。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科目。《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就是民间所说“贤人七十有二,弟子三千”一说的出处。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卫、陈、晋、宋、蔡、秦、燕、楚、吴等国,可谓“桃李满天下”。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所以在孔子弟子中,大多出身贫贱,入学时间不一,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有秦商和颜子的父亲,各小孔子四岁与六岁,最小的是公孙龙,小孔子五十三岁。比较著名的弟子有德行高超的颜子、闵损、冉耕、冉雍,有以孝行著称被后人尊为“宗圣”的曾子,有善于辞令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人的子贡,有善于政事的冉求、仲由,有熟谙文献的言偃、卜商等,可谓人才济济,他们都从各个方面为传播孔子思想和文献典籍,使中国文化不至绝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准备了条件。很难想象,中华文明倘若没有孔子数千弟子的传播,今天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儒家文化圈内的东南亚各国,倘若没有儒学的影响,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历史上赵普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更有甚者认为如果“天不生仲尼,万世长如夜”,这些话显然说过了头,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不失为事实。孔子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三个方面的历史性贡献,无人可以与此相提并论。
    徐州中石化管道公司报社孔庆林(中华孔子学会会员,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秘书长)
    丁加军中国孔子基金会  济南舜耕路46 号 2500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