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5)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http://www.laozi.net 张京华 参加讨论

    和尸子的宇宙定义相比,庄子的宇宙定义远不如尸子那样清晰,不能与人的感觉经验吻合对照,但它却更为内在和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尸子的宇宙定义虽然提出了时间、空间的概念,但什么是时空本质,什么是无限,这些更为关键的关于宇宙内在本质的内容恰恰是被回避开了。'四方上下'和'往古来今'是一个标准的感觉经验范围内的宇宙模型,它认为时间无限,空间无限,时间和空间均匀分布而且永恒不变。四方上下曰宇,意即空间就是宇;往古来今曰宙,意即时间就是宙。这实际上是把时空当作了宇宙,而丝毫没有讲到'实'的问题,更没有考虑'长'和'处'的相对不确定了。从实证的方面看,所谓认识到时间、空间和时空无限,不过是出之于人的感官感觉经验,又验之以人的感官感觉经验。
    庄子的宇宙概念一方面再三强调宇宙物质实体的真实存在,一方面否定了物质实体的外在形式和外在属性。或者说是承认物质实体的外在形式和外在属性,而否定其固定不变,否定其具有真实性和有意义。也就是说,物质实体的外在形式和属性是相关和从属于物质实体的,是物质的时空属性统一于物质的本质,而不是时空框架独立和先在于物质之外。从这一点来说,庄子的宇宙概念就比尸子的宇宙概念合理得多。庄子的宇宙概念在思维水平上,要高出于尸子之上。
    庄子这种与众不同的观念在其著作中并不是孤立的。
       在《逍遥游》中,庄子曾提问道:'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天运》中,庄子更是一连提出了十五个问题: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
      '天空苍碧,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天运动吗?地静止吗?太阳和月亮在互相争夺位置吗?
    谁使它们活跃起来?谁主宰控制它们?谁烦闷无聊而做着这一切?
    是受机械的控制运转起来就不由自己?还是一旦运转起来就自己停不下来?
    是云为了雨而兴起,还是雨为了云而降落?是谁策动着云和雨?是谁悠闲无事愿意不厌烦地重复这件事?
    风起于北方,向东吹,向西吹,又向上回旋。是谁在那里吹?或者吸?是谁无事可做而不停地在扇动?
       天空和天体未必就是围绕大地运动的,大地未必就是静止的。质量大的物体未必就总大,质量小的物体未必就总小。这些思想看起来荒唐离奇,与人的感觉经验不符。因为是超出了人的自然感官感觉之上,所以也就飘泊无着,不切实际,没有社会应用的价值。但是越是在古代,人们对于宇宙的错误认识就越多,人们感官所具有的局限性就越严重。而庄子一贯到底的本体论追求,目的正是要摆脱感官的局限。所以庄子的思想越是超出人的感官感觉经验,也就越多地包含了真实合理的因素。
    如果说庄子在这里还只是关注于一些自然现象,那么在《秋水》篇中,他已在关注物质的本质了:'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弟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在庄子看来,物质的外延可精可粗,可以度量,而物质的本质无关乎精粗,无关乎度量。 从大的方面看,万物都可以是大。从小的方面看,万物都可以是小。天地可以像米粒一样小,豪毛可以像山丘一样大。
    在《齐物论》中,庄子又说:'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表明他反对后来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坏的无限'。
       像《天运》篇这样提出连续的疑问,在先秦诸子中是少有的。看起来是简单的问题,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本不足为怪,不成问题,但在庄子这里恰恰成为了不能够放弃的重要问题。庄子所关注的并不是云兴雨施的经验知识,而是云雨产生的物理原因,即关于万物本质及其存在、运动的终极原因。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土、气、火、水?庄子的兴趣不在这里。庄子认为,物质的本质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无关,甚至与物质所表现出的千差万别的种类和属性无关。
    庄子有关宇宙和物质存在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物理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开端的一系列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现,大大改变了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和理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表明,一个系统中在同一地点但在不同时刻发生的事件,从另一个相对于它作相对运动的系统去观察时,是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一个系统中在同一时间但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从另一个相对于它作相对运动的系统去观察时,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因此,空间和时间至少部分地可以相互转变。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指出,万有引力的产生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一定的分布状况使时间和空间变得不均匀(即时空弯曲)。这样,相对论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对于时空和物质本质的认识。
    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对于宇宙和物质本质的解释,突出的一点是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两个完全无关的独立实体,时间和空间都独立于宇宙物质本质而永恒地、均匀地存在,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无关,而且时间和空间二者之间也没有内在联系,叫作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本身按其本性来说是均匀流逝的,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外界任何事物毫无关系,它永远是同一的、不动的。'这就为西方自古以来认为时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的观念作出了物理学的解释。
    比较而言,尸子对于宇宙、时空的认识与西方经典物理学对于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认识是一致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东西南北和上下,宙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空间和时间均匀、绝对、无始无终,而物质则是处在空间和时间的框架之中。
    和经典物理学不同,爱因期坦的相对论理论把时空和时空的连续性与物质的分布和运动联系起来,认为时空与物质本质是统一的。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采用了黎曼几何的数学方法,用以描述物理上的弯曲空间。数学家闵可夫斯基又将相对论进一步整理为四维时空坐标的数学形式,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达到了物理上和数学上的统一。
    比较而言,庄子的宇宙概念与相对论理论对于时空的这一认识是一致的。'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乎本剽者宙也。'不承认时空的均匀平直、永恒不变和作为独立实体的存在。宇宙就是物,承认物质的存在,但不承认时空作为独立和外在的框架的绝对意义。
    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由于它成功地解释了已知的所有天体现象,因此当时的人们曾经认为万有引力不但适合于地球,也适合于宇宙,它不但是地球真理,而且也是宇宙真理,牛顿自己也在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序言中说:'我把这部著作叫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哲学的全部重任似乎就是从运动的现象来研究自然界的力,然后再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我希望我们能把自然现象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来。'但是,从后来物理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牛顿的宇宙并不是最大范围的宇宙,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基本上就是太阳系。和现代物理学相比,经典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仅仅是真实的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经典物理学所和量子力学所研究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对于宇宙和物质本性的认识也就极不相同。
    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的根本区别从认识的主体即人的方面看就是,经典物理学的宇宙是在人的自然感官感觉范围之内、可以使人直观感觉得到的宇宙,而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则是超出人的自然感官感觉范围之外、不可以使人直观感觉得到的宇宙。感觉世界的物理现象,可以用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加以解释,解释的结果又可以与人的感觉经验相对应。而超宏观大尺度世界的宇宙和超微观的基本粒子世界的宇宙在本质上与感觉世界的宇宙性质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在认识上尤其与人的感觉经验的判断有着极大的不同。现代物理学的宇宙是一个以超感觉的方式使空间、时间和能量三者融为一体的全新领域,从这个方面来看,从经典物理学对于宇宙和物质本质的认识到相对论以来现代物理学对于宇宙和物质本质的认识,就不仅存在着一个本体上的不同,而且还存在着一个从感觉经验判断到超感觉经验推理的思维形式的差别。
    在这一点上,庄子的本体论哲学和儒家等学说也分别与现代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相对应。儒家等学说以直观中的现象世界为最大范围的宇宙存在,要求以人的自然感官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真实存在与否的最终标准。以直观感觉中至高的天为至高,以直观感觉中至下的地为至下,以直观感觉中至明的日月为至明。主张配天、应天,主张验之以天官。儒家的宇宙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自然感官感觉阈限为半径的人为封闭的宇宙,儒家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根据主体的感觉经验进行判断的思维方式。
    庄子的本体论哲学具有明显的超越人的自然感官感觉的特点。儒家讲求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道家则专讲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由人的自然感官感觉起来,大的就大,小的就小,天运地处,时空绝对,而庄子则认为大者未必大,小者未必小,天未必运动,地未必静止。庄子哲学的核心就是它的超感觉的抽象形而上学部分。庄子哲学由超越人的自然感官感觉出发,否定了事物的外在形式,否定了事物之间不同属性的区别。从多种多样的物理现象,上升到宇宙起源的'浑沌'状态,又从物理学的'物',上升到形而上学的'有',由形而上学的'有',又导出绝对根据的'无'。'无'是本体的,又是抽象和超感觉的。'无'是绝对同一,但由绝对同一的'无'又得以导出无限可能的宇宙生成,导出与任何感觉经验都格格不入的自由和开放。因此,无论庄子哲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结论是否相同,至少它与现代物理学在超越人的自然感官感觉的思维形式上是十分一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