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引文及史实订补(3)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张颂之 参加讨论

    第四,香港孔教学院固然是民国年间孔教运动的产物,但说香港孔教学院是“硕果仅存”,似乎忽视了其他一些华人聚居区的孔教运动,如印度尼西亚的孔教一直存在至今[17]。其他地区的孔教会(如美洲、新加坡等)就不必悉举了。
    [1] 上海档案馆:Q235-02-01848,《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尊孔社呈请立案》1934年;Q235-02-01847,《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尊孔学会立案》,1935年;Q235-02-01846,《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尊孔救国会立案》,1935年3月。
    参考文献:
    [1]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2]山东孔道会成立[N].申报,1912—12—27—6.
    [3]京师警察厅司法处关于将孔道会房屋器物等件点交恽毓鼎接受的函[Z].北京市档案馆:C7—5,J181—18—3299.
    [4]公孙訇.冯国璋年谱[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5]冯上将热心孔道之一般[N].宗圣汇志,第一卷第八九号合刊.
    [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7]孔社杂志,第一期.
    [8]高叔平.蔡元培年谱长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昌明礼教社开成立会[N].申报,1912—8—29.
    [10]转引自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特刊第一辑[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卢湘父.万木草堂忆旧[A].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12]柯璜辑.孔教十年大事:卷七[M].太原宗圣会,1923.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4]康有为.辞孔教总会长书[A].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C].台北:成文书局,1978.
    [15]康南海请辞会长书[N].经世报,第一卷第九号.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山东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孔府档案选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孔志远.印度尼西亚华人孔教的兴衰[A].孔教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编.孔子思想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
    Emendation on Quotation and Historical Facts Mistakes in  “On the Movement of Confucianism”
    Zhang Song-zhi
    (College of Confucian Culture,Qufu Teachers University,Qufu273165,China)
    Abstract: The artcle of Prof. Yan Bing-gang’s “On the Movement of Confucianism” ,published in QILU JOURNAL 2004,No.6,  had many mistakes in quoted passages and historical facts, so I emend it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Key Words: The Movement of Confucianism、The Confucian Association、Historical Facts、
    又本文已发表于《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发表后再思文中所言,亦有需要更改之处:一、文中引康有为《辞孔教总会长书》(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系转引自马洪林之《康有为大传》,当时未加深思,就采纳了马洪林的说法,定为了1918年,此辞职事恐发生在1915年,容后详论之。二、孔教会的支分会数目,据本人最新的考证,大约有300左右。
    来源:http://www.confucius2000.co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