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周易》的教育起源思想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孙劲松 参加讨论

    商代甲骨文卜辞已经出现了“学”字,并有多种写法,有人概括为四式: 
    
    图一:甲骨文中的“学”与“教” 
    (毛利锐 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65页) 
    对甲骨文中的“学”与“教”字的含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代教学活动与占筮的关系。在甲骨文之中,“教”和“学”是相通的。在甲骨文中,“学”字包含由三个要素:第一:教与学的活动,(表示两个人的学术授受的场景),,第二:教学场地“介”,(介是房子的侧影。)第三:教学内容--“爻”,指卜筮时候蓍草交互的样子,在这里就是指占筮活动。占筮活动是先民与鬼神沟通的基本途径,认为占筮结果是神灵对吉凶祸福的昭示,“占卜”就成了殷商时期的贵族子弟的重要学习内容。在甲骨文中,“教”字也可以读作“学”, 
    从“学”字可以看出殷商之人对于教育内涵的基本理解。殷商时期的教学活动的主要的内容之一是“爻”,也是“教和学”这两个文字起源与对商代流行的《归藏》易的学习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以沟通神明、昭示祸福为目的的卜筮活动贯穿了殷人教育活动的始终。 
    二、神道设教与观民设教 
    1、神道设教 
    在《周易.观卦.彖辞》中记载:“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观,是“卦名”,下卦为坤,上卦为巺。盥,古代祭祀宗庙(神灵)的时候,用香酒浇灌地面的降神之礼。荐,就是“敬献祭品(飨)(太牢、少牢)”。有孚:就是心怀诚敬。颙:诚敬、肃静之貌。忒:差错之意。这一段话翻译成白话:“在祭祀神灵活动中,当你观仰了祭祀开始时候的以倾酒灌地的仪式,即使不看后面的奉献祭品的细节,你都会生起诚敬肃穆的情绪。在下面观礼的君子和民众会因此受到教化。天地自然之神,可以使四季运转丝毫不差。圣人就采用“神”的昭示来教化天下,天下万民非常顺伏。”这一段《彖辞》应该是对古代以“神道”教育民众活动的一个总结。 
    在华夏大地上,最初的国家起源阶段,神权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已为众多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所证实。《国语·楚语下》曾记载一则故事:“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慧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及少嗥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重黎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而别分主者也。”[2]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上古时代普遍盛行着巫术,最初只有极个别的人具有和神沟通的能力,这就是“觋和巫”。到了少嗥帝时期,人们不满意个别的觋和巫垄断神权,每一家、每一个氏族都直接和神沟通。导致了神权和政权的混乱。在颛顼即位以后,他取消了散漫杂乱的巫教,取消了普通人与神沟通的权利,(这就是绝地天通)。巫教权力与政治权力开始由最高首领所掌握;在帝尧执政时期,又有异族打破了统一的神权,出现了民神杂揉的论乱局面,帝尧又一次“绝地天通”,剥夺异族和普通人与神沟通的权利,形成了政教一体化的权力构架,并为夏、商等后世所继承。 
    在《尚书.洪范》篇记载:“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3]大禹继承鲧的事业而兴起,上天就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社会人伦的常理由此确立和延续。在这里已经有了明确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在确定了神权的专属性以后,确定与神交流的仪式、规则就逐步统一和固定了。与神灵沟通有多种途径,其中祭祀和占卜是最主要的途径。统治者在取得神权的垄断之后,就逐步整理出一套规范的占卜和祭祀仪式,并给这些赋予人伦秩序的意义。这些仪式成为上古教育的主要内容,形成了“神道设教”的重要教育思想。 
    《周易》之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反映了上古社会天帝、鬼神的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响。《谦卦》的《彖辞》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自满自大),充实谦虚,鬼神的规律是危害盈满(自大自满),施福谦虚,人类的规律是憎恶盈满,爱好谦虚”。在《周易》中,天帝、鬼神具有国家祭祀、卜问吉凶和维护人伦道德的种种属性,这就为上古社会采用“神道设教”思想教化民众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观民设教 
    在《周易.观卦.象传》云:“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此句大意是和风吹在地上,使万物广受感化,就是“观”之卦象。先代君王因此省巡万方,观察民风民俗,设布教化。”宋代易学家刘牧指出:“风行地上,无所不至,散采万国之声诗,省察其俗,有不同者,教之使同。”[4]《贲卦.彖传》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即“纹”,纹路之意,可引申为规律。此句的大意是:观察人类的内在规律,来教化天下的人民。 
    自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与人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殷商以极其以前的时期为强调“神性至尊”;西周以后,人文思想开始逐渐兴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神性与人性的互补时期,到了春秋的中晚期,人文思潮蓬勃兴起,对于人和现实因素的重视超过了对“神意”的信仰。 
    殷商之人,每件事事必求神问卜,“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早期,已经有轻占卜而重人事的倾向,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皆俱,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5]在武王出师伐纣之前,进行龟卜,得出不详得预兆,占卜的同时又有风雨突至,许多大臣感到畏惧,只有姜太公不管龟卜的结果,强劝武王出兵,结果大败商纣王,奠定周王朝八百年的统治。但是,当时对卜问鬼神并没有形成普遍的怀疑,姜尚的行为,只是少数智者的特例而已。进入春秋以后,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增强及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天命鬼神”开始从至高无上的地位下滑,过去人们认为吉凶祸福来自天命鬼神,在《左传·桓公十一年》中:楚国的斗廉认为,“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中的记载,虢国的史嚣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统治者若以民之是非为是非,国家就会兴盛;反之,统治者若一昧听信于鬼神,国家就会衰亡。在这里把是听信于民还是听信于神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依据,并明确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根据《论语.雍也》记载:“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怎么样才算是有智慧?孔子说:专心致志的教育人民走向人伦的道义,尊敬鬼神但保持距离,这就可以说是有智慧了。这反映了孔子在教育民众的活动之中,虽然要求尊敬鬼神,但最关注的是人伦秩序。到了战国后期,荀子提出了“善于易者不卜”和“人定胜天”的命题,使易学逐步进入哲理阐发的时代。《周易》也逐步由一本占卜书籍演变为哲理之书、智慧之书。 
    由此可见,商周以后,帝王不仅重视“神道设教”,而且重视观察民风民俗,根据人民的特点,来教化民众。在西周时期,各国都比较重视民间的诗歌,专门派官员采集民间诗歌,观察民众心理,进行教化。据所,孔子以前,保存有数千首民间诗歌,孔子删诗书,定《诗》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 “国风”集中反映了当时各国的民风,是国家管理者“观民设教”的重要内容。 
    3、礼乐文明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根据《礼记.表记》记载:“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6]中华文明由尊命到尊神到尊礼,逐渐形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形成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礼乐文明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与“神道”的下移与“民风”的上行有直接的联系。 
    (1)神道的下移。“神道设教”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天,君主恭敬的祭祀上天和祖先,有疑问的时候以卜筮求教于神灵,卿士要以君王敬神的精神来尊敬君王,庶民要以卿士、君王尊上、敬神的精神来尊敬商上层管理者。商周以后,参照祭神之礼建立卿士、诸侯、大夫之礼,建立各种国家、社会、家庭制度,树立尊卑秩序,以宗教祭祀的礼仪逐步下行,使神的礼下行为人的礼,逐渐形成了西周的礼仪制度。《中庸》曾对礼仪制度予以赞叹:“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