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把儒教理解为公民宗教是理论需要、资源利用、社会需要:“儒教作为公民宗教是理论的需要:理性化的现代政治理论本身逻辑上存在矛盾性,如权利论与功利论之间、自由与民主之间等,无法逻辑贯通。道德、信仰,应该也必需扮演一定角色。此外,或者以基督教为参照,或者圣教中心,都不利于获得对儒教的完整理解--这需要方法论上有所突破”;“儒教作为公民宗教是资源利用:现代语境中文化认同、身心安顿问题的解决,是作为文化问题而成为政治问题。它的解决,只有通过文化手段或途径”;“儒教成为公民宗教是社会需要:现代社会结构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本身的自组织功能需要极大发挥,这就需要社会本身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儒教正是这样的社会资本”。儒教的公民宗教进路,在当今中国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儒教“影响力的式微,是由于外力的作用,时间并不很久(现在它的回潮似乎已经开始)。而之所以一朝崩溃,则是由于其在形态学上存在缺陷:组织架构依托社会宗法制和国家科举制,神职人员因此没能专业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今天,儒教作为系统很不健全,但作为神圣性观念依然具有相当影响”,尽管“现在的主流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它与公民宗教概念是不相容的。它是冲突论者,并且是以科学的名义(而不是人文主义,因此反公共领域、反宗教)立说(五阶段论、先进生产力及代表者等等)。但是,从和谐社会论、小康社会论以及民族复兴论看,调整已经开始。如果说这一发展在政治上的目标是宪政的实现,那么它在文化的目标当是公民宗教的重新确立。因为一个共同体的形成和稳定需要一组理念和价值的共识”。公民宗教的进路,也是儒教复兴的最佳路径:“从公民宗教角度讨论儒教问题,在方法上是把儒教置于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中,考察儒教诸元素在实践中的实际状况和功用。从学术思想上讲,它可以将儒教本身的形态结构(如神祗、经典、教士等)这个“亚细亚式问题”姑且悬搁起来,排除先入之见的干扰(基督教视角和圣教本位)进入对儒教的历史把握和分析;从儒学本身讲,它可以通过对曾经鲜活的儒教诸元素(表现为某种情感和价值原则)的激活,反过来刺激促成作为有机整体的儒教在其他方面的复兴,如信仰、祭祀以及组织活动等。从文化发展战略讲,它可以避开所谓政教合一、儒教国教论等高调理论,使儒学儒教在今天的发展变得比较平稳顺当。换言之,公民宗教不仅是儒学实现复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实现复兴的重要途径”; “我们必须努力追求对古代和西方文化话语形态的双向超越和扬弃,简单的复古(我一直不赞成原教旨主义主张)和全盘西化(我们国家的全盘西化者,对西方的理解仅限于理性主义一维,如科学、自由等,而对宗教等毫无感觉)都是不可取的”。公民宗教进路的儒教,既面临着振兴的机遇,又遭遇着振兴的障碍:“民主宪政尚未启动,城乡分裂日趋强化,这既是儒教振兴的机会,也是儒教振兴的障碍:需要空间已形成,社会基础待重建。因为宪政意味着国家利益成为个体利益的集合,这是社会个体化进程的必然;而社会个体化进程本身又使得儒教的社会基础分崩离析。这是儒教发展的二难吊诡!”这个发展的二难吊诡,在文化与生命有着内在关联和双向生成复合关系的视野看来,其实正是两者相互促发、一道转化的真实基础。框架轮廓已经拉起,话语系统仍在开放,“永远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探求”。“论证传统在当代生活实践中的意义之所以困难,在于它实际首先是一个‘行’的问题。”(《儒者之维?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座谈会上的讲稿》) 这里旨在为陈明的儒学理论与方法寻求一个较简明确切的总括性概念,至多是在梳理陈明儒学建构的论证理路与思想轮廓,当然无以绘描其全貌。陈明这种对历史情境性的儒学文化系统与国家民族生命内在关联及其双向生成之复合关系的形上论断和宏观把握,在他那里获得了以丝丝入扣的个案研究为根基与显证的微观分析支撑。就生命形态而言,如以中古士族现象(群体形态的)、阮籍、郭象、曾国藩、康有为、熊十力(个体形态的)等为个案;就经典文本而言,如以《易经》、《大学》、《唐虞之道》、《尊德义》等为个案;就文化范畴而言,如以儒道互补、禅宗意义、“仁”“礼”“义”“利”等为个案。就视野开阔而言,如哲学的、文化人类学的、宗教学的、历史学的等等,而这些无不成为文化与生命内生复合关系理论方法整体的辅协与注脚。其实这种文化与生命内生复合关系也突出地展现于陈明本人,这从陈明的生平与志业尤其是开创“原道”的内内外外可论而见之。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陈明说:“我们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在现代性日趋深化、全球化无远弗届的今天,从儒学入手去努力发现和建构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内在性和一贯性,从当代社会所需要之文化功能重建的实践活动中去回应挑战,开创未来。”(《儒者之维》自序)在文化渊源长久、复富多元的今天,这里无意对陈明与其他诸家在实践性行动、话语性建构上的功业渊承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与考量评价。至于陈明本人与其儒学话语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谱系上的序列与位置,不是哪一个个人可仲裁判定的,历史对此的回应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来源:华夏复兴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