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当代新道家思想—中国科学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现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当代新道家是在科学与人文对话与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他们的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当代新道学则力图开创当代新道家的思想体系,积极促进中国科学文化学的建构。
    【关键词】 当代新道家;科学文化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如人的双脚、鸟的两翼相互依存。科学需要人文关怀,人文也需要科学提升,科学与人文的互摄产生了“科学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凭以消解科学异化与人文浮躁的社会现象。当我们洞悉到这场正在静悄悄进行的深刻的文化革命时,发现当代新道家思想就是对这种时代课题回应的思想结晶,是科学文化理念的典型形态。[1]
    一、 当代新道家与时代“心心相应”
    大凡伟大的思想都是为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而诞生。早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何去何从的历史转折点,老庄为首的先秦道家适应了人心思定的需要,构建了以道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玄旨、以天人合一为目标的大道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当代世人,尤其是当代新道家们不无忧虑地思考自身未来,反思以道德沦落为特征的社会危机和以科学技术异化为特征的科学危机,意识到人类的发展付出了“人与自然分离”而呈现失根状态的巨大代价,其后果不仅体现在生存环境的危机,更体现在精神的危机,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推动社会进步历史持续发展,又能使人成为人的崭新文化模式,以解决社会问题;探索一种既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物质手段,抚慰、弥合人与自然隔阂,为科学的发展开辟新路径的全新科学范式,以化解科学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交融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以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为首的当代新道家们他们立足自身的科学领域,倾心思考人类未来,发现了中国道家丰富的现代价值。
    董光璧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社会、世界的终极关切首先发现了当代新道家们的卓越的思想贡献。他先是谨慎地设问:“在这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危机中,当代新道家的出现,是否预示着一场新的文化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并进而明确铿锵有力地断言:“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士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2〕
    何为“当代新道家”?“我把那些基于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道家某些思想归复,而提倡一种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的学者称为‘当代新道家’。”〔3〕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当代新道家”:
    首先,当代新道家具有新科学的世界观。何谓新科学观?概而言之,是随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产生而打破牛顿精典力学为主导的传统科学范式,正在构建中的新范式的特征是:1、从部分到整体转换。在旧范中,整体的动力学被理解部分的性质,即从部分的属性中可以了解整体的动力学。在新范式中,部分和整体的这种关系被倒转,部分的性质只有通过整体的动力学才能得以理解。而且从最终意义考虑,部分根本就不存在,被我们称之为部分的东西仅仅是在一个不可分离的关系网上的一个模式或节点。2、从结构到过程的转换,在旧范式中,过程是由基本结构之间力相互作用决定的。在新范式中,每种结构都被看作是一个内在过程的表现。整个关系网是内在的动力学的。3、从客观到“认知科学”的转换。在旧范式中,科学描述被认为是客观的,即独立于人类观察者和认知过程,在新范式中,认识论——对认识过程的理解——必定被明显地包含在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中。认识与实在密切相关,认识不可以避免地成为科学理论的一个整合部分。4、从“建造”到作为知识隐喻“网络”的转换。在旧范式中,知识被比作基本定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为基础组成的建筑物。在新范式中,这种建造观念已由网络的观念所取代。既然我们把实在看作是一个关系网络,我们描述也必然形成一个概念和模型的相互联系的网络,其中无基础存在。5、从真理到似真描述的转换。在旧范式中,科学家追求科学知识的确实性,而在新范式中,科学不涉及在描述一被描述现象之间精确对应意义上的真理。只讨论对实在的有限度和和近似的描述,科学绝不能提供任何完备而确定的理解。〔4〕
    其次,他们发现新科学观同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道家思想有某种程度的吻合。东方哲学更注重直觉、顿悟、整体系统,而且把人与物处于平等地位,从而消除认识中的“情感”隔阂。从而呈现一种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努力。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李约瑟称之为“自然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有精神上的暗合。因为现代科学进入渺观和胀观,那些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对象,抽象的思想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或者说科学出现了哲学倾向。恩格斯就指出“必须用思维,因为原子和分子等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的,而只能用思维来把握。”〔5〕而古代的自然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如宇宙的起源问题,生命的起源问题,以及人类的起源问题,也就是现代科学重新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说“研究问题的‘哲学化’,很自然地会引起现代科学家对古代哲学,尤其是对古代东方哲学的共鸣。”〔6〕
    其三,当代新道家的思想指向是构建一种新文化观,这种文化观是建立在当代科学以及社会的发展雄厚基础上,面向未来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普适的文化观。“当代新道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自觉地引导着一种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7〕这也是时势使然。时势就是“斯诺问题”,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以及东西文化的隔离,必须产生一种新思想、新观念,从而从理性上思维上化解隔离的思想依据,建立起融通的途径。萨顿呼吁:“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文化的其它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8〕我们认为先秦道家思想正是弥合“两种文化”分裂,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事实这种倾向已经在崭露。我们认同汤川秀树在呼吁合理利用原子能的时候说:“看来任何根本问题的办法也必须同样从人们自己的头脑中得出。”〔9〕那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具有大同、大和思想的道家文化无疑成为整合文化、优化思维、调整行动范式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范本。
    二、 当代新道家的主要思想及其意涵的扩展
    以上是当代新道家的当代性所展现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当代新道家的思想精神内涵已经基本明确,思路已经开通,方向已经明朗,体系框架正在孕育中。但是作为一项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文化工程是巨大的、开放的系统,目前对它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少数学者中,远未成为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者的共识。这不仅与思想体系本身的建构有关,更与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当它成为社会主流的意识,那么我们才会说以当代新道家为核心的科学文化体系才能真正形成,也才能充分施展它的社会功能。那时的当代新道家基石将可能更雄厚而宽广。正如董氏所说:“因为在定《当代新道家》时我有意把它限制在同科学有关的方面,其实,新道家的意义远非如此。”〔10〕他这样做是个很好的契入点,这样可先在学术界形成广泛共识,进而吸引更多的人从各个角度充分探索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世界意义。就当代的研究状态而言,有从建筑学、农学、养生学、数学、物理学、哲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中医、文学艺术以及管理、军事、环保、宗教学等方面多层面宽领域多角度地深入研究道家优秀思想之于中国、之于世界的意义。这一努力本身不是谁或那些崇道抑儒的人所为,而是道家思想中的精华确实对时弊是一剂对症的药方,这是道家思想本身决定的,非人力所为。因此我们认为将来构建框架结实、内容充实、继外开来的当代新道学是当代新道家的未来理论形态。
    “我们坚信对历史的回忆可以提供对现实理解,可以为未来提示启示。对古希腊文化的回忆曾经导致近代文化的诞生。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全球性的转折时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回忆很可能会成为人类走向未来开辟新的道路。”〔11〕回忆是一种契机,是一种引子,是激发灵感的维纳斯女神,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就是在社会与科学危机下迷茫困惑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借以思索未来,借以评判现在,借以吸取前进的力量,借以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代新道家已经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道家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现代化,是有着二千年科学文化底蕴的新道家思想,它们在心脉和精神灵魂上是相连的,或者说是当代的接力。我们无意于颂古非今,而是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来发掘历史,思索现在,展望未来。“东方传统文化中长期被忽视的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被重新发现,……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分离’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复归。这种复归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一种世界性的复兴,又是一种新启蒙运动。因为这种复归要求,对已经成为传统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现代社会,进行自我批判。但是,这种自我批判的任务不是埋没理性和科学,而是发展、完善理性和科学。但是,现代科学不一定总是沿着17世纪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有种种迹象表明,现代科学的思想基础可能取法中国古代哲人的某些思想。现代科学观在某种程度上向道家思想的复归,表现了道家思想现代性和世界意义。”〔12〕
    有必要说明的是“当代新道家”并不是他们自称,或有什么机构来组织,他们甚至彼此不认识,但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以自身的言行“已经并且还在自觉地塑造着当化新道家的形象”〔13简要讲就是他们具有类似道家的视角与追求,心境与思想。他们还是星星之火,但是我们相信符合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一定会成为燎原之熊熊烈火(三昧真火),虽然可能会有曲折。将来只要具有道家气质,以道家理念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那些人,都是当代新道家的基本组成部分,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它的辐射作用。
    三、 董光璧与他的当代新道家思想
    董光璧先生的道家思想集中体现在他阐发《当代新道家》一书中,当然也散见于一些论文中。他是通过发现“当代新道家”的道家思想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1)道实论是类似老子“道”的科学实在观,一种实在与规律一体的潜在观;同时实在性孕育着(2)生成论,类似老子的生成观,强调以“产生”和“消灭”或者“转化”阐述变化。认为道是有无统一体,“无”是指道的质朴性,“有”指“道”的潜在性,从无到有的创生,有回复于无,这就是(3)“循环论”,老子“道”的循环原理为建立宇宙整体的大循环提供了原型。道有象物精信,它的循环动力在道本身,因此克服了生物进化论和热退论矛盾具有“回天”之力。(4)“无为论”思想要人们顺其自然,也说是说按规律行事。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当代人思考的主题。老子“无为”的古老格言又焕发新的启示。〔14〕总而言之,“无”的科学意味着世界观的转变,从构造论的机械观到以“道”为代表的生成论的生态观的转变。除此之外他认为道家思想本质上自然人文主义,是科学人文主义的初期形态。因为董氏认为“当代新道家的实质在于,把中国古代道家的自然人文主义发展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我认为这种新道家思想,不仅是解决当代世界的文明危机的一条出路,也是重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可取方案。”〔15〕他自述自己发现当代新道家的历程,指出“当代新道家”的动因。他的科学研究受马赫和爱因斯坦影响,形成“研究科学的历史是为了理解它的现在和探索其未来发展的道路。因此潜心寻找古今相通和东西契合的交*点就十分必要了。”〔16〕于是发现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较为理性的科学人文主义者首先发现“道家人文主义与当代科学人文主义的一致性,即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的现代性及其世界意义。”〔17〕并称赞这是一场新启蒙运动。
    四、 当代新道家眼中的道家思想
    当代新道家眼中的道家指的是这些学者在各自领域对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新诠释,当代演绎而成了道家思想现代版,从而带有相当的现代性与世界意义。
    (一)李约瑟的道家情结与大科学文化理想
    李约瑟自称“名誉道家”,并皈依了道家,取字“丹耀“,号“十宿道人”和“胜冗子”,道味十足!中国认同并感激他,不仅因为他向外国介绍了中国,而且是因为他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其中有着与中国近4年的全接触!感性与理性上就有了较准确把握的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当然失误之处在所难免。
    李约瑟是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过程中,认识道家思想,也就是说他在对中国基本无所知的情况下机缘巧合地迷上了汉学,又在因缘和合下产生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兴趣。在研究中确定了道家在中国科技史上的主要地位。这是因为“李约瑟坚持认为,在古代中国人中道家的自然知识最广博。道家文献不应被神秘主义地阐释。道家的自然知识被兴盛的儒家学派埋没了。李约瑟把这种伦理学派淹没自然主义哲学学派的原因归为汉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李约瑟相信,在中国发展近代科学失败的原因应该归结为,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环境不同于欧洲,而完全不是中国人对科学有什么固有不适应。”〔18〕这是与李约瑟有过学术探讨的傅斯年欢送李归国的告别辞。当时李约瑟还没动笔创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当然李约瑟不是为传播道家思想而创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他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理解中国人的世界观,阐明他有关世界科学发展的思想。”〔19〕李说:“当然,今天的态度科学绝对是国际的。……只有一个国际的人类科学,它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在将来也只有一种可能的方式,人类通过合作发展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是兄弟。”其中闪现着道家精神的光辉:无待、大和、玄同思想。如果说此时影响是潜在的,那么,到了晚年,他自己归纳的哲学思想中就充分地体现道家思想已经成为他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视角与准则。(1)人类社会的进化一直是逐渐的,但真正的增长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对外在世界的控制方面;(2)这个科学是个终极的价值,它有应用形成不同文明的今天的统一;(3)沿着这个进步过程,人类社会朝着更大的统一、更复杂和更有机的方向发展。〔20〕
    李约瑟是以儒道对立的思路来阐发道家思想。“后来的儒家思想变得僵化成一个经院哲学的东西,而道家反对他们的那些度张。道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心渴望从整顿社会秩序回到自然界的沉思。……这种精神安静(注:庄子的“正静”)来自对自然功力的一种沉思,由于一种估价而顺从自然,这种思想今天仍然是科学世界观的一个因素。对于消除对未知事物的恐怖,它为研究未来事物并且最后地控制已知事物铺平了道路。”〔21〕李在《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导言明确他对儒道关系的认识:“我们从儒家开始,以示尊崇,因它在后来一直支配着整个中国的思想,虽然它对科学的贡献几乎全是消极的。从儒家很容易转向它的劲敌道家。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其所以有必要强调常被人们所忽视的这两家的政治对立方面,是因为儒家思想是承认封建社会的,而道家则强烈予以反对。”〔22〕这一点董光璧的认识或许更客观点;他从儒家伦理价值的科学化可能出发,肯定应该将道德纳入科学规范。儒家思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不排斥主要在外部文化条件方面的努力,并认为儒家理性与价值合一的生态自然观、自然与人文统一体的学问观、归纳与演绎结合的治学方法论,术理与致用并重的学术目的论,都为后现代科学(科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价值。“注入了儒家的仁家的科学精神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最高精神境界。”〔23〕李约瑟主要倾心于道家的“有机自然观”,他对道家有机自然观在养生方面(如房中术)中的体现是较为关注。“道家的肉体不朽是中国思想整个有机特性的一个侧面,它没有遭受欧洲那种典型的神经分裂症,即一方面是脱离不了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又脱离不了神学的唯灵论。”〔24〕这也就流露出李约瑟从道家来拯救陷入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西方科学的用心。
    总之,李站在西方与东方参照的视角,从而把握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文化的发展的新模式。“在某意义上讲,道家的全部思想是一种力场的思想。一切思想都根据它们自己定位,不用任何指示,也不需用任何机械的强迫。”并且预言“引导其(注:近代科学)前进的笛卡乐,牛顿机械论观点,不能持久地满足科学的需要,把物理看作是对更小的有机体之研究和把生物学看作对更大的有机体之研究的时代必将来到。那时,欧洲并且整个世界便能利用一种利用非常古老的、充满智慧并且丝毫没有欧洲特色的思想模式。”〔25〕为中国科学预设了未来,为世界科学预测了前景。同时他在面对“反科学”与“对抗文化”构建自己的科学文化观: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需要文化导引。这种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我们决没有对科学——作为一种最高文化的组成部分,丧失信心。并且我们相信科学对人类所作的有益的贡献远胜于它的危害。确实,从最初发现火开始,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包括人类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故事,而决不能分离成不能比较的斯本格勒式的文化实体。同时,过于明显的是,近代科学与技术不论在物理学、化学还是生物学的领域里,现在每天都在作出各种对人类及社会有巨大潜危险的科学发现。对它的控制必须主要是伦理的和政治的,而我将提出也许正是这方面,中国人民中的特殊天才,可以影响整个人类世界。”〔26〕
    (二)汤川秀树的道家体验与文明忧思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据他自述认为关于粒子的科学思想是深受老庄思想的启发的结晶。作为一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渊源的亚洲国家的科学家,而且他从小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有着相当的修养,并且喜爱老庄独特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他而言是激发直觉思维产生灵感的重要捷径。“我幼年时候读过《西游记》,后来读了《庄子》,读这些作品使我得到一个印象,即中国人是有高度想象力的”,〔27〕 “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作品充满了比喻和佯谬,而且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这些比喻和佯谬揭示在我面前的个充满幻想的广阔世界。”〔28〕汤川秀树深谙直觉思维的机理,“如果我回顾历史,我们就出现在二千多年前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区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或哲学家,他们教给人们大量利用类比或隐喻。在我看来,他们似乎不但用它来劝说别人,而且也用它来找出他们前所未知的真理。”〔29〕而直觉对抽象来说具有先导性,而且抽象不可能单独起作用。在任何富有成果的科学思维中直觉和抽象总是交相为用的。但直觉思维是长期积累,而它的创造力又是潜伏。十分欣赏《庄子·秋水》中的“知鱼乐”一节,自称更“倾向于庄子所要暗示的东西”。〔30〕类似于科学假设说的努力,因为他不怀疑未经证实的东西也是一种科学态度。而惠子类似于传统科学的实证主义立场。或许是因此之故,汤在思索基本粒子问题时,回忆起《庄子·应帝王》中倏与忽拜访混沌的寓言。于是将倏、忽当作基本粒子看待,而把混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基于自己亲身体验科学经历和心路历程,他明白科学将来发现的方向,他断言:“当我们考虑到将来时,肯定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希腊思想仍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唯一源泉。东方产生过所有各种的思想体系。印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哲学家没产生纯科学。这一点到目前正可能还是事实。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将来还会这样。”〔31〕
    汤对老庄思想确立有着独特的理解,就拿第一章来说:“他是这样翻译的:”真正的道——自然法则——不是惯常的道,不是公认的事物秩序。真正的各称——真正的概念——不是惯常的各称,不是公认的名称。”〔32〕这种“比较自由的思维方式,超出了儒家学说强加给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那种死板框架。”〔33〕他甚至用之诠释现代物理学,“在伽利略和牛顿于十七世纪发现物理学的新‘道’之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就是公认的概念。当牛顿力学就成为唯一得到公认的概念了。二十世纪物理学就是从超越“惯常的道”并发现新的‘道’开始的。今天,这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形式下的新‘道’已经变成‘惯常的道’了。甚至象第四维和几率幅这样奇特的概念,现在也几乎变成惯常的了。找到另一种惯常的道和另一些非惯常的概念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如果照此理解,那么,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说的这些话就会获得一种非凡的新意。”他作为一个具有创新品格的科学家,具有一种冲破传统科学范式的勇气与睿智,也是老子之道以变为不变的思想的魅力所在。这也是现代科学关注道家的原因之一。因为不论是科学革命还是科学渐进发展,否定思维都是创造新的重要源泉。
    汤赞赏道家思想还在于老庄思想为人类文明指引的一条光明的道路。“在老子和庄子那儿,自然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思维的中心。他们论证说,脱离了自然界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抵抗力是小得可怜的。”他不无忧虑地看到人类有着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类自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去的可能,就有着类似沦为“刍狗”命运的威胁!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更深地感到更严肃地思考科学之于人类的关系。他说不但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要理解人的内心世界。而且应该保持这两方面的平衡。因为科学分化独立以及机械人使人性面临丧失的危险。因此在观念理性入手,确立对这类方面的关注,“通过这些努力来拯救我们自己以避免我们的理性在未来世界中被丧失或被分裂的危险。我相信,这就是人类从现在起必须走的道路,我个人确信,这就是现代人的真正智慧。”〔34〕这也说就是道家思想之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启迪之一。他惊叹着:“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更为正确:老子当时就已发现了一种趋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都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35〕“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36〕
    晚年的汤更感老庄思想是异常现代化的。这不仅它对科学观的转向启发,更是对人类发展的道路转向的引导。道德正经不能被排斥于科学之外,美好的时代存在于全人类心中的良心和良知的作用而造成的。总之,汤是在科研实践中和探索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社会实践中感受到道家思想的现代性。
    (三)卡普拉与道家生态智慧的发现
    卡普拉的道家情结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他的科研经历。他学生时代的时候受他哥的影响关心东方思想,他首先接触到的是印度思想和禅宗,也正是此两者使他感觉到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并于一次粒子实验中,发现粒子运动似乎是在跳湿婆舞,“突然我产生一个清晰的顿悟。我绝对肯定地懂得了我一直想要发现的物理学和神秘主义之间的平行,我也认识到我最好投入到这种平行的彻底探索,并且写本关于它的书。”〔37〕他真的这样做了,从此就转入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于是他就自然地发现了更有深刻智慧的道家思想,他称赞道家:“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38〕卡普拉从事于理论物理的研究而这是与道家思想的某些特征一定会发现最多相似的领域。现代物理学的科研实践告诉他,当我们深入物质的内部时,自然界并不是呈现为相互分离的基本建筑材料。”而是表现为各部分组成部分的各种关系的网络。这种关系也包括观察者,它构成了观察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任何原子对象的性质都应该理解为这种对象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39〕物理学进入一个主客交融阶段宣告主客两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在中国思想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们把事物看成永远流动的道的暂时阶段,他们更看重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不归结于组成它们的基本材料。”〔40〕如此西方科学关注道家思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www.taoismcn.com
    卡普拉不仅发现道家思想在内的东方思想与现代物理学所揭示的状态的一致性外,他还发现东方思想所追求的顿悟、直觉,也是现在科研所应该关注和汲取的重要方法。他承认“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结合起来的就使道家的圣贤获得一些深刻的洞察,并为现代科学理论所证实。”〔41〕(P87神)而道家由于对手因袭的知识和推理抱不信任态度,认为仅*认识是认识不了道的,直觉的智慧才能突破理性思想领域的局限性和相对性。被卡普拉誉为物理学第三次革命的杰弗里·丘的靴绊假说,其主要内容是物质的宇宙被看作是相关事件的一个动态的网。这个网的任何一部分的性质都不是基本的,它们依赖其它部分的性质,并且它们的关系的全面和谐决定于整个网的结构。这种思想一定意义上就肯定了直觉思维的合法性与必然性,也只有从直觉的角度才能从具体的局部中超脱出来而达到整体性的把握。同时在这个网的结构中,“人与其他形式的生命一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他们的智慧意味着这个整体也是有智慧的。人被看成是宇宙智慧活生生的证明。宇宙在我们中间一直重复它创造形式的能力,并通过这种形式意识到它自己。”〔42〕这种因为“自发是道的行为原则,因为人的行动也应该遵守道所运行的方式,因此自发也是所有行动的特点。……这就意味着要信赖一个人的直觉的智慧。这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就象变化的规律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所固有的一样。”〔43〕
    其二,卡普拉的道家情结已经深深地溶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他行动的准则。他说:“在那时,我的生活和工作风格极大地被道家哲学影响。我力图增强我的直觉觉察并认出‘道的图像’;和实践无为的艺术,即不做“反事物天性的事”,不过分强求等待合适的时刻。“就如在寻找顾问一事上,实践这种信仰,他如愿地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像我一样是反叛者和改革家”〔44〕他选择用道家的方法来生活工作可见道家思想在他心中的份量,当然这也源于他所理解道家之道的科学性。他认为中国哲学具有高度的社会意识,各学派都在以各种形式关心社会生活、人的关系,道德价值和政治,并且追求达到和宇宙的神秘统一。“按照道家的观点,当人们按照自然的秩序地采取行动并信赖他们直觉的知识时,就会获得人类的快乐。”〔45〕卡普拉欣赏这种对自然的的尊重,而且也看到道家在努力“重新获得被社会戒规所破坏的那种原始、自然性。”〔46〕
    而且卡普拉还发现道家认识到“变”是自然的根本性质,而且“变”是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延伸到社会,“道家圣贤认识到善和恶的相对性,认识到一切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就不再一味追求善,而努力在善与恶之保持平衡。”〔47〕卡普拉感到社会也应该如同自然中所呈现的那种和谐关系发展。于是他致力于一种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因为这是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所必须的。为此他还组织了“榆树林学社”。我感到要达到这样一种动态平衡需要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我们整个文明的生存能否生存下去也许也就取决于我们能否进行这种变革。它最终取决于我们采纳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的态度的能力,要有体验统一自然和协调生活的艺术。”〔48〕我们相信道家思想启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能够成为未来世界文化追求的模式,这也是一种东西文化平衡的模式,一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平衡的模式所应拥有的文化观和思想依据。
    当然这样的科学人文主义还有许多,如玻尔发现他的“互补原理”与中国道家太极图有着不谋而合的神合。惠勒的“质朴性原理”与道家的“无”也有着共通之处。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在《从混沌到有序》引用庄子的问天。认为中国道家上具有“自组织”和“自发运动”的思想,因此他也乐观估计,“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迹象是,科学观现在能够把与其他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观察能力集合起来,因此能够促使这世界的经历了不同进化路径的各部分相互尊重和理解。”〔49〕:霍金的“宇宙创生于”与老子宇宙生成论有着奇妙的吻合。老子道家的思想从远古走来步入科学殿堂,成为科学学说争奇壮斗艳的智慧源泉!还有奥本海默,“我们所要作的发现是古代智慧一个例证,一种促进和精细化。”玻尔说,“为了与原子理论的方程作一类比……(我们必须转向)这样一些方法论的问题,如来佛与老子这样一些思想家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就是在存这幕壮观的戏剧中,如何使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身分能够协调起来。”海森伯也看到。“它表明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一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50〕
    五、 当代新道学对构建中国科学文化的理性尝试
    道家文化是具有世界品格的文化,具有明显的适应现代化,推动现代化,归纳而言克服现代化缺陷的特性,它因此具有世界性,有可能成为一种普世的文化模式包括科学的、人文的共同范式。这主要是因为“道家文化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以开发人类的心灵潜能为目标,它表述的生化原理、中和原理等辩证规律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宇宙律,因而它本来就是一种世界文化。”〔51〕为此有必要在当代新道家所开创的这种理解道家思想与当今世界的关系基础上,由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有较高修养的学者担当起构建起当代新道家思想的体系理论形态——当代新道家学的重任,这一点胡孚琛先生也已经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21世纪的新道家文化战略——中国道家文化的综合创新》一文中既热情讴歌了道家文化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又理性地阐述道家文化所包容的具世界性的丰富而深刻内容。我们也可以把他视为当代新道学家(当代新道学的开创者)已不同于董氏“当代新道家”重新发现了道家,当代新道学家已经在从事建设当代新道学的伟大工程的艰巨工作。
    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而言,构建当代新道学的主张具有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首先,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建设现代先进文化不但必须根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而且必须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过程的现代化诠释,当代新道学就是这样一种努力。而转化过程中结合时代需要统摄各种异质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熔于一炉,构建“体格健壮、肌肉丰满”的当代新道学体系。严复在评点《道德经》时就指出道家思想现代价值的一个方面。“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就科学这方面而言,当代新道家已经作了充分阐述。胡氏认为:“新道家的宇宙图式,消除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心和物(包括能)的对立,给出了心、物、能一元论的宇宙观,发现宇宙中早已隐藏着出现生命和心灵的潜在把握,这必将对本来的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动力。”〔52〕而且道之有无的统一性与转化性,这种“新道学的智慧不但激发人们不断改变这些公设或假设,不断地转换角度去思考思考问题,而且还要求”以内丹学心灵修炼的方式彻底拿掉这些公设,直接进入道的境界,从而超越现象感知虚无。”〔53〕
    民主与科学虽然在“五四运动”是就提出来了,然而由于历史的任务在于救国图存,这种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并没有真正贯彻到底。但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当今中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又承受着艰巨的挑战。民主与科学旗帜不仅要继续高扬,而且要切实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建设起适应时代需要的先进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当代新道学。
    就构建方法而言,以立带破,破立结合,“立就是要创造性地诠释道家文化并汲取东西方各种异质文化的精华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家,破就是要扬弃儒学中的封建宗法观念,化腐臭为神奇,取其人文思想和进取精神融入新道学之中。”“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创立新道学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潮流中审时度势,应变自强的惟一可行的21世纪文化战略。”〔54〕
    其一,开阔胸襟。学习道家心怀宇宙,关注苍生,无私大公的宽广胸怀,学习道家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充分发挥人性,发扬个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品格。学习道家柔弱胜刚强,不争善胜,委曲求全的顽强意志和生存智慧,学习道家反中求正,中和为度,生化不息的灵活思维,这是塑造跨世纪人才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开拓新道家前程的重要心理素质。
    其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同样适用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背离了中华民族的道统是民族的灾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 经久不衰的很大原因就是道统的绵延力在起作用。我们也知道“道”是规律和价值的统一,遵道贵德就是道统的核心,道统精髓兼具宗教哲学、科学之优于一体。既有宗教般的终极关怀;又有哲学般的理性智慧;还有科学还求真务实精神,是真善美的概括。然而在西方文化和西方科学的冲击下,经济建设中心论下,道统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失落了。没有高举中华道统的慧剑,“生存危机”与“意义危机”才有消除的着手处,具体讲就是道与德的理性与悟性。因此在当前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浪潮下,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尤其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老子》《庄子》《论语》《易经》《黄帝内经》等列入提高国民主要是高校学生人文修养的必修课。杨叔子院士的研究生、博士生都要背《老子》甚至《论语》,这是提高中华民族创造力,重塑唐宋雄姿,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需要。要引导学生克服那样脱离甚至抛弃传统也能成才的片面想法,培养具有科学修养,又有人文涵养,并能实现双向互动的新型人才。
    其三,树立文化革命引导科学革命的观念。在这个科技文明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诚然无错,但作为智力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的社会功能在逐步由物质生产力功能转向文化功能。文化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灵魂。也是只有注重科学的文化功能,才能在建设现代化中克服科技的异化,同时为迎接后现代社会到来的法宝。
    其四、挖掘《道藏》精华,为新道家构建各积累充实的资料。《道藏》与《大藏经》、《四库全书》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因其卷秩浩翰,研究《道藏》需代代相传,而且应组成学术共同体。对《道藏》进行整理订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发研究工作,这是构思当代新道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步骤。“中国的根柢在道教”(鲁迅),“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55〕应由德高望重、学术精深的道学者牵头集结有识之士弘扬道统的各方人士,如此中华道统将会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方可有期。
    其五,注重哲学训练。当代新道学的根基就在于道体论,自然观、宇宙论及其者体现出的形而上学的整体、变易和生成之道。把握它无疑是需要较强的思辩能力,对中国哲学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有所掌握,方可形成准确而深邃的观点。黄友敬先生深得探老之妙徼,总结探老之难的主客体八方面,应是当代新道学建设中注重把握的问题。〔56〕概而言之,要力求在心境上,思维上,方法上,环境上创造条件。
    就当代新道学的功能而言,它将成为世界语文明相互交融的凝聚点,既可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又可为嫁接外来文化之砧本,还是世界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汇点。这是由道家学说所蕴含的最高超越性、最大的包容性,以及由此生成的超前意识。它能够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重新融汇为一体,打通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社会伦理之间的壁垒,填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将人类把世界的所有知识变成一门“大成智慧学”,向最高的“道”复归。〔57〕
    就当代新道学的理论构架而言。其一,完备优越的文化观。它是建立在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的基础上,又超越它们,是贯穿这五方面的主线,起着引导、激励、沟通,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呈现文化的优越性。其二,系统自主的社会观。当代新道学的核心思想是建构一个模拟自然界或者说人体生命的自组织、自调节的最优的自动化系统,天地人道共融的自然主义社会。是自然的人道主义,是人道的自然主义,个人的自由与道的运行实现了协并。其三,尊道贵德的伦理观。以对道法则的遵循为最高德性,是真善美的源泉,是对人性完整的最好的维护,这种伦理观以自我的良知觉悟为前提在社会展开为中和、公正、纯真、诚信、俭朴、寡欲、重生、慈爱、善良、宽容、忍让、谦柔等行为特征。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其四,修身养性的个体生命观,道家十分注重修身而达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妙界。生命达到最高的自由和愉悦。道家认为个体是整体的缩影,通过个体的修持是能够进入“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体验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喜悦和畅快,感到人生最大的满足,人生最大的圆满,进入“天和”、“天乐”的境界。其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家自然观是自然人文主义,是对自然的尊重,认为尊重自然是尊重人本身,爱惜自然就是爱惜自身,辅其自然才能安平泰。人与自然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使自然人化;另一方面自然作用于人,人学习自然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自然化;既不是人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统治人,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当代新道学是继当代新道家基础上提出的复兴古代道家思想的理性尝试。旨在为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未来命运走向提供一种终极旨在消除两种文化的分裂和东西隔阂给社会乃至世界带来的许多不安定因素;形成建立一种两种文化共融,东西顺畅对话交流的文化模式和运作机制,它可以无不涵盖,起到一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使自然、社会、人良性互动的目的。
    由此可见,道家思想的当代解读使其蕴藏的科学理念与人文品质成为解决当代科学与人文分裂带来危机的有效办法,因此我们称当代新道家思想是科学文化魅力的展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