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汉武帝“罢黜百家”不是学术谎言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前言
    3月16日,《北京科技报》发表了张星海记者采访我关于“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的新观点,又意外地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国各大网站对此都纷纷转贴了。3月24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同时发表了张进和管怀伦教授批评我的观点的文章,《南京日报》的文章是记者李冀对张进教授的采访,题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谎言》,提示性的标题是“南京学者‘新说’引发学术界震动,南师大教授张进予以反驳——”。(1)
    张教授是“省‘十五’社科基金项目——‘独尊儒术与汉代学术的整合’的秦汉史专家”。我能得到专家指正,是件大好事,但有些问题还想做点说明:
    首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是我十年前的观点(2),该观点当时在学术界也曾意外地引起轩然大波,我看到的摘要,就有中共中央《求是》的《内部文稿》、《新华文摘》、《报刊文摘》、《服务导报》等。张教授好像对此一点都不知晓。
    其次,现在又引起“学术界震动”的是我的新观点,就是最先提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汉书?董仲舒传》,其中的董仲舒的对策及《天人三策》都是班固作的伪。(3)这次张星海记者对我的采访,主要写的就是我的这个新观点,他采访文章的大标题虽是《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但醒目的提示性标题是“司马迁未提,班固造假,孙景坛教授提出”。张教授对此好像也不知晓。
    再次,张教授对我的批评,不是我现在的新观点,而是将我十年前的旧观点当新观点来批。
    尽管张教授的批评没批评到点子上,有的批评跟十年前管教授对我的观点的批评(4)很类似,我很愿意同他就此问题再做些深入探讨。
    一、司马迁对儒学的关注相对较少吗?
    张教授说:“司马迁深受其父司马谈的影响,崇尚黄老无为之说”,“对儒学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应当说,司马迁确实深受其父司马谈的影响,可能崇尚过黄老无为之术,但他对儒学的关注并不少。在《史记》中,他设了《儒林列传》,开创了对儒家人物专门设传的先例。在《儒林列传》中,他对儒家和儒家同黄老的斗争、直到田蚡“绌黄老、崇儒学”,都做了如实记载。而且,他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专列了一传,并违背自己《史记》的体例,作《孔子世家》,“世家”是只有诸侯才能享受的传记体例。在其他列传中,例如《郦生陆贾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传中,司马迁都有有关“尊儒”问题的记载。尤其是,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还引述了自己跟董仲舒学儒家的《春秋》的“笔记”,记述了其父司马谈用儒家的《孝经》对其进行教育的话。这里不详引了,相信张教授自会能核实到。
    二、《孝武本纪》能证明司马迁对汉武帝有偏见吗?
    张教授说: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心中自然有所怨愤,因此他在写《武帝本纪》时,多记求仙问药之事,对汉武帝的评价有失偏颇。”
    这里:1,《武帝本纪》应为《孝武本纪》,一字之差,内涵不一样。2,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自己写过《孝武本纪》。可是,该本纪在流传时有缺失,只剩了个开头,是残篇。后人是用《史记?封禅书》将《孝武本纪》补全的,真的《孝武本纪》我们已看不到了。而《封禅书》是专记汉武帝“求仙问药”之事的篇章。3,张教授将《封禅书》当成了《孝武本纪》来读,不妥。张教授以《封禅书》为据,揣摩司马迁对汉武帝“有所怨愤”、“评价有失偏颇”,是对司马迁的不公和真的“评价有失偏颇”。司马迁受过宫刑,可能对汉武帝有“怨愤”,但从残存的《孝武本纪》中反映不出来。
    三、研究“罢黜百家”非要以《汉书》为根据吗?
    在张教授看来,既然司马迁对儒家关注少和《孝武本纪》有问题,我们研究“罢黜百家”就只能以《汉书》为据了。“而班固撰写《汉书》已是数百年后。……《董仲舒传》中详细记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这正是《汉书》对《史记》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的突出体现。”
    这里:1,司马迁与班固的时差只有一百多年,不是“数百年”,我在接受张星海记者采访时也说是“一百多年”,张教授两用“数百年”,不妥。2,张教授研究“罢黜百家”的主要根据是《汉书?董仲舒传》。其实,尽管《史记》可能有问题,但其《儒林列传》和《董仲舒传》都是完整的。在《儒林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当时儒家与黄老的矛盾和斗争,以及田蚡“绌抑黄老,崇尚儒学”的事实。在《董仲舒传》中,司马迁不仅记载了董仲舒的一生,还记载了他的学生、同仁、及其子孙。尤其是,司马迁还为董仲舒未受重用鸣不平。司马迁对武帝时期的尊儒活动和董仲舒的事迹是说清楚了的。司马迁也许对汉武帝确有“怨愤”,可他对董仲舒是尊敬有加,他不会不记对董仲舒有利而对汉武帝不利的事。3,《汉书?董仲舒传》关于董仲舒的对策和《天人三策》都是班固伪造的。董仲舒作为汉武帝父亲时代的有名的儒学博士,没有参加新的儒学博士对策的可能,《天人三策》从考题到答题,每一考题、每一答题都有问题。张教授完全回避了《天人三策》的真伪,不妥。4,要知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重大历史、思想史事件,如果存在,在当时就应轰轰烈烈,要有一系列举措,秦始皇焚书和后来的文革都分别有诏书和中央文件传世,为什么唯有这次没有一点历史遗存?既使汉武帝时人(包括司马迁)都弱视,但西汉还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刘向、刘歆父子,他们都当过国家图书馆馆长,校过“秘书”。他俩都十分崇拜董仲舒,刘向将其吹捧到了极点,说:“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尹、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5)可他们谁都不知道董仲舒的对策事和《天人三策》、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我对张星海记者说过,中国史学界有两大弊端:一越是原始的史料越没人信,二越是正史越没人信。还有一点没说,就是越是造假越有人信。班固的史德极有问题,他曾擅改严安的“上书”,别人的“上书”都能改,还有什么“史实”不能伪造?《汉书》用伪造的历史来“补充”《史记》,这种“补充”就是篡改。张教授将敢于篡改历史的史学家奉为神明,而他的史学理念和治史作风就不能不令人生疑了。
    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和平思想专制”吗?
    张教授说:把思想专制的特点说成烧书杀人“显然过于主观。”秦始皇用“暴力手段统一思想,结果激起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反抗。而汉武帝吸取了这个教训”,用和平手段实现了治国思想的转变。“历史发展证明,这种和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远比秦始皇坑杀400多个书生要大得多。”
    注意,张教授承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专制,又认为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的是“和平手段”,这样问题就来了:1,“和平手段”的思想专制为什么要用“烧书杀人”的思想专制的方式来表述?要知道: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脱胎于李斯当年的“罢黜百家独尊法术”。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身并非不散发血腥,《天人三策》的《第三策》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而且,董仲舒在“辽东高庙、高园便殿灾对”中,要汉武帝“视亲戚贵属在诸侯远正最甚者,忍而诛之”;“视近臣在国中处旁仄及贵而不正者,忍而诛之。”(6)3,将汉武帝用“和平手段”实现治国思想的转型说成是思想专制,这种做法妥不妥? 
    五、“和平思想专制”的根据能成立吗?
    张教授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思想专制应这样理解:以后“要做官就只能读儒家经典”,“儒学以外的学说由于传承的人越来越少就渐渐消亡。”
    张教授是秦汉史专家,不知道他此说的出处在哪?我对史学是业余爱好,据我所知:汉武帝尊儒后,确通过五经考试录取了些儒官,但非儒的人照样可参加一般文学贤良考试(法家和黄老派除外);有些不用考试,照样可提拔为官。如:主父偃是学“长短经”的,属“刑法”人物,不是博士弟子,后自学点儒学,通过上书,就当了官;严安、徐乐等都非儒官,都是上书得的官;卜式是放羊的,学黄老,也当了官;汲黯是黄老派的代表,没用考试,还当了大官,等等。尤其是《史记?封禅书》还载:汉武帝对儒官不满时,曾“尽罢诸儒不用” ——把儒官全都给撤了职。这也许是对张教授的“要做官就只能读儒家经典”的最好的注脚!
    同时,汉武帝尊儒后,儒学以外的学说,不只没有消亡,还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保护和整理。如前引的著名的刘向父子,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们校理图书,编写目录,形成中国古代最早的目录学、图书分类学。刘向著《别录》,刘歆著《七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就是删削《七略》而成。后来中国的许多图书是怎么消失的,张教授还是去搞搞清楚再说吧,反正这件事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直接关系。
    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仅指“置五经博士”吗?
    张教授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途径是把儒家的五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定为国家设立的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
    这种说法也不知张教授的根据在哪。我们且不说,“独尊儒术”要以“罢黜百家”为前提,不“罢黜百家”怎能“独尊儒术”?只想探讨一下,汉武帝乃至汉代,是否真的只将五经“定为国家设立的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
    事实上,汉代尊儒,是以儒家的《七经》治国。注意:不是仅仅《五经》,而是《七经》,《七经》还包括《论语》和《孝经》。让老百姓笨想,既然尊儒,记载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文献《论语》,无论如何都应是“经”。汉代还认为《孝经》跟《公羊》一样,都是孔子亲作,所以《孝经》也是经。汉人伪造孔子语录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7),《后汉书·赵典传》引李贤注说:“《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载,秦宓《与商书》曰:‘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谢承《后汉书》言赵典‘学孔子《七经》’。”《汉官仪》也说:“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汉书》载: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师受诗、论语、《孝经》”(8);广川惠王孙去“师受《易》、《论语》、《孝经》”(9);宣帝“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10);匡衡上疏劝成帝“妃匹”说:“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11)等。又,汉代“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12);有时诏征天下通晓“《五经》、《论语》、《孝经》”教授者,“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13);还有一诏书说:“《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14)
    另外,汉代对《孝经》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其他经,如,《续汉书·百官志》说:“汉制:以《孝经》试士”;《后汉书·百官》也说:“《孝经》师主监试经”;《后汉书·荀爽传》说:“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两汉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把“举孝廉”作为基本的选官制度,把《孝经》作为必读经,不只文人要读,还令“虎贲士皆习《孝经》”、“自期门羽林之士悉通《孝经》章句。”(15)不要忘了:“举孝廉”试行于汉武帝七年五月,元朔六年冬十一月正式将其定为“基本的选官制度”。而且,汉代皇帝,除刘邦外,每个人的谥号前都加个“孝”字,如“孝惠”、“孝武”等。我在前面为什么说《史记》中的汉武帝本纪不能叫《武帝本纪》,应叫《孝武本纪》,原因就在这里。而《汉书》对此则忽略了,它径直叫《武帝纪》。
    因此,怎么能说汉武帝或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把儒家的五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定为国家设立的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呢?
    七、“罢黜百家”是不是学术谎言在于如何理解“汉代儒学的本质”吗?
    张教授说:“产生这个争论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有些学者并没有深刻理解汉代儒学的本质。”汉代儒学的本质,“就是把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糅入儒学,从而形成了以‘霸王道杂之’为特征的汉代儒学,史称‘两汉经学’。”
    此说也值得商榷。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是学术谎言,最根本的症结应在于《天人三策》是不是伪作,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即出自《天人三策》的第三策,如果《天人三策》是伪作,“罢黜百家”说不是学术谎言是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把如何理解“汉代儒学的本质”,作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根本的症结,是在偷换“论辩的主题”。3,不管张教授怎样论证“汉代儒学的本质”,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在汉武帝尊儒前,汉代儒学还未被糅合成“霸王道杂之”的儒学,汉代儒学被糅合成“霸王道杂之”的儒学,是儒学成为汉代治国的主导思想之后的事。张教授用后来汉代儒学的特征,来说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学术谎言,欠妥。
    八、不要歪曲笔者的学术及观点
    李冀记者采访张教授批评我的文章见报后,笔者用电话告诉他,您们的学术批评很好,但没有抓住我的新观点,有失偏颇。但李记者说:您的观点本来就非新论,早就有人讨论过了,我们的报纸没点名,您不要对号入座。我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我不对号入座,难道南京还有其他人对号入座不成?我又上网查了一下,全国各大网站,关于“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都帖的是张星海记者对我的采访。后经与李记者商量,他把采访张教授的原始记录给了我,那上面赫然写着:“在采访刚刚开始时,当听说传媒都把这种否认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观点称为新论,张教授就感到有些荒唐。他认为目前大众传媒对于学术研究的了解可以说知之甚少,像这种观点其实早在建国之后就曾经见诸报刊,还有过这方面的多次争鸣和讨论。”(16)我才明白:李记者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张教授的学术做后盾的。
    这里:1,张教授是秦汉史专家,他对汉史的研究比我多,知道的研究层面比我广。我还真没找到“建国之后”就“有过这方面的多次争鸣和讨论”,找到的大多都是关于汉武帝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讨论,象我这样说是学术谎言的好像没有。希望张教授能准确指明出处,让笔者、读者和“大众传媒”都开开眼界。《三国演义》说曹操曾写过《兵法十三篇》,杨修见到后,说古已有之,并背诵了一遍,曹操当面把该书烧了。我的新说如真的是在炒前人冷饭,我不仅要学曹操,还得登报道歉。2,张教授作了多年学问,应当知道:作学问作的是证据。有的观点可能不新,但有了新证据,它就是新的。如“日心说”,是哥白尼先提出来的吗?但他证明了,“日心说”的发明权就归了他。我们的嫦娥女士“奔月”比阿波罗早几千年,可全世界都承认阿波罗首先登月,您为什么不去给嫦娥讨个说法?张教授说这话时,看过我十年前和十年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没有,将我的研究与“建国之后”有关“这方面的多次争鸣和讨论”对比过没有?如果这样做了,这样说是可以的,但从张教授的谈话来看,他对此似乎一无所知。张教授没有这样做,就发起了议论,是否“显然过于主观”?3,把“目前大众传媒”对学术研究的重视,说成是“对于学术研究的了解可以说知之甚少”,可能也欠妥。
    另,李记者在叙述我的观点时,说我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事完全是班固为了迎合儒家正统思想而故意伪造的。”这不符合我的原意,我从来没正式阐发过班固作伪《天人三策》的目的,过去有人问过我,我说一句话说不清,等将来写篇文章专门来谈吧,班固是大史学家,他这样明目张胆地伪造历史,不专门写篇文章能说清楚吗?
    综上可见,张教授对笔者的批评,精神可嘉,科学性还需商榷。排除他不回答“天人三策”的真伪,他所谓的“汉武帝‘罢黜百家’不是学术谎言”,根据仍不充分。希望张教授能在将来对笔者的批评中,抓住问题的根本症结,不要扯些无关痛痒的事。既不要用汉史常识性错误(如不知《孝武本纪》是用《封禅书》补全的,不知《史记》与《汉书》在年代上只差100多年,不知刘向父子校书的意义等),也不要用跟班固学的用伪造的历史办法,来指正我。希望张教授能从学术界的大局着眼,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重新写一篇能击中笔者要害的文章。我在等,学术界在等,读者也在等……。文中难免有错误,敬请张教授海涵,并不吝赐教,敬请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
    注:
    (1)张星海和李冀的文章在网上均可搜索到;管怀伦教授的批评,见我的《汉武帝确有“罢黜百家”吗?》一文。本文所引张进教授和李冀记者的话,如果没有特殊标注,均出自李冀对张教授的采访文章。
    (2)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3)孙景坛《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伪作》,《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4)管怀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5)(6)(8)(9)(10)(11)(12)(13)(14)《汉书》:《董仲舒传》;《五行志上》;《宣帝纪》;《景十三王传》;《隽疏于薛平彭传》;《匡张孔马传》;《平帝纪》;《平帝纪》;《昭帝纪》。
    (7)《孝经·钩命诀》。
    (15)《后汉书·儒林列传》。
    (16)李冀记者采访张进教授笔录(由李记者用电子邮件发给笔者的)。 
    附录: 
    “罢黜百家”属班固伪造(白话文)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他在《董仲舒传》首次提出:董仲舒在武帝七年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五经考试,并附录了考题和答卷,即《天人三策》,第三策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班固此言不能自圆其说。一,与《史记》不合。史记对武帝时思想斗争的明确记载是田蚡“绌黄老、崇儒学”。所有西汉文献都没有支持班固的史料。
    二,《天人三策》是伪作。考题都有问题:考题1说:你现在被取为第一,我再考考你。考题1应为公共考题,班固也这么说,怎么成了复试题?考题2说:你们一百余人来考试,现在出题考你们。这才是公共考卷,可班固说是复试考题!把考题1和考题2调换一下行不行?换了也不行。因为考题2说:你们把所学的百家观点都可往上答,不要有顾虑。这就明确:考题2不是五经考题,而是一般文学贤良考题。五经考试,怎么会冒出文学贤良考题呢?考题3说:你的学问已达到最高,你好好阐发一下,我将亲自研究。这哪是考卷,分明是请教,任何一个考官、哪怕是最蹩脚的考官都不会出这样的考题,何况汉武帝!答卷问题更大:答卷1说:我们汉朝建国已70余年。注意:西汉人认为汉朝建国是从刘邦202年称帝算起。202年到武帝七年,才68年,怎么能说70余年?答卷2说:夜郎、康居二国,已向我大汉悦德归义。注意:康居归汉,在武帝七年之后。答卷3说:现在法制大坏,刑狱太滥,犯罪人数激增。武帝六年才结束“黄老之治”,刑狱怎么会滥成这样?这一现象,是武帝中期后,重用酷吏的结果。董仲舒真比算命先生还神,在答卷2、3中,分别说准了武帝七年之后的事!以上笔者所言,均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不敢穿凿附会。读者如不信,可去核对《汉书》,我甘当靶子。一个百孔千疮、伪痕斑驳的《天人三策》,中国学术界读了2000年,没人发现其假,至今仍有人将其当作经典引用。悲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人三策》是伪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岂不是大笑话?
    三,《汉书》还自相矛盾。1、班固承认董仲舒在景帝时是有名的《公羊》(五经之一)博士,他怎么能再参加五经考试?既然他又考了第一,为什么不给他再授博士?同一人、在同一学科,能拿双博士吗?2、班固承认田蚡在武帝六年“绌黄老、崇儒学”,可又搞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是什么关系?3、汉武帝在七年是怎样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的?烧书杀人的实证在哪里?班固都没说。
    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
    (注:3月28日《金陵晚报》雨花石版。这里作了点技术改动,把“任何一个最蹩脚的考官”,改成了“任何一个考官、哪怕是最蹩脚的考官”,还补了几个漏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