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万本根 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 蔡方鹿 儒学以孔子为宗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忠恕分开来讲,忠指诚实无欺,尽心尽力地为对方考虑和谋事。恕指以己量人,即以仁爱之心待人。从积极方面讲,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满足个人利益并使个人得到发展的同时,要使别人的利益也得到满足,别人也能够得到发展。你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你,那么你也不能这样去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重视家庭伦理,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修身齐家为本,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而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这些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华儒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融合、吸取了道、佛等其他文化、学派的学说,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儒家思想也深刻影响了道、佛等文化,渗透道其他文化之中,从而使中国文化成为以儒为主,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 历史上,儒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易传》加以发展,提出“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儒家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中,提倡“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在修己的同时,注重入世,讲求修齐治平,经世致用,实事实功,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学说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从而以对社会、国家、民族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高低。两千多年来,儒家的这种人生价值观,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实践。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淡泊明志,克除私欲的自律精神,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敬老尊贤,抚幼长善,孝亲敬友的人伦道德观念,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流传、陶冶,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儒学精神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素质之中,其精髓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面貌。这种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代社会仍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并作为民族无意识积淀在人们思想的深层结构之中,所以,人们在看到儒学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的同时,不应忽视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 1、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文化以人为宇宙的中心,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同时不把人与天地自然界对立起来,也不把人从社会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性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性则主要指维系社会秩序稳定的儒家伦理。这种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中心,追求个性解放,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人文精神有所不同。故儒家文化重仁、重礼,不重法,强调内在自觉,不需外在强制,形成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线索。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当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道家老子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然,古印度哲学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超越的彼岸的时候,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人类自身。孔子儒家历来重视人事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涉及自然和自然哲学问题,只不过在探讨天或自然问题时,总是同人事联系在一起,而不太关心纯粹的自然。 人是儒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孔子以人为本,“重人事,轻天命”,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当学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时,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显然把事人放在事鬼之上,说明孔子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人事上,而不是放在鬼神迷信上。孔子主张专务于人事,对当时天命观的神秘、主宰性加以限制,而主张远离鬼神。弟子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论语·雍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不使其影响民间日用之事,他关心的是此岸人间之事,而不是彼岸鬼神之事。 人在宇宙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对它们的不同解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文道德追求。一般说,宗教伦理较为轻视人生的现实意义,把人的完善置之于彼岸世界。如佛教最根本的人生追求是出世成佛。而道家则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其本性自然之真实,以全真保性而成为“真人”作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因而以避世作为根本的人生态度。与之不同,儒家的人文精神则反映了积极的入世态度。历代儒家都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建功立业、经邦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个人的完善与天下百姓的福祉联系起来,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在彼岸世界,而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这种人文精神与佛、道人生观形成对照。 礼乐是儒家人文思想是重要内涵,当子路问成人时,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 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以礼乐释“文”,认为“文之以礼乐”是成人的前提。孔子后学在《易传》里正式提出了“人文”一词。《周易·贲卦·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认为文明以止,即是人文,而观乎人文,则可化成天下。唐孔颖达疏云:“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人文即是 “诗书礼乐”之谓,故儒家所谓人文,乃以礼乐之教、礼乐之治为重要内容。 2、华夏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华夏民族主义精神严于华夷之分,强调华夏文化优于域外文化,以 民族、社会、国家、集体、家庭及家族的利益为重,民族性高于个性,群体重于个体,社会重于个人。这些精神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由此,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个人对民族、社会和家庭应尽的责任。这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的观念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崇尚的人生价值准则。因而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海外华人无不受到华夏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明。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 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强调并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态度,重 视“刚毅”,表现出积极有为的精神。《易传》将此精神进一步发展,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勇进取,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坚持与外来侵略和外来压力作斗争。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奋发和自立精神。 4、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精神 崇尚气节,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繁 衍的内在生命源泉,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学对此精神的形成影响甚大。孔子提倡“杀身以成仁”,孟子主张“舍身以取义”,教导人们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了追求“成仁”、“取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的思想,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些精神熏陶感染了无数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志士仁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境界。从而,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观念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普遍性原则,对于砥砺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及其炎黄儿女在逆境下坚守信念,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造就了一大批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邓世昌等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当前发扬这种重气节、讲操守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有助于振兴中华,促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