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读经明义丨《礼记·昏义》:古人是如何理解婚礼之义的呢?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腾讯儒学 林觉 参加讨论

    文/林觉
    经历了古今时代的变迁,有很多古礼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难觅踪迹,譬如冠礼、射礼;而有一些礼仪,虽然名称保留至今,但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为典型的便是婚礼。
    
    一生中所经历的最重要的典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今日中国,婚礼恐怕是多数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最重要的典礼。近日的一则新闻显示,90后的年轻人的婚礼,平均每场花费近二十五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人对婚礼的高度重视。当然,今日婚礼的意义,相较于古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是亲友对恋人爱情的见证,以及恋人对彼此的情感承诺。那么,古人是如何理解婚礼之义的呢?
    今日所谓的“婚礼”,在古时本作“昏礼”,意思是在黄昏时候举行的嫁娶之礼。为什么婚礼要选择黄昏为期呢?古人认为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分,正是一天之中日夜交替、阴来阳往之时,象征着男女嫁娶、阴阳交互之义。
    
    黄昏时候举行的嫁娶之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记·昏义》一篇就专门阐发了古人对婚礼意义的理解:“婚礼,是结合两个姓氏之间的欢好,对上事奉宗庙、对下延续后嗣的事,因此君子重视婚礼。……对待婚礼要恭敬谨慎,尊重正礼,在此基础上夫妻才能相亲相爱,由此形成男女之间的区别,建立夫妻之间的道义。男女有别,而后有夫妇的道义,夫妇有道义,而后才有父子亲情,父子有亲情,而后才能有端正的君臣关系。因此,婚礼是礼的根本。”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有五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由于父子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因此古人常常将父子关系视为五伦之首。但《礼记·昏义》看来,夫妇关系才是人伦之始,虽然夫妇二人没有血缘的关联,但只有通过夫妇的结合,才能产生父子关系、兄弟关系,进而才能发展出君臣关系。因此,《中庸》才会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男女的结合为什么需要通过婚姻的方式?《昏义》说,这是因为男女有别。《礼记·曲礼》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古人观察到,男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差异,由此需要规定一种合理的秩序,来适应这种差异,婚姻就是这样的秩序。
    在《昏义》看来,婚礼最重要的目的是“合二姓之好”,从而“上事宗庙”、“下继后世”,这与今天的理解显然有极大的差异。在儒家的观念中,个人不是独立于家族存在的,他的出生,是无数代先祖血脉传承的结果,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将被子孙后代所铭记。婚姻之所以神圣而郑重,是因为它让生活在血缘体系中的个人,实现了绵延家族血脉的责任。而且,人类还通过婚姻,将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血亲团体。如果说现代婚姻强调的是个人对于伴侣以及核心家庭的责任,那么传统婚姻强调的就是个人对于整个家族的责任。
    
    合二姓之好(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古人并没有忽视情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在古婚礼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合卺饮酒,将一个葫芦劈成两半,作为盛酒之器,夫妻各饮半瓢,象征着夫妻双方结合为一,尊卑相同,相亲相爱。但为什么古人没有将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人的情感是容易变化的,人的一生可能有不同的爱恋对象,对于同一个人的情感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变淡,而婚姻作为一种礼制,一方面要顺应人的自然情感,一方面也要引导和节制人的情感,让大多数人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而不必随时应对无法预知的人生变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