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先后解读《论语》和《庄子》,广受大众欢迎。 编者按 于丹,因为解读《论语》而名满天下,且被广泛邀请全国讲学,以她凌厉的视角和逻辑缜密的演讲,启迪人们对于国学新读的思考;中联重科,十五年来执著于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文化的根源正源自儒家鼻祖孔子的思想。近日,国内文化与传媒界当红人物于丹,穿越朦胧的潇湘烟雨,登坛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中联重科分场。在长沙,因孔子而结缘的文化人和企业家,同堂解读国学经典,享受对方带来的启迪与心灵震撼。 A 孔子与三个砖瓦匠 因《〈论语〉心得》为大众熟悉并喜爱的于丹,善于借故事来诠释为人处世及企业管理的道理。本次登坛中联重科,论及企业人才结构鲜为关注的心灵特质时,她讲了“三个砖瓦匠”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欧洲。有一天,一位学者经过一个烈日炎炎大工地,看到许多人汗流浃背在搬砖。学者好奇,想知道究竟,于是决定问一问干活的人。 学者向遇到的前三个人提问。第一个人绷着脸,没好气地回答:没看见吗?我在服苦役搬砖头。第二个人态度平缓,将手里的砖码好,说:哦,我在搬砖砌墙。第三个人的神情让学者吃了一惊,只见他面色祥和,步伐轻盈,回答时更显骄傲之气:看!我正在建造一座教堂。 三个人干的是同样搬砖砌墙的活,为什么心态会大不相同?于丹引用《论语·雍也》的解释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为某一岗位选人,光选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不如选既有职业技能又爱好所从事工作的人;选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士,又不如选爱岗敬业又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的人。 这三种类型的人同样存在于企业中,于丹称第一种人为“悲观主人者”,第二种为“职业主义者”,第三种为“理想主义者”。她认为,一个追求稳健成长的企业,比较理想的人力资源结构应该是棒槌型,即职业主义者占绝大多数,悲观主义者越少越好,理想主义者要保持一定比例。 B 完美硬弓与“疲劳战” 在企业家群体中,不乏因疲劳过度累卧病榻的领导者。于丹认为,这样的敬业精神固然可敬,却不可取。她以“完美之弓”的故事,形象地给出诠释。 古代有一位武士,前往市场买弓。在出售弓箭的商铺,他被一把制造精湛堪称完美的硬弓深深吸引。 武士把玩试韧,爱不释手,执意要买下来。商铺主人问明武士买弓并非摆设而为实战,就力劝他另挑那些挂在一边,看似松松垮垮的购买。 武士不解,熟稔弓箭性能的商铺主人就告诉他,这把完美的弓,因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到真正要上战场时,射出的箭恐怕已成强弩之末;相反,那些看似松垮、不起眼的弓,因养精蓄锐,一旦发力,则势如破竹。 于丹认为,武士垂青的那把“完美之弓”,颇似许多企业那些常年处于忙碌和“打疲劳战”状态的管理者。企业运营有缓有急,日常运营,管理者应学做“松松垮垮的弓”,懂得放松,确保知识、技能、精力和体力有充足储备。一旦进入竞争发力阶段,才能够精力充沛,以逸待劳。 C 蛋、萝卜、茶的三味人生 企业家能够做到张弛适时、适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丹研读《论语》,悟出一个可助企业家把握张弛尺度的原则和方法,那即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知识分子常常容易因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评价体系的矛盾抉择不定,坚持还是妥协令其困惑不已。于丹观察发现,许多人的理想在现实“煎熬”下会逐渐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形态。她将其喻为“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在沸水煎熬下的三味人生。 握上去硬邦邦的生鸡蛋,有一颗温柔的“内心”,经历客观世界这锅“沸水”煎熬,“内心”渐渐变得越来越硬。这好似一个原本怀揣温柔敦厚之心的人,因不堪不良之社会风气,加之承受逆境煎熬、挫折和失败打击,对社会越来越失望,内心也变得越来越硬,以至失去那颗原本珍贵的温柔之心。 “胡萝卜”情形恰好相反。入沸水前“通体”坚毅无比,煎熬之下,棱角尽失,越来越软,以至成为面目全非的“糊糊”。这颇似那种入世前刚直不阿的人,历经磨难和挫折后,渐渐锋芒尽失,随波逐流。于丹认为,因为失去匡扶正义之心,不再坚毅,他们也可能因图个人利益和目标,变得不择手段。 沸水煮茶是于丹欣赏的最为舒展的人生状态。煎熬,使干枯的茶叶变得饱满而美丽,同时也为寡然无味的白水,奉献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她认为,在充满诱惑的经济领域,能够如茶叶一般在社会大舞台舒展生命的人,是那些善于从中国文化精髓中找到与现实社会契合点的仁者、智者和勇者,也是中国物质与精神文明双双鼎立世界的开路先锋。中联重科即具有这种优雅特质。 D 仁的“必杀技”与成功学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字写来简单,内涵却相当丰富,孔子将它概括为“恭、宽、信、敏、惠”五点。于丹认为,仁的这些内涵,巧妙贯穿了做人、做事和做官之道。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是做人的境界,即为人要恭敬谦和、宽厚仁德。于丹认为,与人交往,别人的脸色往往是自己行为的镜子。一个爱挑剔、爱找茬的人,内心最易受伤。在企业,高管的快乐和忧伤,往往容易左右员工的情绪和劳动效率。人尽管无法确定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决定自己胸襟的宽度。因此,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处于权力和责任高端的人,要学会克制不良情绪,保持稳定和畅达的心境,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达成事业目标。 “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是做事之道,即要以诚信立足、以勤敏立行。商界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成功人士中昔日学院尖子生为数寥寥。于丹认为,这是因为聪明人容易恃才傲物,以至聪明反被聪明误。倒是那些敦厚朴实者,容易凭借坚持和诚信抵达成功彼岸。可见,在很大程度上,诚意胜于机巧。此外,光有想法和诚意未必就能成功,“临门一脚”也必不可缺。于丹认为,中联重科能做成现在年产值过百亿规模的行业翘楚,如果没有15年前8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敏捷开启创业之行,仅靠决心和谋划,再多智慧和广博知识,也难变为财富。因此,成功始于足下。 “惠则足以使人”是为官之道,也是做管理者之道,即要懂得并善于满足员工的需求。 E 文明的“讷言”和“敏-行” 于丹认为,《论语》中对君子的言行要求颇具借鉴价值,这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平时尽量少言寡语,行动时要敏捷迅速。 于丹认为,企业作为经济的细胞,其文明的标志是制造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文化,而不是单单为吸引注意力去聒噪造势。她尤其欣赏中联重科潜心做产业、低调行善举的做法,认为中联默默完善职工内部救助体系,乐为社会贫困大学生慈善助学的义举,是企业文明深入骨髓的动人呈现。 F 大器和小器者巧分工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人,上司交给的任务不论难易,立马拍胸脯表态度——交给我,保证没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孔子如果是CEO,将如何抉择? 择人和用人在企业如“家常便饭”,如何做好却大有学问。在选择做大事的干将问题上,孔子的经验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就是说,敢于赤拳打虎、无凭借渡大河的人,绝不敢轻易拿事业生命任他去冒险。孔子认为成大业理想人选是“临事而惧,多谋而成”。 于丹认为,根据孔子的观点,可委以大任的谋事之人,“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她告诫那些追求完美的CEO们,不能用小事情去考验那些能成大器的人才,并且在小事情上和他们斤斤计较。因为成大器者可能在小事情上常常表现得不够伶俐甚至糊涂,而且还可能不善于讨人欢心,但是,他们自身具有的才华、胸怀和品德,却足以担当做强企业的大任。 还有一种人,成大业的能力可能有所欠缺,但是攻关才华出众,心灵乖巧且善解人意,容易得到客户、上司和社会其他方面人士赏识。这类型人在孔子看来也是可用之才,即所谓的“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之人,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局部性难题,也是可用的“攻坚兵”。 G 陶罐尽毁的机遇 生活常见有两种人,同样都有半瓶醇香红酒,一种人会说:哈,我还有半瓶。另一种人则说:唉,我只有半瓶。前者属于乐观主义者,后者被称为悲观主义者。 于丹认为,乐观与悲观不只是价值观差异,更在于心灵坚强与否。身处逆境,遭逢困难的时候,企业家要有乐天精神,学会往宽处想,这样才有可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她讲了一个陶罐尽毁的故事。 有两兄弟开了家陶艺坊,制作的陶罐精美,外饰更是技艺精湛无双,很受市场欢迎。有一次,他们把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制作的美丽陶罐装满小船,送到一个较远的繁华城市,想卖个好价钱。不料,途中遭遇狂风暴雨。到岸时,兄弟俩发现,满船陶罐已经毁于一旦。 见此惨状,弟弟号啕大哭,不能自拔。哥哥上岸系好船,拔腿进了城市。 不久,哥哥折返,见弟弟还沉浸在悲伤之中。他二话不说,抡起船浆,把破陶罐砸得更碎。弟弟大惊,不知何故。哥哥笑笑告诉他,这个城市室内装饰材料卖得火爆,艺术品更加抢手。 当哥哥领着弟弟,把一种称为“陶艺室内装饰材料”的商品拖进市场,立马引起轰动。结果,两兄弟以约六倍于整船精品陶罐的价格,眉开眼笑卖出了被毁掉的陶罐“残骸”。 于丹认为,承认并接受现实的不足和失败,并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弥补这种不足和失败,这就是孔子告诉今人对待生活缺陷应取的态度。一种遗憾,如果被不断放大,必将成为真正的不可逆转遗憾。这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言,当人们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随之也将错过星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