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千古文章未尽才”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人文版2009年第 佚名 参加讨论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有点后悔了。要写这么一位大家、一代才子,并不是读了他的几本书就能写的,更不是数千字所能详尽的。但我还是要写,一来是我读书有记札记写心得的习惯,有些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二来因为钱钟书先生与我们湖南师范大学有一定的渊源——创建了师大英文系。
      弃联大而就国师
    说到师大的前身,还得从蓝田说起。
    蓝田位于湖南的西部,旧属安化县,是湘黔铁路线上的一个小镇。抗战开始后,教育部为了加强战时教育,在后方增设了六所师范学院,设立于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简称“国师”)便是其中之一。廖世承(钱钟书之父——钱基博的朋友)奉命担任校长,筹备国师,他邀请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前往蓝田帮忙。钱基博于1938年秋到达蓝田,担任国文系主任,之后修书一封给钱钟书,叫他回蓝田。当时钱钟书在西南联大任教,不敢违抗父命,于是弃联大而就国师,于1939年到达蓝田,创建国师英文系,并担任系主任。
    钱钟书虽然在国师只教了两年便回上海了,但他敏捷的才思、非凡的记忆力及富有幽默感的讲课都给当时的“国师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师大治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钱先生的影响而形成的。这是我们师大的幸运。
    “在不得志之下才有好作品产生”
    钱钟书一生留下的小说不多,而长篇只有《围城》。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著作,描写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围城”困境。书中作者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如“方鸿渐昨晚没睡好,今天愈累了,邻室虽然弦歌交作,睡眠漆黑一团。当头照下来,他忽睡到天明,觉得身体里纤屑蜷伏的疲惫,都给睡眠熨平了,像衣服上的皱折痕经过烙铁一样。” 类似这样的语句很多。钱钟书把一件件很平常的事说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讽刺意味更是耐人寻味。
    “一个人在不得志之下才有好的作品产生。”这是钱钟书在1980年访问日本三所大学时讲演的一个主题。与此类似的话早在汉朝时司马迁就说过,但是话出钱钟书之口就别有一番含义了。钱钟书的青少年时期可以说是比较幸福的,在严父的管教之下,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19岁就考取了清华大学,后来又留学英法。但是当他学成归国准备报效祖国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了《围城》的写作,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之所以叫《围城》,作者在书中也写到了,它来自一个法国古语,意思是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在这个时期,钱钟书还出版了三本书:《写在人生边上》(1941)《人兽鬼》(1946)《谈艺录》(1948)。这个时期正是钱钟书被困上海,不得志之时,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出了这么几部力作充分印证了他前面说的那句话。现在,我们不妨用另一句话来描述他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凡是成功的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身心受到创伤、苦闷之下的产物,极少是歌功颂德的。”
    “千古文章未尽才”
    解放后,钱钟书除了一部编注类的书《管锥编》(注疏了先秦迄于唐前的十部典籍,体现了先生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著述于文革期间)外,很少再创作出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对此,钱钟书自己也说,他每次想写但又不敢写,怕写出来的东西拿不出手,辜负了读者,于是他选择了避世。《管锥编》便是他避世下的产物。我想,这不免是先生的谦虚之辞。
    在文革期间,先生遭受的打击要比抗战时期大得多,但他没能像抗战时期一样把心中的苦闷以著述的方式发泄出来。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可是在文革时代,对于钱钟书来说能够保全性命也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在太平盛世,钱钟书也许不会去写什么《管锥编》,他会去写小说或小说史,以他的才华,他可能是中国的伏尔泰或斯威夫特、当代的曹雪芹,他有这个实力。先生之于文学上的天才,就像莫扎特之于音乐、乔丹之于篮球一样,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幸的是上天在给他一个发挥天才机会的时侯,却遇上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最动乱的时期。他有志著述,但今天他留下的著作却不够他期待著述的万分之一,不禁让人产生“千古文章未尽才”之慨。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一生以学术名世,《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享誉学林;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为他在广大读者群中赢得了绝大声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