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副省长张伟 本报记者 赵彬 摄 隽语点滴 ■唐玄 ■上善若水,其实最美的东西也是最普通、最大众的东西。 ■“五色令人目盲”,有些人一提“色”,就想到“色迷迷”———总以世俗的、浮躁的心态去理解经典。 ■继承传统文化遗产,不是穿个对襟衣服,喝着茶坐而论道那么简单! ■如果叫《道德论》就好了!因为是“经”,有人就敬而远之,有人则烧香磕头了。 ■世界需要“紫气东来”,更需要“和气东来”! 嘉宾简介 张伟 汉族,陕西西安人,笔名樟叶。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7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曾任省商业厅统计信息处副处长、副厅长、党组成员,省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商洛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现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其实,经典离我们并不远。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点。请看这些语句:“大器晚成”、“功成身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些话出自谁口?老子。它们的出处?《道德经》。谁说我们不熟悉这些语句?谁说先贤离我们太过遥远?生活中,有太多经典的印记。2500年来,老子的智慧依旧恩惠后人且历久弥新。 “如果我们带着崇敬之心去聆听先贤,去感悟经典,就会有所收获的。”国际道德经论坛陕西组委会主任、副省长张伟说。 论坛开幕前夕,张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感悟 这部书很神秘很博大 记者(以下简称记):《道德经》是您最近读得最多的书吧? 张伟(以下简称张):对,这次为搞好国际道德经论坛而研习这部经典。但我直到现在都不敢说我读过《道德经》。一部只有短短5000字的书,能影响2500年之久,其博大精深可想而知。如能领会其中的一些精髓,那真是人生的幸事啊! 记:此前,您对这本书什么感觉? 张:神秘、博大。 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张:我看过一个资料说,历史上研究和注解《道德经》的有1000多人(家),近代以来《道德经》又被翻译成二十几种外国语言,存有400多个翻译版本,是被译成外国文字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化名著。为什么世界对它如此感兴趣?这是其一。 其二,去年举行的“玄奘西行”活动中,北京一位教授给我讲,玄奘当年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他带给印度最重要的礼物,就是《道德经》。他还怕印度人看不懂,后来又专门把《道德经》翻译成梵文带了过去。玄奘是佛教高僧,也如此看重此书,并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带给印度。为什么?其三,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原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先生给我讲了一件事。他在法国时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聊天。吴建民问贝聿铭:“您创作的智慧来源是什么?”“《道德经》!”贝聿铭没有丝毫的考虑和犹豫,脱口而出。又是《道德经》! 仅从这几个方面,我就感觉到这部书很神秘,很博大,并对它充满向往。 ■精髓 《道德经》充满了辩证的隽语 记:在很多人眼里,《道德经》却是一部十分深奥的书,“玄之又玄”,云里雾里,让人稀里糊涂的。您怎么看? 张:它首先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整部《道德经》充满了辩证的隽语,“像自然天成的宝石,不需要装饰便可自闪光耀”。 这点很重要。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会有文化,但不一定有哲学。哲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道德经》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大“道”隐含在诗化的语言中,很精炼,却微言大义,很深刻,也很优美。 记:比如说? 张:《道德经》里有个很美的词:“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水是最好的“善”。“水善利万物”,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水又是多能的,能方能圆,曲直随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而水却甘处卑下,甘“居善地”。这恰恰又是一种智慧,因为一味争强好胜,结果心劳神伤,还很容易挫败。退避三舍,则海阔天空;以柔克刚,则无往而不胜。 水,是我们处处可以看见的东西,老子却将它概括为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哲理,这就是他的智慧之处。“上善若水”,可以这样说,其实最美的东西也是最普通、最大众的东西。《道德经》就是给人类提供智慧,提供方法的一部巨著。 记:这部书为什么叫《道德经》? 张:因为这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写《道经》,一部写《德经》,所以叫《道德经》。这里的“道德”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人们的行为举止等社会规范。其实经过时间的演变,很多古语都发生了变化,有些意思还恰恰相反。 记:能举个例子吗? 张:《道德经》里有句“五味令人口爽”。这里的“爽”字就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舒服”,而是“差错”的意思。 记: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 张:简单说,“道”就是宇宙、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涵盖了很多内容。当然,我的理解也很粗浅。 记:“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很有名。很多注解是说,“道,是不可以说的,说出来就不是道了。”您怎样理解这句话? 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断句:“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用三个词概括了宇宙、世界、自然、人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通俗地讲就是“小规律、中规律、大规律”。道家讲“道法自然”,就是要遵从规律,不要逆之而行。 ■发现 “经典”原本从日常生活中来 记:有人会说,研究《道德经》是专家学者们的事,它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用? 张:这用处可大了。这次论坛就分了四个主题:《道德经》与和谐文化、与生态环保、与现代管理、与养生健康。 《道德经》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方面,它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成功之道方面,讲“无为无不为”,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大器晚成”,讲“守柔曰强”;在交际之道方面,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心理健康方面,讲“知足不辱”(后世引申为“知足常乐”),讲“致虚极,守静笃”…… 记:(笑)如果活到现在,老子一定是最棒的心理医生。 张:(笑)是啊!它谈的这些智慧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用,所以才能风靡2500多年至今不朽。这就是“道不远人”啊!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记:是列夫·托尔斯泰? 张:对,写过《战争与和平》的那位。他在给一位出版商写的信后面,曾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名单:《道德经》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之中,是最高等级。 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会从中获得教益的。我还在想一个问题…… 记:什么问题? 张:(笑)如果叫《道德论》就好了!因为是“经”,有人就敬而远之,有人则烧香磕头了。经典,很容易被放上神坛。 记:这也是一种不幸。 我查了一些资料。经,繁体字为“经”,左为“丝”,右边据专家研究,“很可能是一台织布机的形象”。织布时,经线是很重要的,有了它,才可以织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后来“经”也就演变成了指导各种事物的灵魂性因素。以后各种重要的书也都冠以“经”这个字。 “典”更是一个象形字。古人早期在竹简上写字,并制作成卷册。他们把这些卷册堆放在一个桌子上,就组成“典”字。“经典”原本就是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来的。 张:但是很多人忘了本,已经不愿意在经典中汲取智慧了。啃这些古董太麻烦,又挣不了钱!这种浮躁、功利的心态非常普遍。实际上我们丢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注意…… 记:哪种现象? 张:很多人不愿意深入地研习经典,总是以一种世俗的眼光看待它们。比如《道德经》中有句“五色令人目盲”。有些人一提“色”,就想到“色迷迷”,想到“女色”———总以世俗的、浮躁的心态去理解经典。其实,这里的“色”指颜色,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泛指色彩斑斓。 ■忧思 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加强 记:有人问一个小孩,老子是谁?小孩说:老子就是我爸!您听后什么感觉? 张:我们对“古”的东西,已遗忘了很多。不少人认为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就是穿个对襟衣服,喝着茶坐而论道那么简单。这太浅薄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这方面,香港做得不错。从小学开始,他们的课本里就有《道德经》。香港还保留了很多祭拜老子的仪式。前天,香港还举行了万人齐声朗诵《道德经》的盛大活动。 记:香港是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两个会场之一? 张:对。论坛西安会场结束后,嘉宾将乘两架专机前往香港继续论坛。闭幕式放在香港举行。 记:为什么选择香港? 张:论坛在古都西安开幕,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香港闭幕,体现了中华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标志着传统文化跨越历史的无穷生命力。同时,也是对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一次献礼。 记:听说香港知名人士李兆基先生一家乘专机前来陕西参加论坛? 张:对,专机有两架,来了六七十位嘉宾。李先生要求家人必须着正装准时来听《道德经》。他还邀请了香港经济界的不少知名人士,如霍英东的公子、女儿等。 记:李兆基先生肯定深受《道德经》的恩惠? 张:我跟李兆基先生接触过几次,明显感觉到,传统文化在他脑子里占着很重要的地位。香港很多大亨级人物都深受《道德经》的影响。李嘉诚先生就曾感叹说,一本《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如果能牢牢记住,将会终生受益。 记:(笑)李兆基先生是让子女来接受教育:要聆听老子的智慧,但决不能靠“老子”。 张:(笑)对,此老子非彼老子。他和家人是带着感恩的心来的。据说他要求子女,这次来西安听讲《道德经》要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记:举办这次论坛的初衷是什么? 张:《道德经》是世界性的经典,论坛的举办将为全世界爱好、研究和践行《道德经》的人士,搭建一座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也是一次阐释传统经典、弘扬和谐精神的盛会,对陕西也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记:《道德经》的不少章句直接讲到了“和”,如“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等。 张:是的。“和”是《道德经》的重要理念,《道德经》整体上贯穿着和谐的思想,比如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兵者,不祥之器”;强调道法自然,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和”的境界等。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共建和谐世界方面,这次论坛的举办更有特别的意义。 记:老子入关,紫气东来。这团紫气,不仅在中国飘了几千年,现在又飘出了国门,要给世界带去更多的智慧。 张:世界需要“紫气东来”,但在当今,更需要“和气东来”。 ■实质 《道德经》是超越宗教的 记:有种说法认为,举办这次论坛是在鼓励宗教发展宗教? 张: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次论坛叫道德经论坛,并不叫道教论坛。《道德经》是超越宗教的,它既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藏。 记:《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张: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道教,作为一个宗教,为什么用《道德经》这样的哲学著作,作为他们的基本教义,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问题。这方面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记:你找到好的解释了吗? 张:我觉得,中国有自己的传统。任何宗教要想在中国站住脚跟,就必须要和中国的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佛教传到中国后,不也中国化了吗?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道教是宗教,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宗教。它没有教主,更没有教主说的话来做理论。 记:道教把老子奉为道祖。 张:老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主,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借用了。 记:您怎么看待宗教? 张:这里面话题很多。有人会说,那就是个“泥神”嘛,你还敬呢!其实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对大多数人来说,烧香磕头做好人,保佑家人平安,求个财运福运,这种信仰都是很单纯的。 我们应该看到,宗教在世界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你不可能一刀割断,你也割不断。共产党人讲究实事求是,所以必须承认这种客观存在。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各大宗教为什么有几千年的历史,成为很多老百姓和信徒的社会实践,自然有它的道理,对百姓而言,其核心思想是教人善、爱、宽容。有着帮贫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传统。邪教为什么长不了,都是短命的?就是因为邪教有悖于常理,有违于民心,用假丑恶及极端迷信愚弄人、统治人、进而残害人,这能长久吗?不能!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中,宗教大有可为。它们的积极因素,值得肯定但不能夸大,毕竟对科学而言,它还有神秘、迷信的另一面,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记:陕西宗教文化资源很丰富,如何挖掘利用这些资源,推动陕西发展? 张:这方面资源陕西确实得天独厚。比如道教的祖庭在这里,中国汉传佛教八个宗派中六个宗派的祖庭也都在这里。这方面资源应该很好地发掘、整理。既然是祖庭,就要有祖庭的威望和它应有的位置。 本报记者 秦子 记者手记 道·悟 一 开始正式采访前,张伟已沏好了茶,说:“一定要用好茶招待。” 记者开玩笑说:“品茗论道啊。有没有人说您很像老子?”“为什么?”他很纳闷。我解释说:“老子曾官居国家图书馆馆长,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副部(省)级。此其一。老子文笔很好,《道德经》短短五千言,语句优美、微言大义,如果他活在现在,也跟你一样,一定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此其二。” 张伟大笑,连连摆手说:“不敢、不敢。” 张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他出过小说和散文集,文笔清新细腻。“您的外表常常会给人错觉。”“是不是五大三粗,不像会写小说的。”他笑道。显然,有人这样说过他。 张伟是一位很洒脱的人,我想这跟他的心境有关。 和他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忽视了他“官”的身份,采访非常自然。 二 我们谈的是一位智者和他的著作。 这位智者的名字,小时候就很熟悉:老子。他还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聃”。多年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经典和先贤,也许就应该有些神秘? 最近我知道,“聃”的本意是“耳朵大”的意思。老子生下来耳朵很大,所以起名为“聃”。孔子之所以名“丘”,是因为其头顶有点凹,像个山丘,故名之。 以人的外貌特征起名是古人早期的一个习惯,不像后来,名字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 一切原本这么简单。 老子的家乡———河南,是中原所在,古时那里是有“象”的,河南的简称“豫”字,里面就带有“象”(此前,我没有想过“豫”的含义)。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大象渐渐离开中原南下。于是有了一个词“想象”。原来“想象”的本意竟然是这样! 很多事,本就始自简单。我不知道后来的演变是对还是错,但最初的那种简单、质朴、纯真、趣味却如此温情,让人怀念。也许这恰恰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短缺的。 很多很简单的事,被人们复杂化了。经典,同样如此。张伟说:“道不远人”,我想经典的本质也是如此。 三 张伟针对道教的一个发问让记者深感触动:“道教,作为一个宗教,为什么用《道德经》这样的哲学著作作为他们的基本教义?”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 这让我联想起道家的形象。 综观儒道发展史,总的来说,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儒,似乎更为上层所喜好,为社会所尊崇。即便现在,很多人不也以“儒商”自居嘛!而很少有人以“道商”自居的。 提起道,大家知道的更多的可能是炼丹做法、可能是装神弄鬼。“道士”的形象也不像菩萨和佛那么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尽管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是自己的孩子。 原因在哪? 客观地讲,道家思想其实比儒家更加博大。道教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其存在与发展,都不应该脱离老子的思想和《道德经》文化。但很多现象说明,现在不少从道之人过分张扬了形式,而忽视了道教的终极目的。 整饬道风,改变神仙有术而黄老不彰的状况,已显得十分必要。 四 经典总是容易引起世界的兴趣。 《道德经》的译本很多,研究老子的汉学家也很多。国外学界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的热潮此起彼伏。国内学界甚至有过感慨说:“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道德经》,今天似乎也遭遇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 每念及于此,总不是个滋味,因为一些先兆让我们不安。 《花木兰》被美国拍成大片了,她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而被包装成具有美国精神的英雄;日本开发的《三国演义》的游戏软件,风靡亚洲,现在又瞄准了《西游记》,在他们的片子里,孙悟空脚踩滑板车在天上飞来飞去,很时尚。猪八戒和沙僧则被打扮得很搞笑…… 这种对经典的“阐释”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如果缺乏鉴别,很容易信以为真,颠倒黑白。 我们的经典正在被利用和歪曲,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正在被蚕食,我们的文化安全正在受到威胁。张伟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愿此论坛,当警世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