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农用车企业从最初的 200多家,竞争发展到今天的七八家,而时风已经成行业的绝对领先者,连续8年位居行业第一。近年来时风又在汽车行业频频出手,成功进入汽车市场。作为搞技术出身的总经理,刘成强见证了时风的发展历程,而他的个人经历已经成为时风发展史的一个注解。 10年里挣回593个时风 说起刘成强,就不能不提高唐。 山东省高唐县,自古就有“金高唐”之美誉,人杰地灵,历史上,高唐人才辈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李苦禅就诞生在这里。 而如今的高唐县也不简单,这个地处山东西部的县城,近10年来从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一举跻身全省工业经济强县之列。在高唐县工业中挑大梁的一家企业,名叫时风,是中国农用车行业的巨鳄,它的少帅,就是人称“新儒商”的总经理刘成强。 从1993年时风集团成立,短短十年时间间,山东时风集团就由一个千人的县属小厂,跨越式地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90亿元、有3万名员工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企业总资产扩大了40倍;农用车产量增长了76倍,利税增长了255倍,工业增加值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目前时风市场占有率达到48%,产量从1993年的不足万辆到现在的130多万辆,四轮农用车还出口英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用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行业第一,经济效益实现全国同行“10连冠”。这些指标,相当于在10多年内挣回了593个时风。这种现象在业内被称为“时风现象”。 刘成强是随着时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时风现象”的缔造者之一。 1987年,大学刚毕业的刘成强分配到原高唐县工具厂做技术工作,这个厂就是时风的前身。1993年根据高唐县政府的意见,把工具厂与已经破产的机械厂合并,时风集团就是这么来的。1995年底,时风又先后兼并了县拖拉机站、纺织机械厂、化肥厂的一部分,基本救活了高唐县的机械加工企业。“1995年,时风的产销量比1993年几乎翻了10倍,利税达到了9503万元,在当时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刘成强很自豪的谈到了时风的第一次飞跃。 从上班的第一天,刘成强就扎进了车间的一线,渐渐熟悉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情况。两个月之后,刘成强便对全公司的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利用业余时间,他攻读了《人机工程》、《机械设计》、《机床数控系统》等书籍,做读书笔记3万多字。在老技术员的帮助下,年轻的他学以致用,寻找突破口大胆试验,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对20多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冲压模具40余套,机械加工工装夹具近百套。刘成强的这些改进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厂里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于刘成强的突出成就和出色表现,1993年公司提拔他为科技研究所所长,两年后担任副总经理,1997年底又挑起了常务副总经理的重担,1999年底担任时风集团总经理。由于是技术出身,多年来,他坚持从苦练企业“内功”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向科学技术要效益,是刘成强管理企业的一大特色。他认为“以质取胜”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把农民和群众满意认可当作最高质量标准。因此,不论是整体部件,还是零散配件,凡是可以改进的,他都潜心研究。农用三轮车有句行话,叫做表面文章最难做(指车的表面漆层工艺不易过关)。可刘成强就不信“邪”,他带领专业人员连续攻关,采用阳极电泳底漆新技术,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改进,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他还围绕产品进行嫁接改造,吸取同行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人员共同攻关,不断开发出受农民欢迎的新产品。 起初,公司实力有限,还不能大批更新新型设备,刘成强便组织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利用现有设备搞科技攻关,提出了“不让一台设备闲置”的口号,对公司大小设备逐台会诊,开展革新改造。经过两年的摸索积累,刘成强领导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74项设备攻关项目,创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面对客户渴求高新科技、追求质量完美的“挑剔”目光,企业必须研究如何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一流的服务。刘成强对此有很深的理解。为了让客户百分之百满意,他们一切着眼于市场,凡是市场需要的,他就领导大家拼命去做,打时间差,抓产品质量,完善售后三包服务,一丝不苟。他提出:允许技术人员搞实验时出现失误,不计较这种失误重复多少次、造成多少损失,以鼓励科研人员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不允许任何岗位不干事,不允许任何生产、销售、行政管理环节因工作疏忽大意出现失误,哪怕只有一次,造成的损失多么轻微也不行。 目前时风的主导产品如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拖拉机、发动机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有3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尽管很多人认为农用车技术含量不高,但这些技术为时风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刘成强的话来讲,“我们是靠质量来征服市场的”。 1998年春,刘成强乘车赴京开会途中,看到行驶着的一辆时风三轮车褪色严重,他马上让自己的车速减速慢行,认真观察了这辆车的褪色情况和车型规格,之后,他立即用手机通知公司科研所马上着手调换油漆。当他赶回高唐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长途劳顿的他直接来到科研所,连夜同科研人员一起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连续三天没有回家,直到换漆成功。就是靠这种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刘成强再次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份额。 坚守与创新并举 “很多人认为农用车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寿命长不了,没有发展前途。我不这样认为。” 刘成强说,“当前知识经济浪潮,高精尖技术的呼声让我们有点找不到北了,好像只有搞芯片企业才会有出路,只有去开发基因工程的企业才有希望。有些企业的经营者不是专心地挖掘已有的优势,下气力培植自己的主导产品,而是不顾客观条件地求洋图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也深入不下去,结果新地优势没有生成,老的基础也丢了。” 过去,农机行业搞跨行业经营、或者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很多,但成功的很少。当时,时风有一个很出名的口号——“干三轮不干四轮”。刘成强说,那时候喊这个口号的意思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不干四轮车,你们干去吧!第二个就是三轮车我们认准了,三轮车这个行业我占定了。所以很多厂早早就开发了四轮车,唯独时风不干四轮车。在三轮车成为全国第一之后,拉开距离了,我们有力量了也干四轮,但不到时候不干。 众所周知,时风在最初做三轮农用车的数年时间里,包围它的是一片谩骂声,叫得最响的是那些传统的老牌企业。时风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追逐总成本领先,并且灵活运用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价格策略,满足购买力下降的农民用户的需要。这一做法使得许多老牌企业疲于奔命,小企业荡然无存,事实证明了时风的正确。做三轮车为时风积淀了成本、资金、营销网络以及享誉中国农村市场的品牌优势。 1997年6月,刘成强带人去河北考察,听说有家企业刚试制出一种新型三轮车驾驶舱模具时,他马上赶去考察,发现这个模具非常适合本企业汽车的改造生产,于是,他当机立断,当场签下供货合同,连夜赶回公司,第二天就开始安排换型流水线的改建。当时,有些人对新车型还存有疑惑,但是刘成强表现出惊人的自信:这个新车型绝对有市场。果然,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半个月赚回了260万元的模具投资,在秋季全国农机订货会上时风拿到了占大会6成的订单。三个月后,当别的厂家还在后悔错过了这次换型机会时,时风已经有1000万元的盈余。 刘成强说,农用车是个好产品,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时风的时候,就做出了时风要为三农服务的指示。我国有9亿农民,而目前农用车的饱有量为2200万辆,户均拥有量较低,市场缺口很大。尽管如此,农用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农民的现实购买能力。由于近几年农用车的销售增长率已经远远高于农民的收入增长率,加上农民的购买力水平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农用车的发展也将面临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农村道路建设、兴修水利、小城镇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农用车作为农村运输业主力的作用将进一步突出,农用车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在战略上,刘成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时风的目标是做国内驰名、国际著名的运输机械集团。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时风必须跳出农机业务领域向整个运输机械行业扩展,走出国门,塑造国际品牌。刘成强说,进入汽车行业是时风的夙愿,但当时的经济实力、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条件决定了当时生产汽车是不现实的。 如今的时风,已经在朝这个目标前进的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多年的资金、技术积累,以及在农用车市场建立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为时风进军汽车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囿于国家避免重复建设而对汽车目录管理一直念紧箍咒的原因,时风采取了一种迂回策略:借别人的目录生产自己的汽车。早在2003年,时风与国内知名汽车企业一汽红塔签订了合作生产轻卡的战略协议。如今,时风一汽红塔轻卡已经形成了年产5万辆的生产规模,汽车零部件实现了本地化、系列化。同时,时风在配套体系上打造成本优势,与青岛双星合作的时风双星轮胎已经形成年产400万套轻卡汽车轮胎的生产规模,同时组建了时风润滑油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万吨润滑油的生产能力。 建设学习型的时风 刘成强在时风集团的另一个身份,是时风大学的校长。 这所特殊的大学不向社会招生,没有也不需要国家承认学位或学历。时风大学工作的重点是针对性极强的技能培训和企业价值观念培训,为时风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短短十年时间里,山东时风集团已经具备130万辆农用车、130万台发动机、30万台拖拉机的生产能力,营销网络遍布全国,拥有2000多个营销网点。这样的速度,不只是在农机行业,放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里,都堪称奇迹了。 但是,刘成强却认为:“企业发展得快自然是好事,但是企业的辉煌往往会掩盖来自于企业本身的一些隐患,就像温水中的青蛙,无法感知外界的威胁。如果不加强学习,你就找不到企业的隐患在哪里,企业的生命力也就不会长久。” 正是基于这样的危机意识,刘成强经常在公司内强调,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具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拥有学习创新能力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需要的是相应的人才。当不少企业把“以人为本”仅仅作为一句口号时,刘成强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 企业高速发展和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促使刘成强有了建立时风大学的决心。由于企业的高速扩张,时风新增员工人数已经连续两年超过6000人。然而,其中能真正独当一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却相当缺乏。 刘成强说:“时风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要向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大型运输机械集团的目标进军,这就要求首先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做保证。但是,我们的员工中有很多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已经赶不上时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为他们不断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这是实施人本管理的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时风大学的建设速度充分体现了“时风速度”。2003年年初,作为时风大学的首任校长,刘成强在崭新的教学楼前宣布时风大学开学的时候,距离开始对时风大学进行整体规划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刘成强认为,企业不仅是一个生产的组织,也是一个学习的组织。企业建立大学,将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培养团队智慧,迅速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曾说:“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更要增强,才能适应变局。企业不能再只靠像福特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在谈到时风大学的前景时,刘成强显得信心十足:“过去的时风已经在国内同行业成本领先上先行一步,而抢占市场制高点,重要的是要做到人才领先。时风大学是在为满足时风集团国际化战略转移而成立的。我们有信心把它建成培养员工管理思路创新的基地、员工观念创新的发源地、战略创新的推广地和培养中高级人才的摇篮。” 除了时风大学,时风研究院使得时风的核心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时风技术研究院下辖5个产品研究所,5个工艺研究所,科研人员都是企业自己培养的,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力量。 刘成强说,我们时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务实,务实而有理想,我们绝不因为自己是生产农用车的就忽略技术。刘成强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时风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