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儒家现代化的文庙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中新网-华文报摘 吉翔 参加讨论

    李光耀曾指出,一个现代化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它将退化成另一种第三世界的社会。香港在回归之前一直处于文化积弱的状态,回归以后有意学习新加坡的“儒家特色的现代化”,进行文化重建。这在当时有一个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例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及香港的顺利回归等。这些成就推动了“新儒学”的复兴。
    文化博物馆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以建筑艺术的形式为“新儒家”作了一个注释:通过回归以儒学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大中华”,建立一个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保留现有西方制度的“儒家资本主义”和“儒家现代化”。
    一、现代的文庙
    香港要恢复儒家文明,甚至想作“新儒学”的中心,然而讽刺的是,香港从古至今根本没有一座孔子的文庙。在香港最普遍的是天后庙和文武庙,供奉的是菩萨和关公。这表明一百六十多年来香港一直是渔夫和商人之城。所以,文化博物馆试图填补这个文化空缺,充当现代的“文庙”。
    建造房子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使用,并非为了艺术。但在许多情况下,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比建筑的使用功能更加重要,因为艺术形象可以在文化和政治上对人民产生影响和作用。文化博物馆是香港回归之后建成的最大的文化建筑,也是香港最大的“民族形式”建筑,它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鼓励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儒家思想一向很有功效。因此在香港回归的初期,提倡“新儒学”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用“新儒家”治理“西化”的香港是否可行,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儒家思想在公共建筑设计上是否行得通,文化博物馆现在就提供了一个可以探讨的实例。
    二、金黄色屋顶
    文化博物馆原有三个设计方案:第一个是北京“皇家”宫殿式,它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有金黄色的屋顶;第二个采用了华南民居的风格,但建筑布局是自由和开放的;第三个方案与第二个方案的布局一样,但采用了西方后现代建筑的风格。这三个方案基本上反映了香港文化的布局: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个主要流派。
    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中国民族形式”。在方案的评选过程中,区域市政局主张采用北京皇家宫殿的形式,但建筑师认为,如果完全摹仿北京的建筑,那就不能体现出新界的文化。这个理由说服了新界的乡绅们。原设计中的皇家“九脊重檐屋顶”被改为简单的、平民化的两面坡屋顶,由“民族形式”转向“本土形式”。
    虽然是平民的屋顶,但却使用了皇家的金黄色琉璃瓦。有帝王之尊的大屋顶象征着建筑的“正统”、“正宗”和官方的文化地位及身份。“王道”和“儒道”本来就分不开。传统观念往往就在这种无声的建筑语言中表现出来。
    以传统建筑的形式作为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主体,这本是一个形式符合内容的好构思,但由于选用了民居的式样,却配上帝王的尺度,单纯地把传统建筑的尺度放大了许多倍,因而失去了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比例和关系。这反映出香港建筑师对民族和本土建筑文化缺乏认识的情况。
    设计中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四合院”之“院”。首先,由于庭院更像一个“四合天井”,令视觉受到阻挡,因而显得很封闭。第二,庭院与展览厅之间缺少一个像四合院外廊那种散漫的、过渡的空间。第三,屋顶上的“四合院”失去了它与土地和自然的直接联系,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实际上,这个庭院是一个受管制的空间,对游客只提供两个最基本的出入口,四周是封闭的玻璃窗、光滑的马赛克以及监视器的镜头,把庭院变成了一座让人观看(监视)的鱼缸。因此它是一个缺少人气的、冷漠的、死沉沉的空间。
    在环境设计方面也有三个问题:第一,博物馆未能利用群体建筑的有利条件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外部空间,而是设计成一座孤立的、自我为中心的建筑和一个消极的外部空间。第二,由于展览厅需要避免直射的自然光,于是建筑师干脆把博物馆的外墙做成无窗的大面积实体,结果整个建筑看上去像一座封闭的城堡,缺乏与环境的沟通,未能体现公共建筑的开放性。第三,作为公共文化建筑,它既缺少吸引公众活动的室外场所,又缺少连接周边小区的过渡空间。
    建筑的总体规划由于要迁就“四合院”的方位和风水布局,因此未能充分利用地形,造成入口前面的场地显得局促。好在建筑师设计了架空的底层,提供了一个过渡的半开敞空间,缓和了入口人流的压力。
    三、风水与竹子
    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评价,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缺乏创意的平庸作品。它未能够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开拓出新的道路,既没有使中国建筑的传统得到发扬,也没有达到“民族形式”建筑在历史上的基本水平。由于艺术上的失败,它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力也因而减弱。
    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艺术现象。在同时期有一个“香港学派”即提出了“中国文化为本,外来文化为实”的理论,这与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相呼应的。这种观念使今天的本土知识分子不能深入反思历史,只能让“民族形式”成为“西化”上的一层脂粉,却无力反抗原有的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也无力拒绝西方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文化。
    这是一个令香港知识分子困惑的问题。香港的文化早已不是(甚至从来不是)“中学为体”,而且不可能再回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的框架。更何况那个框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现阶段,对于香港文化有没有必要强调哪种文化为“体”,哪种文化为“用”?
    从历史上看,虽然香港存在着殖民文化的霸权,但从来没有被一种文化绝对垄断,一直以来都是“杂盘西化”、“杂盘中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碰撞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例如,汇丰银行总部虽然是一座高科技的大楼,但英国建筑师在设计中吸取和体现了中国的“风水”;再例如贝聿铭以“竹子”为意念创作的摩天大楼,既是现代的,也是中国的,因而成为香港的文化地标。
    在大中华区域中,香港是实行西化和现代化的先锋。虽然存在儒家文化大环境中,但并不是它的核心,而是边缘。把香港取得的成就与其归于西方文化受到“儒化”的结果,倒不如说,以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攻己儒家文化之玉,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从根本上讲,香港的发展目标是从儒家文化走向现代化,而不是把现代化“儒化”。
    董建华在文化博物馆开幕辞中坦率和尖锐地指出:“虽然香港已有不少颇具规模也有一定特色的博物馆”,但是“我们的博物馆还没有任何一间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的。这与我们要把香港建设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会的目标是不相称的。”
    这段话对于香港建筑同样适用。它也是有规模,但文化水平与世界级文化大都会相比尚有很大距离。这是香港建筑师的遗憾,但也是机会,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