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编辑部正在策划一篇观点类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城市发展规划方面的。编辑部认为,城市规划离不开哲学思维,古老的《道德经》蕴含着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理解老子哲学,并把它与现代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这将对于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化、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秀出您的观点,支持城奥网的升级改版。请结合您的专业擅长和老子《道德经》的观点就中国现代城市发展规划提出您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城市经营策划,城市品牌塑造,和城市文化的建立等方面。 1.每个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包括乡村),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城市的各个方面。您能谈一谈城市与《道德经》之间有什么联系么?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的大成管理哲学宝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中,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和源泉。老子所倡导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也道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成为了超越宗教的自然大意(韩合元博士语)中国社会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治理。老子的智慧早已融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城市建设规划,明显受到《道德经》老子的“道”,即“执一”、“抱一”、“太一”、“执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等影响:古代都城的规划体系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 从宋以后,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 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两岸繁华的商业活动。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城市逐步受到西方影响。正如上海美丽的外滩建筑群,就是融合西方文化的智慧结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的实现离不开载体,但“道”会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借助的载体,绝对不沉溺于某种载体。兰晓华工作室研究发现城市的生命力需要新的发展,这也是新的挑战,就是“道“的生命力,正如国内一些城市,同是特区,海南、珠海就是不了解“道”的生命力所以出现问题。现在被深圳、东莞等抛下至少落后20年。目前兰晓华工作事参与的东莞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对《道德经》就是最好的印证。 2.您是如何看待目前城市发展的弊端的?您是如何从老子《道德经》的角度去理解、指导中国城市发展规划的方向? 从1996年开始兰晓华工作室就对城市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国类城市发展的弊端的实在很多,比如环境治理、工业问题、交通问题,人口等。就说交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的前期因素就是合理城市规划的缺失以及项目决策的失误。交通是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发展状况以及城市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某些城市政府决策者无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无视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开发强度之高几近野蛮、无序,许多功能性的基础设施布局也常常显得随心所欲,这无形中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矛盾。 目前大多城市(内地中小城市)的规划严谨性不够,很多取决了“一把手”意志。所以政府集体决策、民众市民决策、专家决策三者有效统一。兰晓华工作室做的城市研究课题,大多是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城市,这些区域城市在城市发展、规划的重大决策时,常常会向国内外学府或兰晓华工作室王志刚工作室等城市咨询机构虚心请教。 4.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老子智慧,老子哲学创造和谐城市,和谐社会?《道德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兰晓华工作室认为大力提倡建设和谐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符合老子智慧的“天人和一”,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对此,兰晓华工作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首先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要有国际视野,全球的战略眼光,这点重庆市的经验值得学习,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城市品牌形象。 其二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产业集群、政府与市民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其三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老子“人和”统一“无为而治”。 其四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如同胡锦涛主席说的要“执政为民”,城市市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兰晓华工作室:专注于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品牌定位,城市爆炸营销,城市危机公关,对城市品牌与城市营销的交叉解决方案尤为擅长。为珠三角、长三角十多个城市提供过城市咨询服务。 5.目前国学盛行,论语,三国,史记,当然还有老子的道德经都从以前的高高庙堂之上走到了平民百姓中间,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待的,这种现象对塑造城市文化有什么积极推动作用,是思想的进步还是老生常谈? “国学”注重人格教育、行为教育,教导国人明礼知行,知荣明耻。因此,“国学”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今天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这也正是目前出现“国学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兰晓华工作室在与部分城市调研发现:很多城市争祖宗文化遗产的人往往怀着经济开发的目的。比如2007年兰晓华工作室曾出席的湖北襄樊市搞的诸葛亮出山1800年旅游文化节,简直是糟蹋文化,胡说八道,侮辱文明。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物质主义时代,有多少正经八百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国内那些比如于丹之流鼓吹“国学”的人有几多是真心服膺国学的? 今天,为道屡迁,变动不居,大化流行,唯变所适。“汉学热”也是唯时代之所适,为道变化之所需。兰晓华工作室建议要使国学热健康发展,必须度越“旧国学”,以建构新国学。如何度越“旧国学”? 一切学术并非超然于人间烟火,古代国学的薪火相传是与科举功名和当时整个社会的需求分不开的。国学可以用胡适先生 “研究问题,整理国故,输入学理,再造文明。”来对待。 兰晓华工作室认为目前研究国学的“学院派”(包括北大、复旦等学术权威学院)教授大抵墨守书斋,闭门造车,在故纸堆里奔东奔西,长此下去国学将是明日黄花,治理国故,旧学新知,对西方文化也要“有的放矢”实行“拿来主义”,带着问题去研究,以新眼光,以环球战略眼光去看国学经典,才能温故知新。研究国学不是返回过去的愚昧无知,而是中西结合再造文明, 就是集中西文明的大成(上海的余秋雨先生做的不错)。 6.现在各种选秀,娱乐节目很多,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请您从道德经的的角度谈谈对目前这种娱乐文化的看法。 虽然现在不是 “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等,社会习俗、公共服务、制度管理,是人性的、理性的,还是自由的、科学的,这就是高层次的“道”的规则。目前国内各种选秀,娱乐节目很多作为学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综观老子《道德经》,其为人之本,为政之道,治国之术、立世之则等大成管理智慧,但兰晓华工作室保留的观点是文化是社会少数精英创造。娱乐节目对社会思想建树、学术交流无多大价值,对普通市民娱乐消遣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