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学校教育 >

创新铸就发展路 “国学熏陶”育新人——记大港实验中学“国学熏陶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现代教育报 小慧辑 参加讨论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之魂。青少年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开展国学教育,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青少年,对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市大港实验中学的教育创新实践,值得我们参考借鉴。——题记
    渤海之滨,天津大港。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型滨海城区里,改革开放的大潮书写了繁花似锦、百业向荣的绚丽诗篇。大港实验中学以鲜明的“国学熏陶教育”特色,为大港教育抹上了一片耀眼的色彩。短短四年间,这所2006年才建成,师资力量不强、生源基础较差的薄弱校,一跃成为正在崛起的市级示范公办高中学校,与其他优质高中校一起,奠定了滨海新区优质高中教育的新格局。
    大港实验中学办学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学校以“国学熏陶教育”为发展的着力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使办学质量迅速提高,文化品位显著提升,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大港实验中学,去感受学校开展“国学熏陶教育”的历程,去感受那悠悠的国学韵味,浓浓的人文情怀。
    以“国学”为学校发展切入点        回想大港实验中学成立之初的情景,宋玉林校长记忆犹新。学校办学硬件虽然不错,但是师资力量和学生来源都不理想,教师队伍因教师来源于多个单位且水平参差不齐被人戏称为“八国联军”,生源更是其他学校挑选后剩下的“三流学生”——这可是办学的大忌。如何克服困难,办好学校,满足大港区人民群众对于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宋玉林校长一直在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了解,我在学校管理中将儒家的‘文明、礼仪、博爱’的柔性思想与法家的刚性管理思想相结合,并融入现代伦理,把‘人文’作为治校的根本,把‘和谐’作为发展的源泉,提出‘严格治校抓管理,以人为本促和谐’的治校方略。”宋玉林校长介绍道。
    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大港实验中学决定以“国学熏陶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立足于教育的本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换而言之,教育的本源就是为人的发展服务。
    大港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循天道人道教育之道,铸至诚至能至美之人。”基于对教育本源和国学的理解认识,学校开展“国学熏陶教育”,铸就“至诚至能至美”之人,也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是立足于教育的途径。
    当前,教育仍然面临应试教育的困境。应试教育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等诸多弊病,严重干扰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孩子的成长什么最重要?——心灵的成长。有了心灵的成长,一切都成为可能。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一切从“心”开始,这也是国学所包含的育人之道。
    所谓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而儒道释三家学说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的精神,主要阐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尤其谈到教育之道,即先从德行入手,然后是言语教育,其次是各种出世入世能力的培养。
    道家主要阐释的是自然之道,即天道,它启示人们怎样效法天地,博大宽厚,谦卑处下,无为而无不为。它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回答了儒家强调的为什么必须如此的原因。
    释家乃是追求对宇宙人生的一个彻底了悟,它是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学。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成果和宝贵遗产,国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因此,学校要善于挖掘国学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依循自然规律,依循人的发展规律,依循教育的规律,开展国学熏陶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打开学生与生俱来的知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国学熏陶教育”,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三是立足于学校的实际。
    学校生源不好,素质不高。刚入学时,学生的状态是站队站不齐,东倒西歪;跑步跑不好,前推后搡;课堂坐姿千姿百态,有的“磕头机”,有的“腿抽筋”;说话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如何把这样的学生在三年之内培养成为合格的高中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国学熏陶教育”。
    再有,学校新的办学目标是:把大港实验中学建设成为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先进校。要实现这样的办学目标,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而且,学校本身具备实施“国学熏陶教育”的条件,目前已经打造了一支实施国学教育的优秀队伍,由35岁以下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和语文教师三部分组成。之前已经在实验班开展了两年“国学熏陶教育”,并已初见成效。
    扎实推进“国学熏陶教育”        2008年,大港实验中学的“国学熏陶教育”走进了高一年级的课堂,试点工作正式开始。自此,学校把“国学熏陶教育”作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实现形式,做实做好。
    制定校训——结合“国学熏陶教育”,大港实验中学特别制定学校校训,规范师生行为,指明努力方向。学校校训的核心是“诚、能、勤、朴”。
    “诚”,其意为真实,即不虚伪,不自欺,不欺人;学校工作欲有成就,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而具有健全的人格,则推“诚”为第一。
    “能”,其意为能力、才能。教师有育人之能,学生有自律之力,管理者应有统筹安排、协调一切之才。
    “勤”,意为勤劳、勤奋,也就是“不怠惰”的意思。教学在勤,勤能生巧;学习在勤,勤能补拙。
    “朴”,意为质朴、朴实,所谓返璞归真,不浮躁、不奢华、不虚妄、不张扬。朴以养德是世间永恒的真理,从不因时代的更迭而变化。
    建立机制——把“国学熏陶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长效机制。
    设置课时——实验班级每周都有一节国学诵读课,教师根据学期初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诵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打造师资——大港实验中学打造了一支“国学熏陶教育”的队伍,由35岁以下青年教师队伍、班主任教师队伍、语文教师队伍组成,其中还成立了一个核心组。
    精选教材——以复旦大学出版的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以及《论语》《中庸》《孟子》原著作为教材,要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堂的前5~15分钟时间开展两条《论语》、一章《道德经》的诠释。教师们以古喻今,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和学生实际,从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等多角度解读国学,国学的内在魅力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慢慢地,学生对国学的态度从新鲜好奇转变为主动探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国学熏陶教育”后,学校经过调研发现,实验班级课堂秩序明显好转,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这更加坚定了学校的信心,于是,“国学熏陶教育”在全校开始普及推进。
    坚持原则——在实施“国学熏陶教育”中,学校不搞一刀切,而是从班情和学情出发,坚持“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四条原则。其中,差异性原则允许各年级、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国学内容;自主性原则倡导学生在完成规定国学内容的学习后,诵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学校同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鼓励性原则规定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为根本;全体性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接触并享受经典教育。
    “四条原则”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国学熏陶教育”。各班结合自身情况,对国学进行系统学习。
    树立榜样——教师的精神改变是实现学生改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让教师以“国学熏陶的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切入心性教育,每天必读,借鉴了“渐悟”的方法,把学生与生俱来的知性打开。在准确阐述并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德育功能作用的基础上,本着“共学习、共分享、共提高”的理念,教师用自身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对国学经典语录加以评论和延伸,使每条国学经典语录都以“原文+解读+评语+延伸”的形式出现,从而让国学经典语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座右铭。
    以“国学熏陶教育”促使学生进步        开展“国学熏陶”教育以来,国学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力量犹如醍醐灌顶,使学生的心性被打开,智力被启迪,表现着实让人惊喜。
    ——“国学熏陶教育”不仅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陈俊梅老师忘不了自己上第一节国学课时,问学生:“有谁真正喜欢国学?”当时班里只有9名学生举手。但“国学熏陶教育”开展一段时间后,她再问全班学生有谁喜欢国学时,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学生毛盾以前最怕学习古文,但现在不怕了,因为每天学习国学,每天接触文言文,使他的古文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学习国学还拓宽了我的阅读范围,以前我只看国外的小说、散文等,现在我开始阅读《论语》《道德经》,还有《易经》,真正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国学后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觉得学习哲学特别容易。”毛盾说。
    ——“国学熏陶教育”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是促进学生转变的正向动力。
    学生高禹说自己以前在家算不上孝顺孩子,在学校也算不上好学生。通过“国学熏陶教育”后,自己改掉了不少毛病,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变了。不仅是高禹,他身边的同学也改变了不少,现在乘公交车时,同学们都会主动给老人和小孩让座。“国学让我们懂得尊老爱幼,换作以前,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高禹深有感触地说。
    学生刘莹以前是个“优秀的孤独者”,学习成绩好,但是不善于和同学相处,这让她感到苦恼。《道德经》中“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让她有所反思:“不敢为天下先”不是无作为的意思,而是要人时时刻刻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以前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时,刘莹总是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旁若无人。“现在我知道了,从今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要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争取更长足的进步。”刘莹表示。
    学生张凤胜上高中以前不懂事,性格有些叛逆。进了大港实验中学,“国学熏陶教育”启迪了他的心智。通过学习《道德经》,他开始慢慢“悟道”,反省自己,去思考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学习《论语》,让他认识到了什么是孝道,从而理解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现在,张凤胜已经懂得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懂得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与同学、朋友融洽相处。“其实最美最幸福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国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让我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张凤胜说。
    在大港实验中学里,像高禹、刘莹、张凤胜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国学熏陶教育”不但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挖掘和培养了他们的特长。
    近年来,学校获大港区排球女子一等奖、天津市团体操比赛二等奖,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高中组参加大赛击败对手,取得佳绩。
    2010年7月16日,学校男女板球队在全国板球锦标赛天津分区赛上取得第一名,荣获代表天津赛区参加全国板球锦标赛资格。7月28日,校板球队由王德清副校长带队赴浙江临海参加全国锦标赛,经过几天的拼搏,学校板球队摘得铜牌。
    以“国学熏陶教育”引领教师成长        开展“国学熏陶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大港实验中学着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国学素质的提升。
    学校要求,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就应该像宋代大儒张载那样禀承这样的信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此,学校积极倡导并鼓励教师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
    学校以“国学熏陶教育”引领教师成长,首先发动语文教师研习国学,接着发动班主任和青年教师阅读国学经典,进而推广全校教师阅读,以此提高教师的道德情操、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了教师的集体凝聚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现在的大港实验中学,除了语文教师因为学科原因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喜欢上了国学。以前一些教师忙于教学,除了专业书籍之外,很少读其他书籍,现在他们都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国学经典,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更好地教书育人。
    对于学校开展的“国学熏陶教育”,青年教师谭树玲、张国远、胡张苗有着自己的认识:“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发扬光大。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做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学习国学也就是在学习做人。我们注重人品的培养,通过学习国学,从根脉上塑造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学的魅力是无穷的。”
    “国学熏陶教育”的实施,净化了教师们的灵魂,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大批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学科领军人物、业务尖子和骨干教师。
    学校现有教职工133名中,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2 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4人。教师们爱岗敬业,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遵循“爱心与责任”的行为指南,按照“从严治校抓管理,以人为本促和谐”的办学原则,秉承“至诚至能,尚勤尚朴”的校训,弘扬“博学敬业、从严善导”的教风,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使大港实验中学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大学摇篮。
    以“国学熏陶教育”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当今中国社会,子女教育问题成为许多家庭头疼的事,不少孩子不学好,听不进家长和学校的管教,轻者逃学或离家出走,重则轻生或挥刀相向自己的家人,境况着实令人担忧。
    大港中学的“国学熏陶教育”,解决了许多家庭教育孩子的难题,受到了孩子及家长的肯定和欢迎。
    学生赵佳惠,以前跟父母相处不和睦,她为此烦恼不堪。通过学习国学,“大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改变了她。对于家庭矛盾,她开始尝试“以德化之”。“这样不仅提高了自身修养,还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身边的人下意识地接受你的影响。在家中,我和父母都这样做,吵架少了,关系融洽多了,更重要的是彼此都进步了。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赵佳惠很是感慨。
    学生刘丰源的家长说,现在孩子每天回家后都要读《论语》,变得懂事有礼貌了,也学会了自立和帮助他人。自觉性增强了,能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去学习。学习国学对孩子学会做人,提高修养都有好处。
    “现在孩子说话写文章和为人处事方面都比原来有了很大进步。在物质生活非常充裕的今天,她希望孩子更应多学国学,从中懂得怎样为人处事,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不让世事中的某些不良行为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学生毛盾的母亲表达出了广大家长的心愿。
    知道学生们在家里变得孝顺懂事了,教师们很是欣慰。“我们必须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国学熏陶教育’能解决无数个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我们自身价值,更是对社会、国家、民族做一份贡献。这种利国利家、利民利己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真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打造一方净土,为我们的孩子构筑心灵的家园。” 
    以“国学熏陶教育”助推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现在,大港实验中学的“国学熏陶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影响着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9年,学校首届高考取得“开门红”,被评为 “2009年天津教育十大特色学校”。
    2009年9月,在音乐指导教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学校毅然组建了学生军乐团。随着演奏水平的提高,到世纪广场演出获得好评。
    2010年,学校480名学生参加高考,二本上线达210人,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当初考到实验中学的学生成绩远低于本地区其他同类校。为数众多的“三流学生”也能圆自己的大学梦,由此可见大港实验中学的加工能力之强。
    近年来,大港实验中学还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安全校园、天津市A级食堂、天津市绿化先进单位、中国教育网典型用户、大港区重点高中。
    “国学熏陶教育”的成功实践,使学校初步尝到了甜头。展望未来,宋玉林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信心百倍。现在,大港实验中学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构建具有自我发展特点的办学模式,按照“立足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的办学思路,努力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谱写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新篇章!
    后记
    大港实验中学以“国学熏陶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切入点,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学校的实践充分证明,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国学不仅不会妨碍学校的创新教育,而且还会为之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我们相信,有大港实验中学和许多学校的努力,国学教育一定会由涓涓细流汇成浩瀚的大海,星星之火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