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域文化 > 晋文化 >

封建经济的繁荣为河东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未知 河东摘编 参加讨论

    唐朝前期,封建国家采用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的办法,求得100多年的和平发展,加之唐王朝对其发祥地的鼎力经营,使山西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均田制的推行,使农田面积得到充分开发,仅蒲州一地,就“开稻田数千顷”。在广泛民垦的同时,官方开垦的荒地也不在少数,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政府在长城以北开垦的荒地,已达3800余顷。河东道新建大型水利工程35处之多,居全国第三位。“贞观四年,并州大稔,斗粟三钱,流散者咸归故里。”开元、天宝年间,全国以粟米接注京师者有20州,山西占了4州。河东道积储的粮食在全国各道中位居第二。楼烦骏马“甲天下”,也成为唐王朝战马的主要取给地之一。
    山西的手工业和商业也空前发达。丝麻业不仅分布地区广,而且质量高。潞泽一带,家家栽桑养蚕,户户缫丝织锦,所产丝绸除进贡朝廷外,大都经山西古道西渡黄河,在长安集中,而后输往波斯、印度、阿拉伯等国。山西矿产丰富,唐时全国产铁91处,河东占15处;产铜地65处,河东占9处。五金制造业相当发达,太原首先有了“五金同铸,百炼成钢”的技术,所产铜镜、铁镜进贡朝廷。太原的剪刀,闻名遐迩,畅销全国,杜甫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绝句。中条山铜矿丰富,冶炼发达,绛州成为铸钱基地。天宝年间“天下炉(官办铸钱的炉子)99,绛州30。”
    规模宏大的太原城,是唐帝国北方屏障。唐初,突厥几次兵临城下,都被挡了回去。安史之乱时,唐大将李光弼凭恃太原坚城,抗拒了史思明的50天围攻,并在太原养精蓄锐,训练兵马,收复了黄河南北。
    开元19年(公元713年)风陵渡建蒲津桥,于黄河两岸铸铁牛4只,用56根铁柱连接起来,架成浮桥,冶炼技术和造桥技术之高超,由此可见。蒲州所属解邑盐池,居全国第二位。其时,全国盐池18,河东居其5。“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柳宗元称之为“国之大宝”。此外,造纸、酿酒以及制布、制毡等手工业也驰名远近。
    由于经济的繁荣,流散者回归故里,边疆居民纷纷内迁,山西人口成为唐代人口的稠密地区之一,从而为河东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山西出了不少名闻四海的政治家、大文毫。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的名相,柳宗元既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初唐四杰的王勃、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以及素有“诗佛”之称的王维,都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