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健顺,满族,1969年出生于青岛。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调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复兴,从1995年九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算起,也快二十年了,今天,应该是走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路口,那就是从民间教育为主即将转变为体制教育为主。社会形势的改变,给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提供了扭转局面的机会,但是这个机遇能否被把握住呢?传统文化教育将健康发展还是徘徊于歧途?我以为,首先取决于整体战略。目前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战略,应该是体系化。只有体系化,才有出路,才有未来。 一、社会背景 1、政府提出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句话是近期内国家的传统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传承体系”这四个字。“传承”这个提法,意味着以往最光鲜的“创新”一词退居次位,“温故知新”,首先要“温故”。“体系”这个提法比较耐人寻味,如果仅仅指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类的,恐怕说不上“体系”。非遗基本上是纵向传承,并不强调横向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所以要成“体系”,首先在于传统文化本身是成“体系”的。这样一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了。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其中第十七条提出: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这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全面表述传统文化事业的基本政策,其中涉及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评定,突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就是中国人的灵魂所在。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公民身份,也不是因为血缘遗传,而是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一份共同的精神遗产,有着共同的人生信仰和生活理想。文件提出传统文化应该当代化的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文件还强调了民俗和节日文化,这是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努力提倡的结果。文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句。这一句意味着传统文化进课堂已经属于国策,而且“分阶段有序推进”也意味着要形成一个体系。
习总书记讲到三点与传统文化教育密切相关。一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宣传,首先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将大力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理论、中国视角、中国话语的。二是传统文化当代化的问题,尤其是“活起来”这个提法,强调了传统文化要融入和直接作用于现实生活。这里面尤其提到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就是吟诵的任务。古人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文字,本来就是声音,有一套固有读法,所以古籍才没有语气标点符号。现在把经史子集、诗词文赋统统只当文字看待,当然是“死”了。只有吟诵,才能恢复古籍汉诗文的无穷魅力。三是强调了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大意义,要求突出中国形象,还是中国理论、中国视角、中国话语。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面对国内的,而且是整个华人圈,甚至是汉文化的事情。做传统文化教育,要有面对世界,走向世界,而且是去阐释西方文化的志向,也只有这样,对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才会真正做好做到位。所以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水平很高,很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新一届政府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是空前地重视,给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目标是建设完善的体系。这项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建立一贯性的传统文化课程以及相关的活动。政府将为此出台一系列政策。最近教育部在拟定《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纲要》文件,其中提出了把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级课程并进行考试的目标,还提出了语文课中古诗文将占一半比重的目标。如果把语文课、传统文化课、综合素质测评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加在一起,在高考时传统文化的比重将超过现在的语数英,成为所有科目中最大的一块。这意味着,体制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热潮即将到来。 但是我们做传统文化教育的,做好准备了吗? 2、高考改革框架解析 我国正在进行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这次是方向性的变革,是一次质的突破,但是,好像在教育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是教育改革太多已经麻木了?但我想提醒大家,这次高考改革是革命性的。
这个文件对于教育考试制度的导向性转变和实施思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随后,教育部在多个文件、发言人的发言中不断重复这些信息,并逐步透露出了更多的具体细节。2013年12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对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的专访,对升学和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说明。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的事情,其实,那只是其中的一小块内容,要看到,不是外语考试改了,而是所有的课程考试都改了。关于中考、高考,节目里是这样说的: 关键词:中考——学业水平考试 + 综合素质评价。 考试成绩将不再是进入高中的唯一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在中考时就将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但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各自应该占多大的比重还需要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刘利民表示,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 关键词:高考——学业水平考试 + 综合素质评价 + 统一高考成绩。 在这一次高考制度的改革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基础。刘利民表示,高考改革基于学业水平考试,要减少考试科目。对于大家关心的外语考试,采取社会化的办法,给学生一年多考的机会。 看来,从中考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都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评价标准又是什么? 学业水平考试一门一清,“一次考三年”的压力将不复存在。学业水平考试用等级评价,不再使用百分制,避免了“分分计较”。 关于高校招生,节目里是这样说的: 招考分离,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校和学生之间“谈恋爱”,学校参考考试成绩,再通过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双向选择,教育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刘利民表示,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大益处它是多元的、综合的评价和录取方式,使学生享受到公平录取的机会更多。 刘利民副部长提到了一个时间表:在明年上半年推出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整体框架,内容涉及从小升初一直到博士招生一系列具体的考试招生做法,并且有望在2017年实施。总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体系。 综合以上文件和信息,我们已经可以对中国未来的高考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印象了。我试着说一下: 高考成绩分三大块。第一块是统一高考成绩,这个跟现在的高考成绩很近似,唯一不同的是,科目减少了(当然,考试内容也会有所改变,比如有消息称语文古诗文的分值将翻一倍)。原来的3+x,共6门考试,现在外语退出,又说减少考试科目,这两个是并列的,所以在外语之外还要减少科目。又说文理不分科,很可能出现合并科目的情况,那么最终统一高考的科目可能也就是两三门。语文、数学应该是必考的,剩下的可能合并为一两门,也可能直接减少为一两门,把其余的推到学业考试去。这几门统一高考的科目还是分数制的,至于是百分制还是现在一百多少分制,就不知道了。 第二块是学业水平考试,现在已知有外语,很可能还有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中的某些科目,还可能有其他科目。比如,教育部正在研究把传统文化或国学设立为中小学一贯制的国家级课程,而且要考试,那么就也有可能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这些科目成绩,都是等级制的,也就是优良中差,没有具体分数。这些科目都是一年多次结业考试,随考随结的。也就是说,在这些次结业考试中,只要有一次你考过了,或者你考到了优,就可以不再学习也不再考这个科目了。当然,一定是经过多年学习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结业考试。但是,考试提供了多次机会,取最好的成绩,随考随结,等级制成绩,这些都有点像英语的四六级考试或者考驾照。这样的结果,是大批的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集中在优良两个等级,无法拉开距离。 第三块是综合素质评价。这个信息现在每个学生也有,但是在高考录取中几乎没有作用。现在是明确提出来了,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成绩之一。那么纳入了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又包括哪些内容呢?目前还不明确,刘部长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说,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这样看起来,社会实践尤其是公益活动将是一个重要内容,当然,各种才艺应该也属于社会实践,只是一般不属于公益活动,应该也是内容之一。综合素质评价将更侧重品德、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和公益活动。这一块既然是属于高考成绩,不可能是一页纸的文字评定,也是要分项的,就像学业水平考试一样,并且也是分等级的,即优良中差,没有分数。 这三块之间的比重关系,目前还未确定,而且可能是各地试点各不相同的。 现在来说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新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双向选择。要知道,现在的高考招生录取基本上是单向选择,考生如果报考了这个大学,考试分数过线,排名靠前,大学就几乎没有理由不录取他。但双向选择完全不同,你就是考分数第一,也可以不要你,因为你不符合这个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高校将要全面实行自主招生了,这跟国际上的情况越来越像了。招生录取的标准,将由学校、院系、导师团队具体决定,每个学校将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的学校会重视语文,有的重视外语,有的重视公益活动。考生将拿着三块的成绩(其中只有统一高考是分数制的,其他的都是等级制的),和一封学校的推荐信,去向各个大学投递。他可以投不同的学校,学校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选择。高考招生录取很像是企业招聘会了。这就是双向选择的面貌。 试想,在这种情况之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是大学老师,从大学录取的角度来思考。当招生人员面对一大批成绩(很像简历),其中大部分科目都是等级制的,而且集中在优良两档,只有两三门科目是有分数的,他如何区分开这些学生?很难拉开档次。因为考100分和考90分是一样的呈现。因此,无论规定的比重如何,综合素质评价(几乎相当于一个学生的简历)都将凸显出来,成为难以拉开档次的时候的最重要的参考。我不知道将来的情况会如何,但是我想,如果高校可以面试的话,一定会面试的。因为在这种搞不清楚谁优秀的情况下,面试是最好的选择。而一旦面试,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外貌、体态、语言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都将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考试成绩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而什么对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作用最大?毫无疑问是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就这一点,就会引发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空前重视。 高考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不再“分分计较”。当绝大部分科目都以“优良中差”呈现的时候,如何设计考试就成了一个新课题。像现在这样把分数细分为一分半分,这个思路就是分分计较。新的考试将向整体性考试转变。整体性考试(比如大家可以想想古代的科举考试进士科只考一篇诗文创作),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决定考试的成败。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跟今天的应试能力大为不同。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是首先依赖世界观、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的培养。 面试是更大的一个关键点。西方国家的高考,一般都有考试分数,但是分数永远都是参考用的,决定录取的首先是面试,其次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就是考生把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经历呈现出来,有点像招聘简历,或者推荐信、自荐信。最后决定性的一般都是面试。面试只有几分钟,最多几十分钟的时间。你说能考出什么来?以前十几年学的东西,怎能在十几分钟里呈现?而且考官手里已经有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他已经不需要这些信息了。这个时候,考查的重点就是考生本身,看看考生的心理健康吗?精神积极吗?人生态度端正吗?对专业真的有兴趣吗?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诚信和人品如何?等等。就是一个印象。而这个印象来源于考生十几年教育的积累。今天我们的教育,积累的是做题的能力,实际上恰恰是对精神、心理、为人处世能力、生活实践能力的扼杀。现在高中生和大学生有心理抑郁的达两成以上。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和坚持品德节操的人恐怕还不到两成。今后,即使是为了高考,这些今天不可一世的教育方法,也要改改了。传统文化教育将是主要的解决之道。 在这里,有个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保证高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公正?一直有人说如今的高考是中国唯一公正的制度,因为农村孩子可以和富二代同场竞技,统一标准录取。打破了这个制度,哪里还有公正?在我看来,如今的高考也不公正,农村孩子和大城市孩子的受教育条件不同,怎么能算公正?新的高考制度,如果能把综合素质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把考生的品德放在第一位考察的话,那带来的公正可能比统一高考要好得多。问题是能否实现的问题。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长受贿案更集中引发了社会关注。我想教育部也肯定知道这个问题,这也将是他们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也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整个高考改革都会失败。现在教育部提出的方案是信息公示、专业机构组织考试和社会监督。具体如何操作,还需期待具体的方案。目前试点的高校自主招生问题很多,主要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权力太大。国外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自主招生的,学校行政人员几乎无权干预,每一位考生的录取都是由专门委员会集体讨论的。看起来教育部的改革也想以此为目标。总之,正如刘利民副部长所说,“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最大益处它是多元的、综合的评价和录取方式,使学生享受到公平录取的机会更多。” 最后,整个计划3年后实施,6年完成,也就是说,今年9月上高一的学生,将赶上第一批高考改革。今年9月上初一的学生,将赶上高考改革全部完成。这就是说,小学和初中教育,必须从现在开始,以改革了的高考为指挥棒,再不能以现行的高考制度为指挥棒了。新的指挥棒跟旧的指挥棒最大的不同,就是考试成绩不再那么重要,题海战术不再那么奏效。小升初考试已经铁定被取消,小学各科考试都将被削弱或禁止。学生的身心健康、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和生活工作能力,将成为升学的关键。从现在开始,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是迎接新高考的必由之路。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在高考改革以后,由于自主招生,国内高校显然还会扩招,一般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值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将继续下降,上什么样的大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义不是特别的大,而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态决定的,是一个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和事的问题。家长和学生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现在追求分数看重文凭乃是一种无奈,随着教育形势和机关企业择人形势的进一步放开,对学生心态性格习惯品德的培养一定会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因为毕竟我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中国人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最会教我们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 因此,由于政府导向和高考改革,以及一系列上文没有提及的国家政策,再加上原本源于民间自发的传统文化需求,传统文化教育一定会在未来的数年之内,迎来一次大幅度的普及和提升。 1、传统文化教育还是非主流 首先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内社会的地位做一个整体评估。传统文化教育在目前的中国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少呢?具体的比例谁也不清楚,但是应该不会到百分之一。看看教育新闻,一百条中能有一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吗?一百名老师中能有一名是教传统文化的吗?教育培训中一百个班中能有一个班是学传统文化的吗?即使是在中小学教育中,一百节课能有一节是讲传统文化的吗?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可是现在只能说是在一部分教育场所开始出现而已。 再说传统文化教育本身。现在有两种提法,一种是“优秀传统文化”,一种是“国学”。“传统文化”应指所有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优秀”两字,如指其当代的适应性是可以的,如指与“糟粕”对立的“精华”就意义不大,因为“糟粕”已经不是“文化”,那是动物性。“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很宽泛,民俗属于传统文化,宗教也属于传统文化。“国学”则是明确指儒家思想文化,是一种以儒家经典为基础,以儒家道统为核心的多层次体系,其外围一直到天文地理、建筑家具等科技日用领域,属于古代的雅文化。它是中国人的核心文化、共同理想,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凝聚在一起的根基。传统文化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 综观现在的文化工作者,从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到媒体人、文化管理者、文化服务人员,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都可以分为四类。
在以上情形下,我们就可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评估了。 现在所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工作、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不属于国学的范畴,而是民俗、宗教、经济日用等范畴的事情。比如戏曲、剪纸、民歌、饮食等等,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萨满教、妈祖文化等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但不是国学。某些文化,其核心或与国学有关,其外围则只能算传统文化,比如玉器,其核心玉文化和古代的儒家精神是有关联的,但是现在玉器的各种鉴定赏玩买卖,未必就有多少国学内涵了。再若茶道是国学范围,但茶艺的国学内涵就少得多了。 传统文化教育,当然包括这些民俗日用宗教的传承,但是,这些都是外围的,其核心还是国学教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国学根基,那些外围文化都会变味,没有了国学根基,人就不是传统文化的人,那做出来的传统文化有多少可信度、多少生命力?就看看我们现在这些唱戏说相声的,有几个有民国那些人的气节人品?那么戏曲相声自然只能衰落下去。 还有,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工作,有一大部分都是假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其实是百年以来被西方理论阐释过、扭曲过、掩盖过之后的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赝品就是“中国历史”。从教科书,到教授们的垃圾论文,到“百家讲坛”的学者评书,到各种普及读物、影视漫画,都充斥着对中国历史的歪曲和抹杀。凡是觉得我们中国的历史不如西方的,印象中国是贫穷落后、封建专制、等级压迫、男尊女卑、战乱灾荒、阴谋诡计、科技不明、民不聊生的,都是被毒害的结果。只要把历史人物和事件,解释成利益之争、阴暗心理,终于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大家就心满意足、频频点头。历史被涂改如此,其他的自然难免其祸。比如教《红楼梦》还在说宝黛反抗封建婚姻的,教中国民歌还在用五线谱的,教国画讲究透视的,你说他们传授的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看起来做的是传统文化的事儿,其实是在做杀死中国文化的事。 最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不同。前者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不是研究物的工作。国内现在在传统文化研究,包括国学研究领域,有一批很优秀的专家,但是,他们大部分人并不做教育工作。尤其是儿童教育的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工作,差异甚大。 由此综合,在目前看起来还算广泛的传统文化工作中,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份额其实少得可怜。一旦传统文化教育大潮到来,很多人主动或被动参与进来,一定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界,主要是国学教育界的同事们如何应对,如何表现,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国学教育界如果不能成为潮流的倡导者、引导者,那么这一轮大潮中国教育又只能交学费了。 2、国学教育界还在打地基 国学教育界的情况怎样呢?我觉得,我们还在打地基,而且还是打几个角落的地基而已。 国学教育实践主要是大批的学校、私塾、家长和国学爱好者在做,其主要的做法大致有五类。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汉诗文固有的声音形式,是整个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础,所以古人把上学叫“读书”。在吟诵里,含有整个中国文化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今天,由于抛弃了吟诵,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最底层的基础,不得不以西方方式进行传承,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传承举步维艰而且经常变形的局面。恢复吟诵,而且发展与时俱进的普通话吟诵,就一下子回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正路,为整个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提供了利器。 但是,吟诵也是国学教育的基础的一个方面而已,远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当我们把所有这些国学教育流派和模式放在一起综观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家共同的特点: 现有的国学教育流派和模式,几乎都属于国学教育的基础部分。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国学断传了,兴亡继绝,只能从基础开始。诵读经典、学习礼仪、吟诵作诗、孝敬父母,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实践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必须要做的部分。现在很多流派模式都在宣称自己是国学教育的重心甚至全部,这个出于宣传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毕竟不是事实。我们都要承认,我们正在做的国学教育模式,是基础教育,而且只是基础教育的一小块。因此我们大家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古人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和成套模式可以参考,因为这些在古代都太基础、太本能,没几个人去专门研究记录。但是基础国学教育的兴起,也说明了社会需求就集中在这个部分。百年以来,正是因为缺失了这些基础,所以再怎么高喊中国文化也只能眼看着文化成为遗产。从事中国音乐的研究和创作、演出的人,自己都不会吟诵,不会即兴唱歌,研究中国文学的人,自己都不会作诗,编历史剧的人自己都没看过二十四史,对外汉语教师都不懂音韵学,这就好比去驾校学开车,你都拿到本儿了,才知道教练没开过车,就是教你而已——你不冒一后背冷汗吗?中国文化的传承,现在只能从诵读经典、学习礼仪、孝敬父母和吟诵作诗开始,没有这些就没有戏曲、木器、中医、武术、珠算、诗词、语文、书法、汉服、农业、建筑和理学!它们只能扭曲着死去!人都不是传统文化的人,光会那些技艺,顶什么用呢。 儒家做事,讲究经世致用,目前我们就该伏下身子,打好地基。所以大家也要面对事实,承认我们在做基础的事情,而且不系统。固然,在这些地基的上面,都有可能建立大厦,或者说,在每一个模式的背后,都有庞大的国学教育系统,有成套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有培养出完善的国学人才的可能性。我也是经常说吟诵像纳尼亚的衣橱,在它背后有整个的国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相。但是,从此地走向彼岸,就意味着超越现有的模式。只靠弟子规,或者只靠礼教、只靠读经、只靠吟诵、只靠乐教,只靠性情、只靠学中医还是学武术,都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国学人才的!教育是一个复杂丰富的系统工程。 现有国学教育的各个流派模式,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回避不是儒家的态度。出现问题的原因,除了经验不足、条件不具备以外,很多都是因为不系统而造成的。比如吟诵教育需要老师们会吟诵,吟诵需要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依字行腔还好学会,依义行调,则需要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可是,即使是理解一首唐诗七绝,也需要从读经读史开始。对经史毫无印象,是不可能读懂任何一句唐诗的,勿论吟诵了。所以吟诵教育如果没有读经,没有礼教,没有历史教育,也是不可能真正做好的。再比如有的学生对国学产生了厌学抗拒的情绪,这往往是因为只进行了读经和礼教,而缺失志向、性情教育的缘故。所以体系化,也是解决国学教育现有问题的阳关大道。 即将到来的全国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对于国学教育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要应对和引导这场文化教育运动,国学教育必须走出现有的各个模式,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实现体系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学校的特点也决定了国学教育必须体系化。 三、国学教育体系化 国学教育在古代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当代的形势下复兴这个系统。这样既要坚持国学教育本身的性质,又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变革发展,最终形成一套在当地社会可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教育体系。这也许是几代人的工作,但是要从我们做起,从当下做起来。这也是当下的国学教育必须做的事情。 国学教育的体系化,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层级到门类,从核心到外围,从现在到未来都要体系化。我们不是要做西方科学那样的精密的系统,而是说要有互相关联互相合作的方方面面。我试着说一下我的想法。 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首先都要分成学校教育(包括从胎教到幼儿园教育,只要是有国家组织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机关、企业、社区、社团和个人所组织和进行的教育)两大块。前者是主体,后者也要以前者为依据和参考。我这里想讨论的也主要是前者。 学校教育又分为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两者是相配合的。校外教育又分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一个交汇的地方。校内教育要对校外教育有一个统筹。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的家庭教育都是有缺陷甚至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家长们不懂教育,不阅读家庭教育书籍,学校不组织家长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自己就没有做好自己,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回家谈的就是金钱男女,评价孩子就是分数比赛,自己就没有理想信仰,没有道德底线,更不用提文化素质和生活习惯了。人都不是好人,不可能有什么好家教。所以家庭教育的问题,还要依靠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解决。社会教育改造家长,学校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好家长。高中和大学应该开设婚姻和家庭教育相关课程。 下面主要说说校内教育。首先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学教育有一个定位。我认为,国学教育应该是所有中国国民必须获得的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就不一定,因为传统文化是个广义,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其中很多民俗内容不是非学习不可的,很多宗教内容是不适合在未成年时学习的。在传统文化之中,只有国学内容是必须要学习的,因为这是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根基,也是中国未来立足于世界的根基。所以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国学内容为主体,结合当地实际可以配合有一些非国学的传统文化内容。 所以问题的焦点就是国学教育在学校应该如何成体系。 这里还要先明确一点,就是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国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即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国学教育,所以这里说的国学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现在很多国学教师和家长,在教学的时候都会拿古代教育做参考,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弄清楚古代教育的结构。 古代教育的地基部分是国学教育,基本上等同于蒙学教育。古代在法律上是规定每个儿童都要接受蒙学教育的。蒙学结束之后,大部分儿童会各奔前程,务农的务农,经商的经商,做手艺活儿的学手艺,各拜各的师傅。只有极少数儿童会进学馆,正式“上学”。这部分儿童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儒士。只有儒士才有系统读经解经的学习内容。今天情况已经有所不同,九年义务教育比古代的蒙学两三年的普及教育要深入广泛的多,所以国学教育也要比古代蒙学的内容多,但是,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区分还是要有的。 先说精英教育,就是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这些人才又分三种,一种是国学学术研究人才,一种是国学教师,一种是各项专门人才,如中医、古琴等等。其实都是专门人才。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国学教师。如果传统文化教育发展起来,国学师资的培养一定是最急需的。现在国学师资的供需差已经非常突出了,全国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等对国学师资的需求至少有几十万人,但供给量几乎为零。目前主要是靠短期培训其他科目的师资凑合,几乎没有系统的培养。国学师资将成为近期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国学师资的培养主要靠大学,所以预计未来几年之内,各大学尤其是师范类大学的国学教育专业方向将迅速出现并升温。国学教育师资培养,是整个国学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 精英教育开始的年龄,因不同的专业而异,但是,一般都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开始,或者说,系统的培养国学专门人才一般会在高中以后开始。之前因人因家庭因专业而异,可能有一些零散的专业教育,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系统的精英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教育,以及各个专门学校的教育,就像现在的职业教育一样。国学教育体系,在其上层必须有这些精英教育存在,才能给国学教育的提升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 普及教育则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为主,上可辐射到高中和大学的通识课程,下可延伸到幼教和胎教。国学普及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的中国孩子都初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融化进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能力中。 国学普及教育的这个目标很重要,这里面要分三个层次,就是态度第一,能力第二,知识第三。国学教育首先是养成学生的中国式人生态度,也就是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的世界观,修身立德、求仁求义的人生观。 态度第一,意味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态度比教学内容更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校风班风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事,是国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仅这一点,就要求国学教育的方法有充分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模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知识的传授还勉强可以用集体教学的方式,人生态度的培养是不可能大规模使用集体教学的。 其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和幸福感。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在扼杀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能力需要把教学过程改为自学为主,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关注和传授学习方法。生活能力更是当今教育的一大缺失。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关于生活能力的系统培养,只是零打碎敲应景有一点而已。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国学教育和生活教育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国学教育必须在自己的范围内重视生活能力,从健身养生到饮食起居,都应该系统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最后才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这个顺序非常重要。我很担心由于习惯性的影响,国学教育大潮仍以国学知识为主体,这样很可能在学生中引起大范围的反感,在教师中出现越发严重的身心疲惫,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进一步加重。要记得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属于普及教育,不要那么专业化。王阳明先生曾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只有把国学教育的重心放在修身养德上,国学教育才能真正做下去,越做越快乐。 下面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内容的问题,一个是教育次第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古代的蒙学教育,最初为“六艺”,后来又逐步演变为礼教、诗教、乐教、文字音韵训诂、生活能力和常识等不同的方面。学馆的初级阶段,又有读经、读史、解经、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内容。今天的国学普及教育,内容大致也差不多,只是要在新形势下重新梳理一下,并注意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然后按照年龄次第排开。 关于教育次第,古代有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之说。幼年是出生到三四岁这段时间,以养成基本生活态度为主。童蒙是四五岁到十一二岁这段时间,以养成基本生活习惯为主。少年是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这段时间,以立志为主。以此为参考,可以对当代的国学普及教育体系做一个设想。 幼教阶段,就是三到六岁,做这样几件事。识字,要达到六岁两千字以上,七岁三千字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以后,拥有自由阅读能力。因为今后的学习将以自学为主。自由阅读能力也是孩子爱学习的一个条件。这在中国古代教育中都是常规。习礼,教授基本的礼仪规范。吟诵和唱歌,形成音乐能力,同时配合故事和游戏,初步学习古诗文。培养生活能力,教授各种生活常识和方法。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孩子的人生态度为最关注的对象。 小学阶段,要开始系统诵读,但是绝大多数经典不需要全文诵读。诵读的经典以儒家经典和诗词文赋为主,其中精读和背诵的文字在十万字左右即可。同时,开始创作训练,诵读要落实到创作上。琴棋书画等的普及教育都要跟上。开始中国历史的系统教育。开始西方文化的系统教育。现在关于中国历史的教育既不系统也不正确,亟需纠正。关于西方文化的教育就更差了。最被忽视的是科学教育。看起来我们有数理化自然科学等很多课程,实际上,教的都是所谓的科学知识,没有教科学精神,更没有教科学哲学,就是要明白科学是怎么回事,它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位置,这些对于学生未来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并领先于西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礼教和生活课都进一步拓展。要让学生达到能够基本处理自己的生活的程度。小学生要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心态放在第一位。 中学国学教育一方面延续小学的体系,加强大规模整本阅读原典,加强社会实践,另外还要注意初步的专业化的培养。这时候琴棋书画、中医武术、各种技艺的专业培养都要开始,给学生选择。女学、男学这样的性别教育也要开始,不是讲性别的教育,是按照不同的性别培养不同的专门能力的教育。中学国学教育在人生态度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立志。如果没有立志,仅靠小学以来的快乐学习和习惯学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青春期是人生眼界提升最大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把学生的眼界放大放高,为自己的人生立下一个宏远的目标(不是要做大官,做家庭主妇也是一个宏远的目标),他就又有了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 大学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国学不是他们的专业,国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延续教育以及跟专业相结合的教育。国学可以对所有专业发生影响。国学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另外,就是国学师资和其他国学专业的教育。 国学教育体系不是这篇文章或者我能够说清楚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阐述成熟的国学教育体系,而是呼吁国学教育要体系化。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个需求,这个未来,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国家会出台政策,但是政策都是大面的东西,具体实操还得靠学校靠老师。而且,政策也需要先有实践。在几个月后高考具体方案出来,教育界一定掀起一轮改革热,从课程改革,到职称改革,到学校体制改革,恐怕全都会有。我们在国学教育方面应该做点什么呢? 我想有几件事看得到是应该做的。
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必须有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都是体制内教育,都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此外还要有一批专业的传统文化学堂(如中医、武术、书法、古琴、茶道、手工等)环绕在周围。有大学才有旗帜,也才有人才和人气。有专业学堂才有专业性和丰富性。这些在一起才有规模效益。这样的一个基地,会很快在全国造成影响,形成长久的典范。目前也只有这样集中力量做出榜样的方法,才是最快捷的推广办法。否则全国都在条件不备、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各行其是,短时间内肯定比较混乱,长期也不知道能否走出一条路。但此事能否成功,尚看机缘。 总之,在体制教育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时候,国学教育和以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体系化,才有出路,才有成功的未来。 2014年1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