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仅是戏剧之乡,同时也是音乐之岛。在台湾民间流行着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音乐流派:南管和北管。目前在台湾,西方的各种“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充斥着城市的酒吧和舞厅,民间音乐日趋衰败,但在广大农村,“欧风美雨”并未减少普通民众对“南管”的偏爱。每当农闲时节,饭后茶余,人们便自发地聚集在花前月下或庙宇“闲房”,拨弄琴弦,敲起拍板,津津有味地演唱起来,陶醉于悠扬委婉的音乐王国之中,怡然自得,直到夜阑人静,方才尽兴而归。 (1) 南管 南管是“南曲管弦乐”的简称。它原本是流传于闽南泉州一带的古代音乐,清代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台民为把这种音乐与北方系统的音乐加以区别,特称之为“南管”。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笛和拍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拍板”,歌唱者演唱时,按着拍板一个字一个字地拉长音调往下唱,歌词字数不多,节奏舒缓,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正式演奏时分“指”(有词的曲)、“曲”(有曲有词)、“谱”(有谱无词)三部分。乐音幽雅清丽,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痴迷。 南管乐起源于元末长江以南,是伴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开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间音乐。本来,演奏南管的惯例,琵琶师为首席。而如今南管乐演出,领衔的乐器却往往是洞箫,洞箫师坐首席。据说这一变化也与康熙有关:康熙听过南管乐后,异常酷爱,情不自禁地拿起洞箫助兴,参加合奏。自此,洞箫在南管乐中便身价倍增,被“提升”为领衔乐器了。 南管乐传入台湾后,很快在城乡广为流传,融入台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广大群众闲暇之余弹唱自娱、抒发情感、怡神养性的民间艺术,并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婚丧节庆或庙会祭典,由南管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子弟团”必应邀到场演奏,不可或缺。而1900年前后成立于台南的“南声社”则是目前在台湾曲艺最为精湛、组织最为完备的南管业余演奏团体。他们曾远赴东南亚、西欧各国演出,传扬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受到热烈欢迎。 (2) 北管 “北管”专指大陆北方语系的戏曲音乐。由于它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节庆、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北管起源于长江以北,据说清乾、嘉年间由安徽传入台湾;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小鼓、响盏、古琴、唢呐、大管弦、二弦、三弦、京胡(“吊规仔”)、椰胡(穀仔弦)、箫、筝、笛等;主要演奏汉、唐、宋历代名家所作的曲子。 由北管乐器伴奏演唱的戏剧叫“北管戏”,因多数北管戏团是由农村富家子弟组成的业余戏团,故又称“子弟戏”。此外,还称它为“乱弹戏”。这一名称的由来,出自乾隆时代的花部唱腔。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统谓之乱弹。”清初以来,北管戏在台湾民间长期盛行,经久不衰,台湾谚语云:“猪肉吃三层(即“五花肉”),看戏看乱弹”,可见台胞对北管戏的喜爱。台湾光复之初,北管子弟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总数达千团之多。他们活跃在各种民俗活动的喜庆场合,或登台演唱,或摆场清唱,或游行演奏戏曲,满足了人们心灵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寄托,自娱而又娱人,发挥了民间戏曲音乐的重要功能。 其实,但从演奏的这些乐器方面来看,我们便可想象得出,北管乐演奏起来必定震天动地,比南管乐要热闹得多。南管和北管,风格完全不同,前者体现了南方人的细腻与沉静,后者则表达了北方大汉豪放、爽朗的性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