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里的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脱颖而出,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自荐”成了自告奋勇的代名词。 毛遂自荐 春秋时,秦国围住了邯郸,赵国希望楚国出兵相救,平原君受命前去沟通。平原君想从自己庞大的食客里挑选二十人陪同自己前往,可挑来挑去,只挑了19个人。(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平原君接纳了毛遂。毛遂果然不辱使命,凭自己的机智和无人能敌的辩才说服楚王与赵结盟,共同抗秦。毛遂因此名闻天下。 毛遂自刎 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短短一年,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毛遂这个雄辩的外交家在使用上的错位导致一败涂地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与其雄辩的口才并无多大关系,他需要有高度的战略眼光与娴熟的指挥技巧。换个角度来说,军事人才,当然也不仅仅是军事人才的使用,必须着眼于其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质,否则,无异于是对人才的扼杀。 毛遂墓 毛遂名扬历史,妇孺皆知,但毛遂的墓地却鲜为人知。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 卷八 人物传 》记载:“战国 毛遂者,薛人也。游于赵为平原君客,久之未有知名。……后卒,葬于薛。其冢今被废,内有石碣,始知为薛人。”明版《滕县志 古迹志 冢墓》载“毛遂墓,在薛城北门外。” 世人评价 一个靠嘴巴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时过境迁,星移斗转,但世间大道,运行有常。毛遂“请处囊中之求”在任何时代都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只要“请”之人不是狂悖之徒,添乱之辈。其实,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人人都有缺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和发挥人才的长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识人识己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承认差距是不行的。信用人才,国兴,信用庸才,国败;信用奸才,国亡。国家兴亡,国王是重要因素,主要取决于他会不会识人和用人。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