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土族的精神财富——民间歌曲

http://www.newdu.com 2017-12-17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土族的民间歌曲是主要是说土族的音乐,分为野曲和家曲两大类,是土族人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慢慢积累起来的一种物质文化。
    
     土族野曲
    
   “野曲”即“花儿”,也称为“山歌”、“少年”等,也有人称之为“外面唱的歌”。土族“花儿”的调令很多,如“尕连手令”,“好花口令”等,流行在互助土族地区的就有十几种,流行在民和土族地区的有“阿姐令”、“马营令”等。土族“花儿”大都以某种曲调中特定的衬词、衬句而得名。不管在这种曲调中填上什么样的歌词而其特定的衬词或衬句则必不可少。土族“花儿”一个显示的特点是结尾音拖长而下滑,给人以深沉绵延之感。
    土族“花儿”主要以情歌为主。“花儿”属于情歌,主要内容是谈情说爱,描写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之情。故而属“外面唱的歌”。按土族的习惯,“花儿”只能在山上、野外唱,要避开亲属。若父母和同胞兄妹在场就不能唱,违者被视为无礼,要受到谴责。
    土族“花儿”既不与汉族“花儿”相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不论在田野或在山岗、庙会、男女老少几乎人人爱唱。尤其到了夏天除草季节,到处是清澈悦耳的“花儿”声,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各地按期举行的传统“花儿”会上,土族的民歌手常常对唱不绝,演唱者大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因此,土族之乡素称“花儿之乡”。
    土族家曲
    
    与“野曲”相对的是“家曲”。家曲也称“宴席曲”,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赞歌是土族人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如主人赞美客人“德高如蓝天,恩深似大海”,而客人称赞主人时,把普通的餐具说成是金杯玉碗,把普通食物说成是山珍海味,主要是赞颂主人的殷勤款待。赞歌的格式一般以三段为一首,每段长短不等。一般前两段为比喻,后一段才是实际含义。赞歌的演唱一般是两人,一人主唱,一人伴唱。赞歌曲调多种多样,旋律柔和优美,词藻华丽,比喻生动形象。
    问答歌,也叫对歌。它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互相盘问、交流生活知识和经验等。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无所不包。
    婚礼歌的歌词和曲调一般是特定的,由什么人唱,什么场合唱,是有严格规定的。大体上有送亲和娶亲两部分。婚礼歌主要有《纳什金妥若》、《尖加麻什则》、《抗隆罗》、《依姐》等。
    土族民间歌曲不仅保留了蒙古族等边少数民族的民歌特点,还与一些民歌的曲调十分相似。土族的民间歌曲虽然受汉族、藏族民歌的影响很大,但是土族民间歌曲依旧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是土族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土族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