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族傩愿戏

http://www.newdu.com 2017-12-17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土家族傩愿戏,又叫“傩戏”或“土地戏”,是从土家族祭祖还愿的祭仪中衍生而成的一个地方戏种,是土家族中的一个特色文化。
    
     土家族傩愿戏的简介
    
    土家族傩愿戏,又名“傩戏”或“土地戏”,它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30多个曲牌,200多个剧目,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土家族傩愿戏是一种宗教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
    土家族傩愿戏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至腊月二十四日,乡间驱除邪魔鬼魅、消除灾难厄运、庆贺人寿年丰时,请土老司若干人进行表演。
    土家族傩愿戏一般分为高傩和低傩两个流派。高傩流行于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低傩流行于当地汉族地区。高傩和低傩的共同点是都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传说是三个法力无边的神仙。
    土家族傩愿戏有固定的故事情节,有任务对白。傩技是喷水画符,双脚趟烧得通红的贯头(铧口),但见脚底冒烟,却安然无恙。另外,咬铧口、过火海(从炭火中过)、摸油锅、滚榨刺、上刀梯等惊险功夫等,是一种难以理喻的“神秘文化”现象。
    土家族傩愿戏的由来
    
    土家族傩愿戏具体从哪年开始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能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关于傩愿戏的文字记载。
    《容美土司史料》载“大二三神,田氏家神也,刻木为三,灵验异常,求医问寿者,往来乡属于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户期迎奉焉。期将终,具酒醴,封羊豕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居奇祸,祭时鼓钲嘈嗥,苗歌蛮舞,如演剧然,神降必凭人而语,其人奋身勇跃,龁碗盏如嚼甘饵,履赤铁,入油鼎坦然无难色,至今犹然。”这段文字表明了土家族傩愿戏到现在至少有了600年的历史,而且其中的传统习俗基本没有改变。
     土家族傩愿戏的特色
    
    土家族傩愿戏是从土家族人中的还愿祭祀的仪式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戏种,它是一种祭祀仪式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戏剧表演中又夹杂着还愿祭祀的内容,可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保留着表演艺术由祭祀、歌舞、说唱向戏曲演变过程中的原始面貌。
    土家傩愿戏中充分表现了原始宗教中的人神平等的观念,虽然戏中有宗教的色彩,但是戏中的神已经非常的平民化和生活化。这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的的傩愿戏深受土家人民的喜欢。
     土家族傩愿戏的祭祀顺序
    
    土家族傩愿戏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祭祀仪式,被称为“24戏”,也叫24堂法事,一套简约的祭仪也要八出,称为“正八出”。傩愿戏在人物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鹤峰的兽皮傩面,是古巴人长期狩猎经济的产物。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用不同的兽皮。在祭仪之间,一般在“邀罡”之后开始插演“正戏”,正戏多为大型剧目,内容自成一套,与傩仪联系紧密,内容为天、地、水、阳“四大团圆”戏。
    土家族傩愿戏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许愿、显愿和还愿。
    土家族傩愿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禁止,仅允许傩愿戏中的“正戏”中的部分曲目以单纯的戏曲的形式演出。到目前为止,能完整表演整套傩祭的傩坛就仅剩下清湖村与江口村的两个。其中,清湖傩坛掌坛师黄茂廷今年已83岁、江口傩坛掌坛师甘松林今年已93岁。
    土家族傩愿戏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是土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尽管为保护这一特色民族文化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本土人民的不重视,以及青年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的兴趣不高,而老一辈传统文化艺术传人相继离世,这使得土家傩愿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