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大典《左传》名垂千古,其作者左丘明被后人尊为文宗史祖。左丘明老先生的墓,就在泰安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 衡鱼位于今肥城新城区西20公里处,由三个超大型的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邱氏人口2000余人,都是丘明公的后裔。近日,记者来这里寻古问今,试图搜寻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有关左丘明的故事。 左丘明姓丘不姓左 左丘明并不姓左,而是姓丘。当今散布于世界各地的邱姓人家,皆是左丘明后人。 世代居住于衡鱼村的邱国夫,是丘明公第75世孙。邱国夫对记者说,因历史原因,山东丘(邱)氏迁出迁入者多,唯肥城丘明公一支丘氏两千多年来一直生于斯,长于斯,且历代都有家谱,明朝知县王维精来的时候,丘家就送给他一本家谱。这本家谱今存放于孔府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在衡鱼村的家谱是根据元代的版本延续下来的,而元代之前的版本已遗失。邱国夫还向记者展示了他所珍藏的一本保存较好,但已不易多翻动的《邱氏族谱》。 至于左丘明为何姓丘不姓左,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左丘明年轻时因楚国战乱,随父丘成公至鲁之肥城衡鱼村定居。其父为鲁左史官,丘明公世袭鲁左史官位。当时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职责不同: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左史官丘明去官号即为丘明,姓丘字明。但也有后人望文生义,以《左氏春秋》说作者丘明公姓左,或姓左丘。 对于左丘明的姓名来源,古人记述甚多。如晋代夏侯湛诗:“丘明达胜,致志春秋。”汉代刘向《别录》:“《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为旧书。”《后汉书·陈元传》载:“知丘明至贤”,“诵孔氏之正道,理丘明之宿冤”。袁宏《后汉纪·叙》载:“丘明之作,广大悉备。史迁剖判六家。”司马贞《史记索隐·序》载:“迁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上史,其褒贬核实颇亚于丘明之书。”南宋王应麟《玉海》称“词宗丘明”,陆德明《经典释义》曰“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异”等等,皆记“丘明”,而从未尝加称之“左”字。 要知道,古人在文字叙述中除自称(谦称)去姓外,对他人之称一定是要将姓和名连在一起的,直呼人名会被视为不恭。而孔子加称官职为左丘明是表示尊重,后世司马迁称左丘明亦为表示尊重。将官职作为尊称,古代常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