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启蒙国学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宋代陆佃的《埤雅·释兽》:“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大迹,以防敌患。”
    传说,有一种野生的羊,名叫羚羊,它比绵羊要大一些,长着一对向前弯曲的角。这对角不但是它的武器,而且还有一种奇妙的用处。每到夜晚,羚羊就跑到大树底下,找到一根高高的横枝,使劲儿一跳,把羊角挂在树枝上,就这么吊着酣然入睡了。凶猛的豺狼虎豹沿着它的足迹,嗅着它的气味追踪而来,追到树下,不见了踪迹,气味也淡得闻不到了,那些愚蠢的猛兽怎么也想不到:羚羊高高地挂在树上呢?山上的人们,在黎明时,看到了羚羊,还以为是有人在树上上吊死了呢!赶紧跑去搭救,走到树下,羚羊以为是猎人来了,敏捷地纵身一跃而下,落地便跑,跑得飞快,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
    后人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个典故比喻诗的意境超脱玄妙。宋代诗评家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清代翁方纲也说:“神韵这个东西呀,是在好文章中彻上彻下无处不在,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