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一些身份尊贵的人,像皇帝、皇室子弟以及士大夫文人,对书画用纸特别讲究,于是“加工纸”应运而生。这种“加工纸”,与普通的宣纸相比,上面多了图案,多了颜色,比加工之前的纸更加美观,更加实用、耐用。 近日,记者在巢湖市掇英轩文房用品厂与粉蜡笺、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等“加工纸”有了初次谋面。 传承——从“复活”技术到批量生产 手绘生产车间,厂长方春希正在与工人们一起制作真金手绘描金粉蜡笺对联。正在进行的工序叫描金,极为细致。传统技艺纸笺加工技术传承人刘靖向记者介绍:“粉蜡笺是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亚光,再施以泥金、泥银,用金银粉再勾描出各种吉祥图案,一笔笔细描细画加工出来的。”记者看到,这样的纸确实精美华丽。方春希告诉记者说:“粉蜡笺的贵贱就在于描金用的金粉是否是真金。这些‘纸’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据介绍,失传百年的粉蜡笺“复活”后,刘靖又陆续成功“复制”出技艺失传的泥金笺、泥银笺、绢本宣、流沙笺、透光笺、羊脑笺等十二个系列上千个小品种。其中刘靖制作的一对五言瓷青蟠龙粉蜡笺市场价要15万元。刘靖说:“这些真金白银加工纸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今年荣宝斋就下了100万元的订单。但是因为都是手工制作,所以,现在每年的产值在300万元。” 利用——从“加工纸”到创意作品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刘靖还在寻找一切机会,为中国传统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做着积极的努力。目前,他已连续三年被中央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及研究生讲授造纸及传统纸加工的专业知识。 “我现在带的‘徒弟’除了本地的,还有加拿大的、斯里兰卡的、韩国的。”刘靖说,“除了带徒弟传授技艺,我还想把‘加工纸’做成产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他的厂房都是租赁的。随着“加工纸”市场的不断扩展,他计划建一个规划面积15亩的文化产业园,作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袭基地和科研基地。“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还太少。”刘靖说,“有了载体就能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研发新产品。我想走通一条产学研销一体化的路子。” “你见过用纸做的碗具吗?”刘靖问记者。他告诉记者,他跟学生们共同研发出了“新作品”——用纸的原材料做成貌似陶、漆、瓷质的碗,还做出了家具、灯罩、公文包、相框。“我们已经做出了样品,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些‘创意作品’就能够正式生产,成为‘创意产品’。”刘靖说,“纸笺加工技术以后将不再仅限于做‘加工纸’,在我们的创意理念引领下,再借助现代科技,它将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产品的开发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