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苏州11月27日电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砖雕文化,11月25日至28日,首届“全国砖雕艺术创作与设计大赛”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大赛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全国主要砖雕流派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本次大赛作品规模大、专业水准高,既注重传承保护又重视创新发展,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也代表着当代砖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本次大赛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硅酸盐学会、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大学等权威机构主办,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行业工作部、江苏乾宝蔡云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工业和信息产业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罗俊杰、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等领导专家,都表达了对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通过大赛促进砖雕艺术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主办方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广沛介绍,就如何办好本次大赛他们分别向全国总工会、文化部、工信部等国家机关和部委做了汇报,组织了多次行业内的专家座谈会,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砖雕艺术家的作品,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张广沛谈到,“青砖作为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砖雕技艺精湛,流派众多,是对世界建筑文化的杰出贡献。目前砖雕行业还比较落后,大多是小微企业,我们有责任扶持行业的发展。” 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徐永模认为,砖雕文化的传承创新、砖雕产业的壮大,不但要融入当代工业发展的大潮,还要在新材料、新技法、艺术水平、应用领域、开拓市场上不断创新,促进整个砖雕艺术的健康发展,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名片,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让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砖雕文化,促进砖雕材料技术、砖雕艺术和建筑应用的创新,培养砖雕艺术人才,推动我国砖雕艺术走向国际,本次大赛共设置最佳传承奖、艺术创新奖、建筑设计奖、材料创新奖共4大类奖项,每项下设金、银、铜和优秀奖。 据悉,大赛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全国砖雕行业的热烈响应。参赛人员覆盖全国砖雕主要产区,涵盖全部七大门派。来自广东、福建、甘肃、安徽、江苏、山西、上海、北京、浙江、江西等十余省市共300余件作品中,优选出的104位选手的145件作品在大赛现场进行了展出。部分获奖作品还将于近期专程赴京巡展,展示传统砖雕七大流派的精髓。 为推广工匠精神,大赛还专门设立“砖雕大工匠”、“砖雕大国工匠”、“中国砖雕非遗传承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11月26日,来自广东、甘肃、安徽、江苏等省的45名优秀砖雕艺术家参加了“年度砖雕大工匠竞演”的现场评审,真刀真枪地展现了他们的真才实学,从中产生了10位“砖雕大工匠”。这些匠人均从业多年,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体现了中国砖雕的最高水平。 占领砖雕学术高地 我国砖雕艺术分布南北两大地域,有七大流派。北方体系的砖雕工艺纯熟,造型洗练,风格古朴豪放;南方体系的砖雕技法更为丰富,造型精致,层次感强。七大流派分别为苏州砖雕、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山西砖雕、临夏砖雕、徽州砖雕和广东砖雕。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广沛介绍,早在大赛之前,4家主办机构就对七大流派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研,对各地砖雕的艺术、技艺、应用特点等进行梳理,奠定了大赛的学术性、艺术性、广泛参与性。 本次大赛的专家委员会也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王时伟主任、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云娣、北京市级砖雕非遗传承人张彦等人员构成,保证了学术和艺术的严谨。 11月27日,主办方在苏州工艺美院举办“中国砖雕非遗传承与发展论坛”,吸引了砖雕行业、设计院校等近200人参会,从学术、艺术、产业、科技等视角观察砖雕文化,在业界产生了叠加的共振效应。 培养技艺的传承人 砖雕艺术历经千年,至明清达到顶峰。然而,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社会动荡、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影响,砖雕在建筑中的应用日渐萎靡,砖雕艺人的经济状况愈加窘迫,难以支撑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行业出现严重的断代现象,一些地区的砖雕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6年,临夏砖雕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各种流派的砖雕逐步被纳入到国家和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据初步统计,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砖雕艺术有4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项。 然而,这类依靠“口传心授”和“手把手教”来传承的古老文明,仍需找到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为使大赛形成品牌和持久影响力,使砖雕艺术走进社会视野、公众生活,承办方江苏乾宝蔡云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苏州当地举办了众多公开活动,参赛作品展、砖雕大师特邀作品展、蔡云娣大师雕刻作品及义卖作品展、苏派砖雕艺术作品展、非遗传承创新互动体验展等,全面展现了当代砖雕艺术的整体风貌。 11月26日,“蔡云娣大师作品慈善义卖专场”精选蔡云娣大师及其优秀弟子的80余件砖雕、石雕精品作为拍品(包括首次出现的非遗系列典藏精品),为非遗传承、慈善爱心事业助力,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强烈响应。 蔡云娣是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文物古建泰斗罗哲文先生入室弟子。他在雕刻艺术的道路上实践和探索了40年,由石雕拓展到砖雕和木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江南三雕”艺术风格。 据悉,为了发现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本次大赛主办方还特地组织了“学生砖雕比赛”,苏州工艺美院的5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由蔡云娣现场指导,经过三轮选拔,最后评选出10名优胜者,这10位优胜者将获得蔡云娣捐赠的共计5万元的“蔡云娣砖雕传承奖学金”。该奖学金将持续关注并支持更多有志于传承非遗文化的贫困与优秀学生。 “要想真正保护、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人才建设是关键。”蔡云娣表示,非遗保护应该保护“传承人”,要让各级传承人有激情去做传承的事情,倡导“活态传承”。砖雕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学校甚至娃娃抓起。 “艺术+科技”助推产业化 今年9月起,本次大赛主办方及专家委员会,展开了对安徽歙县、江苏苏州、甘肃临夏和广东广州等地的实地调研,了解主要砖雕传承地的艺术特色、重点企业、技艺传承等情况。 临夏砖雕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编项目,最早成立了地方砖雕行业组织。临夏砖雕在建筑中大量应用,因而,当地砖雕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工人作业条件相对良好。苏州砖雕艺术是南方地区最重要的代表,苏州砖雕秀丽儒雅,朴素大气,技法丰富,被誉为“南方之秀”。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苏派园林和建筑有以砖雕进行装饰的传统,全国近2/5的砖雕企业位于苏州地区。并且,苏州砖雕艺术创新性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法,,不但艺术表现手法更为丰富,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徽州和广府地区砖雕制作至今保持着非常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主要依靠手工,且工作空间小,缺乏除尘通风系统,工匠们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 经调研发现,后备人才匮乏、同行恶性竞争等众多因素,制约着砖雕这门古老技艺的全面盘活。 本次大赛主办方表示,将从艺术、科技两端倡导创新,为砖雕行业输送血液。大赛发起成立一个“全国材料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倡议,通过材料创新推动和拓展砖雕艺术的应用领域,使砖雕技艺的表现手法更丰富、细腻。该专业委员会也将重点拓展砖雕艺术在建筑、文化创意类产品、内装饰产品等新领域的应用。 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苏州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典园林更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蔡云娣说,苏州与砖雕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它是构建苏州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最重要装饰工艺之一,与苏州园林营造一脉相承,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式砖雕被誉为“南方之秀”,集“诗、书、画、雕、刻”为一体,具有吴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价值。据统计,仅明清时代砖雕门楼苏州就曾拥有200多座,为吴地建筑范式的典型体现。现今,苏州也是砖雕的主要产区,排在全国首位。 2014年,苏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对此,承办方江苏乾宝投资集团董事长王跃程表示,在国际知名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举办砖雕大赛,有利于砖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选择砖雕这样的非遗项目,不仅是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也是我们前瞻性的战略选择,这是一个机遇与困难并存的挑战。”王跃程认为,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为砖雕等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砖雕的一些重要传承地如苏州、甘肃等位于“一带一路”的窗口位置,有望借此走向世界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