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果历史悠久,制作起源于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蜡的熔点低,便于浇铸成型。节日里,人们常做一些蜡兔、蜡鸭子和蜡水果等形状的河灯。点燃后放在水中,称作“水上漂”。这是蜡果制造的雏形。到了清朝末年,蜡果已出现在北京地区的集市上,大街小巷里也出现了叫卖蜡果的小贩。新中国成立后,蜡制品厂成为北京特种工艺生产合作社的成员,生产的蜡果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陆续出口国外。 64岁的刘秀华作为蜡果在京城的唯一传承人,自幼喜欢绘画和各种制作。1971年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国画车间蜡果班组,师从武鸣华女士学习蜡果制作技艺。期间,全面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还制作过多种蜡制品,如人物、动物以及各种艺术蜡烛、仿古蜡烛等产品。 如今,随着北京工艺美术厂的解散,北京地区已经没有一家生产蜡果的厂家。从事蜡果制作的老艺人大多已经逝去。唯有刘秀华坚持在家中手工制作蜡果。为了将蜡果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她开始教授自己的子女学习制作技艺。但这并不是刘秀华的全部心愿,她希望能有一个工作室,除了能全面展示这门技艺,还可以吸纳更多的爱好者加入,使这门老北京传统技艺回到社会。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