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楠溪两岸居民家的日常用具多为竹子加工而成,大的有竹床、躺椅、凉席,小的有竹篮、蒸笼、筛子,甚至连热水瓶壳也是竹子编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少竹制品被塑料等制品所替代,因而篾匠们的手艺也不太派得上用场了。 南城街道中兴村71岁的胡明瑶师傅,他从事篾匠已近40年,从当年“东家的活还没有做完,西家就上门来请”的繁忙已成过去。最近几年来,他只是在家零星地替村民修修补补一些箩筐等竹制品。 篾匠的工具比较简单,一张锯、一把小钻、几把小凿、篾刀、刨刀等。 近日,记者来到胡师傅家时,他正蹲在地上,替邻里编织一个箩筐。胡师傅说,楠溪有这样一句谚语,“三年不做篾,四年不打铁,一个人家白白歇”,那时候晒谷子及其他农作物的篾簟,挑农作物的箩筐等,对农户来说,这些农具都是不可或缺的,谚语道出了篾制品和锄头、柴刀等农具对农户的重要性。 “这根竹子太老了,起码有十年竹龄。”胡师傅一边破篾,一边对记者说。编竹器的竹子不能太老,最好是正常日照下,三年左右竹龄,这些竹子通常水分足,有韧性,编出的制品才耐用。 此外,砍伐时间也很有讲究。用夏天之前砍的竹子编织的竹制品容易发霉,而秋后竹子编织的,就不易发霉了。 胡师傅说如果编篾席,竹子可以由外至内,取四层篾,最外层为篾青,“篾两边厚薄要破得均匀,如果成“刀口篾”(指的是一边厚一边薄)了,编出的席子就不平整,既难看又不实用。编织时,由一条篾青和三条篾黄的依次进行,这样织出的篾席才会耐用。 据胡师傅说,过去农村还没电灯、手电筒时,大家往往会把竹子内层废弃的篾黄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晾干后当火把照明。记者 汪华新 文/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