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16日专电题:木偶制作技艺传承告急 千年“非遗”能否重新焕发生机? 新华社记者倪瑞捷、蒋芳 弹指一动便是一出好戏,阿凡提、孙悟空、花木兰等木偶形象曾伴随几代人成长。时过境迁,在动漫、电影等艺术形式冲击下,那些经典木偶形象却正在淡出人们视野,这项传承千年的制作技艺,也正面临危机。 有些“过时”的木偶,现代人还需要吗?如何让千年“非遗”重新焕发生机?8月15日在扬州结束的全国首个木偶制作人才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各地木偶剧团的专业木偶制作人士,期待着木偶重新焕发生机。 全国制作者仅百余人 技艺传承告急 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秘书长唐大玉介绍,偶最早作为人的化身用于殉葬,后来成为祭祀和娱乐道具,寄托了人的喜怒哀乐。 2006年,木偶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木偶制作师却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职业。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传承人封保义介绍,全国从事木偶制作工作的仅有百余人。 封保义说,如今,偶的实际功用已经不被现代人所需要,表演艺术中的木偶形象也被扣上了老套、呆板的“帽子”--传统木偶重量可达8斤,戏中角色偏少且鲜有新形象诞生,神态难以和活泼的卡通人物媲美,古装戏剧造型也很难“讨好”现代人…… 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所长戴荣华说:“木偶制作复杂而考究,需要根据不同剧目来定制木偶的设计和机关。木偶制作师要懂设计、材料、雕刻等各类手艺和知识,要求很高。” 戴荣华无奈地表示,木偶制作师会手艺又懂设计,去其他行业能赚钱更多,许多人干不了多久就转业了,年轻人对木偶戏又不太感兴趣。木偶制作又是一门纯手艺活,至今无法由机器代替。目前,全国从事木偶制作工作的仅仅有百余人,木偶制作技艺传承面临重重危机。 坚守传承底线 融入个性元素 木偶培训班中,中外木偶制作名师教授了木偶造型与制作、当代木偶制作新趋势与技术变革等实用课程,学员与老师共同探讨木偶未来的变革。 像很多古老技艺一样,不少人认为,对于木偶,传承是底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的传承人,从事木偶制作40余年的封保义历时三年多,撰写了中国首部杖头木偶制作技艺的专著《杖头木偶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 “写木偶制作的教材就是想让这门技艺不要失传。不过一门艺术要存活下来还要靠大众的喜爱,木偶制作也应该是一门不断变化的学问。”他说。 同时,为了让木偶获得现代观众的喜爱,各地木偶剧团纷纷求“变”。在贵州,木偶剧《侗寨寻歌》以“歌”会客,演绎了深受当地人喜爱的《丢久不见长相思》《青蛙歌》《小山羊的歌》等侗族大歌经典曲目,本土文化融合多元艺术形式的探索初显成效。 技术进步使得木偶变得更加轻便、灵活和美观,制作木偶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木偶的“僵尸脸”常常被观众诟病,制作木偶面部的原材料其实就是报纸。如今,有些剧团开始使用一种名叫“墨班纸”的新型材料。“墨班纸能一次成型,既节约了制作时间,又可以防水。木偶面部更加光滑,表情也更真实、自然。”戴荣华说。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学员间思维的碰撞从未停止:如何应用新材料制作出轻巧且便于操控的木偶?如何设计木偶造型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何设计机关,让木偶变得更像真人?在培训之后,30位专业学员承诺继续从事木偶制作工作。 来自英国的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中央戏剧与演讲学院的教授埃斯特·凯瑞雅德认为,中国木偶重传统,西方木偶有个性,中国木偶戏要在守住传统的同时,融入更多个性元素,让大众爱上木偶艺术。 主打儿童市场 寄托情感与灵魂 “不可否认,木偶戏经历了低谷,但现在它又以新面貌重新回归了。”戴荣华说。 据各地学员介绍,如今木偶剧团着重打造的都是各类儿童木偶剧。《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由动画片改编而成的木偶剧深受儿童的喜爱,《嫦娥奔月》《真假孙悟空》《天鹅湖》等经典杖头木偶剧也依旧人气不减。 在扬州,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走进剧院欣赏传统艺术,惠民票价最低只要40元。轻便的新型木偶也让戏剧能走出剧场,露天广场上演员能提着木偶即兴表演。木偶戏还走入了中小学校,校园里开设的木偶表演课程成为最火热的选修课程之一。 此外,木偶的功用也不仅仅局限在戏剧中,不少简易的木偶还被设计成了孩子的玩具。唐大玉说:“如今,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加多元,但木偶依然能够成为感情的寄托。对孩子来说,木偶就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和玩伴。” “人们往往把木偶看做傀儡,可我觉得它是有灵魂的。”来自四川木偶剧院的赵庆说,“只要寄托情感与灵魂,木偶和木偶戏便不会过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