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花”,城里人叫“面塑”或“捏面人”。河南省豫东地区称为“蒸花馍”;豫西一带早年叫“窝窝花”,解放以后改称“糕花”,但在河南广大地区,叫的最多、最普遍的称呼是“捏面花”。 是用面捏制成的汉族民间艺术品,它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起源于汉族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面花艺术 回族的面花艺术,以其制作工艺精湛,别具特色,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的赞誉,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面花,以麦面为主要原料,经过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构思,精心加工制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回族特色的造型工艺品。据该民族民间传说,面花艺术早在元代就已经流行,在继承阿拉伯传统饱饮食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饮食工艺的一些手法,经过数代相传,形成了回族独特的面花造型和风味。现在回族面花艺术的品种达百余种。一品一形,百形百味。特别逢回族过节,或婚丧嫁娶、抓周、招待贵客等重要场合,只要你留意就会看到那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面花,使你一饱眼福。 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花草、蝴蝶、鸽子等形态,同时,还大量地采用阿拉伯的卷草形、云纹形等几何图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场合,通过擀、切、揉、捏、搓、挟、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制作出形式多样的造型,并用炸、蒸、烙、烤等烹饪技术、使形、色、香味于一体。如炸货类里有名的油香、馓子、饣果饣果、花花、油酥花茧、油酥脆花、油圈等,仅麻花一项可制作出三股麻花、绳子头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芙蓉麻花等。蒸货类里有千层糕、开花卷、金裹鱼、白牡丹、红花绿叶等。烤货类里有云纹岁糕、卷草形馄馍等。近几年,回族的一些面花还大胆采用象征、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使花纹巧妙,绚丽多彩,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