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打草鞋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小时候,我们多穿布鞋。布鞋由母亲或奶奶亲手缝制,用纸片量剪了鞋样,依样一针一线的纳鞋底,一片一块的粘鞋面。布鞋养脚,绝没有皮鞋的打脚磨泡之苦痛。它的唯一不足便是经不住雨露滋润,奶奶为了我们的脚免受水牢之灾,总会请我舅爷到家里来,打几双草鞋,套在布鞋外面,一来隔水防滑,二来布鞋也能经久耐穿些。
    在我的记忆里,舅爷是个手艺能人。他打草鞋时,在稻草里夹杂些碎布条旧毛线,看起来漂亮、穿上脚柔软。舅爷还会篾匠、泥瓦匠、木匠、漆匠等手艺,样样拿手。到我家做客,他总是忙个不停。不是被我奶奶吩咐修灶补墙、查漏捡瓦,就是被我缠着编鱼篓、砍木枪、挖小船、打草鞋。舅爷的手艺,伴我度过了七彩的童年。
    年初,好友告诉我他认识一位打草鞋的老艺人,并答应带我去拍摄。近两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在湖南省桃源县的太平桥乡,找到了年届八旬的黄洪军大爷。黄大爷自十多岁跟父亲学手艺,与草鞋打了七十年交道。这其中,有近四十年他是靠打草鞋谋生活。
    我们的突然造访,让老人很是吃惊。他诧异的望着我们:打几双破草鞋,还能上电视吗?不拍了,不拍。我诚恳的说明了自己的拍摄意图,告诉他:这不是拍电视,是拍几张照片,记录即将从我们身边消逝的故事,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这样的手艺。并许诺拍张标准像放大了送给他,老人这才答应:我千年屋(指棺材)、装老衣都备齐了,也就差张像了。
    黄大爷从偏屋的草堆里搬出久违的草鞋耙,放在屋外,就去找稻草。满是灰尘的鞋耙子,已很难分辨原本的颜色。人们不穿草鞋好多年,这打草鞋的耙子,自然就逐渐被老人闲置淡忘。
    草鞋也许是人类最早的鞋子,远古的人们编织鞋或用藤或用麻或用草。《诗经》上“纠纠葛屦,以屦霜”里的“屦”,就是用麻、葛编的鞋。草鞋,因其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方便实用而一直被人们广泛穿用。即便在这皮鞋横行、胶鞋霸道的大工业时代,各旅游景点,草鞋仍是游客跋山涉水的上乘抉择。
    黄大爷从屋后端了张条凳出来了,条凳上搁了把稻草。他将稻草垫坐于条凳的一头,草鞋耙钩在条凳的另头,一根“V”字形的木棍系在腰间后,准备工作便就绪了。老人看了看我:可以打了吗?我点了点头,从摄影包掏出相机站在一旁。打草鞋的工序简单:搓好一根小拇指粗近两米长的草绳,将草绳折为四股钩挂于鞋耙齿上,尾端系于腰间的木棍上,绷紧草绳从前至后的编鞋底。当鞋底织到两寸时,就要按预先设想的位置扭好前鞋耳。鞋耳共四处,前脚掌左右各扭四、五个,后脚跟两侧各两、三个。最后捆后跟,并将草绳穿过鞋耳,一双草鞋就算完工。
    十多分钟的时间,黄大爷的草鞋就打好了一只,他将鞋上脚试了试:十多年没打了,打的不好,手生了。十多年前,农闲时黄大爷就在家打草鞋,逢场赶集提到镇上去卖。老人告诉我,他打草鞋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草鞋只有七分钱一双。后来,物价上涨,草鞋能卖到五毛钱一双,却又没有人愿意穿了。
    黄大爷编完一只草鞋后,就不愿意再打第二只了。他说打完也没有谁会穿。我请他完整的编织一双,带回做个纪念。老人起身进屋,提了双更精致的草鞋递给我:想做纪念,就把这双拿去,麻料的好看些。
    别过黄大爷回走时,天空飘起了细雨,湿润的陡坡路面滑溜难行。朋友建议我将草鞋套在皮鞋外,稳稳当当的下山。我将草鞋抱在胸口,生怕雨水淋湿,怎么也舍不得穿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