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联出台了《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修订稿)》和《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评委库建立实施规范》,对评奖数量和子项进行了大幅度压缩,中国文联与各相关文艺家协会继续主办的全国性文艺评奖奖项只有12个。 昨晚,作为12个奖项中的一个,第12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浙江海宁举行了颁奖晚会。 第十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俗影像作品奖、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等五大类共计64个奖项,在晚会现场一一揭晓。 在本届山花奖上,浙江的成绩喜人。宁波的《十里红妆》、竹根雕《富贵齐芳》、黄杨木雕《大唐盛世》、以及鸡血石雕《紫气东来》等4件作品,获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而温州舞龙节目《拼字龙》与海宁皮影戏《水漫金山》,则摘得民间艺术表演奖。 负责本次“山花奖”活动统筹的浙江省文联民协秘书长郑蓉告诉记者,虽然本届“山花奖”的评选是在中国文联出台相关办法之前,但在实际进程中,评委组已经自觉地开始实施奖项的压缩:“原本预定的获奖作品数量有120多件,但在经过新一轮的筛选后,只保留了现在公布的64项,几乎筛去了一半。而下一届的奖项设置将比现在更少,可能只保留20个奖项。” 奖项的减少,也意味着含金量的上升。 在本届山花奖中,凭借《十里红妆》的“泥金彩漆”工艺获奖的宁波人黄才良和陈龙,今年已经60多岁,却是第一次参评山花奖。第一次参评就获奖,对做“嫁妆”做了40多年的两人来说,也是“万万没想到”。 “当时是被分在家具类里的,我们那组里的作品,材料都特别珍贵,红木啊什么的,多贵啊,我们比不了,但最后我们还是获奖了。”陈龙说,“我想评委看中的不仅仅是《十里红妆》的这几件家具,而是(作品)背后的嫁娶习俗文化。” 昨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也出现在了颁奖现场,“我是第一次到海宁来,但心里一直有‘海宁’这个名字,这是一片神奇而诗性的土地。大海的宁静,多好的名字。这里寄托了先人对我们生活祥和、美满的期盼。” 而这种期盼正是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冯骥才所说:“人民是文化的主人,而民间文化正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满足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