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花腰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伴随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而流传至今的土陶制作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土陶穿越时间的力量来自火,那么花腰傣传承这一民间工艺的力量则来自他们祖先赋予土陶的种种智慧与便利,这种力量使土陶出现在他们生活的每个空间,并使人们对它始终如一地不离不弃。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土陶 花腰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伴随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而流传至今的土陶制作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土陶穿越时间的力量来自火,那么花腰傣传承这一民间工艺的力量则来自他们祖先赋予土陶的种种智慧与便利,这种力量使土陶出现在他们生活的每个空间。 《周书》记载,“神农氏耕而做陶”。花腰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伴随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而流传至今的土陶制作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土陶穿越时间的力量来自火,那么花腰傣传承这一民间工艺的力量则来自他们祖先赋予土陶的种种智慧与便利,这种力量使土陶出现在他们生活的每个空间,并使人们对它始终如一地不离不弃。 花腰傣生活中的一件宝 传说在远古时候,一群花腰傣小伙子在南恩河边玩耍,玩累了休息时信手用河里的泥巴捏了个土锅,并架起火烧制,待土锅成形后把肉食放在锅里煮,品尝后发现味道鲜美异常,就端回村里让乡亲们品尝,个个赞不绝口。从此,土陶的制作技术和用途就保留了下来,成为傣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宝贝,制作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越来越精良。 傣族史诗对傣族先民创造陶器的过程是这样记录的:“如今土做,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轻,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告诉你们吧!这叫做贡万(烧碗),这叫做贡莫(烧锅),这叫做贡蛊(烧盆)。”2003年,土陶艺人们曾经到昆明世博园参加民间土陶制作展演活动,为各地游客表演土陶制作工艺,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许多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到新平,在花腰傣聚居区探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工艺。 与土陶相依相伴50年的老人 在新平哀牢山下生活着一位70岁的花腰傣老奶奶刀拉爱,她从未出过远门,甚至没到过省城昆明。但在大山外的世界,有很多人知道她的名字和人生经历。 戛洒江畔、哀牢山下,有一个以制作土陶闻名的花腰傣村寨——土锅寨,这就是刀拉爱老人的家乡。土锅寨只有17户人家,却因祖祖辈辈制作土陶而远近闻名。土锅寨的土陶文化历史悠久,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且时至今日仍然按照古老的手工方法进行制作,虽然原始却别具一格,虽古朴却可装点现代,堪称花腰傣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株奇葩。 土锅寨里做土陶时间最长的就是刀拉爱老人,她18岁嫁到土锅寨,跟随婆婆学习制陶术,一做就是50多年。虽然没有文化,说不出更多的制陶技巧和道理,但是,从她与众不同、颇能满足现代审美观的土陶制品上,可以看出她的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一团普通的泥巴,经过她的双手,就可以变成形态各异、惹人喜爱的精美艺术品。因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方面的成就,刀拉爱老人1999年6月被云南省文化厅收入《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一书,并于1998年被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土陶艺人”称号。 “土”变“陶”讲究“精、巧、繁” 花腰傣土陶的制作,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精、巧、繁”:选料要精,要用优质的黏土;制作手法要巧;制作程序繁杂。 土陶制作以土为主,对土的要求极高,不是什么地方的土都可以用来制作土陶,只有一个叫岩望小寨的村子的田地中的土可以用来制作土陶。制作土陶制品需要很多工具,有带花纹和不带花纹两种木棒,还有扁圆石头、木刀、小钢刀、石板、木板、玻璃棒、小竹棒、小簸箕、简单的模型……土锅做好抛光后一般比较柔软,需要在阳光下晒三四天。 烧土锅用的燃料是稻草、瘪谷、粗糠和草灰。烧制土锅时,首先要在选好的地点铺上一层1至2寸厚的稻草,然后把土锅堆在上面,大的在下,小的在上,以免造成挤压。把土锅堆好后,用稻草盖起来,再在稻草上盖上瘪谷或粗糠,直到看不见稻草为宜,再撒上一些草灰,然后在四周同时点火,制作人还要念着口诀,意思是祈祷土锅顺利烧制完成。所用的稻草一般要保证在12个小时左右烧完,待土锅自然晾干后,便可取回,这样用文火烧制的土锅,颜色带有红色,强度较好,用手敲击会发出金属的声音。 如今,随着新平花腰傣民族风情旅游的逐步兴起,土陶制品作为花腰傣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受到许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