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失传技艺在他手里重生非遗传承人重制“弯龙琴”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国江苏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语:二胡,中国民族乐器,始于唐朝,又名“胡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苏州制作的二胡,线条优美,发音绵柔,似耳畔细语,又如小桥流水。
    
    弯龙琴制作
    二胡,中国民族乐器,始于唐朝,又名“胡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苏州制作的二胡,线条优美,发音绵柔,似耳畔细语,又如小桥流水。苏工的精细在民族乐器二胡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苏州有位二胡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健,为了追求二胡的视觉美和身形美,他在技艺传承的17年间,恢复制作了失传的二胡名琴“弯龙琴”,还提升了其内外品质,让苏州的民族乐器在新时代中更具审美和使用价值。
    失传技艺 在手里重生
    二胡“弯龙琴”,由苏州乐器制作大师周荣庭创制,失传数十年。一心想恢复制作的周健多年来在国内始终没有找到实物样本,仅有的资料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厂史上有过记载,并附有一张黑白照片。但是仅根据照片是无法制作的,二胡的琴轴与琴头之间的距离相差丝毫,都会引起发音的变化。“弯龙琴”龙头大小、位置的高低,也会引起发音的变化。这把琴成了周健心中的一个心结,苦寻过后只有等待。
    终于,奇迹出现了。1999年,一位日本客人带着“弯龙琴”出现在周健的工作室,希望周健为他修复这把琴。由于长期搁置不用,该琴琴筒处的蒙皮已经破损。日本客人介绍,该琴是解放后,他在苏州工作时买的。由于特别喜欢拉二胡,当时他花费高价买下了一把“弯龙琴”。移居日本后,他把琴也带到了日本。但因工作节奏快,在日本很少有时间拉琴,于是这把琴就被束之高阁。快到退休时,有时间想拉琴了,此时琴居然坏了,他很是伤心。此次正好有机会回国,就带着琴再次来到苏州,寻找工艺师为他修琴,他非常希望琴能及时修好,能再带回日本去。
    如获至宝的周健,根据该琴的比例尺寸,连夜画好了图纸。没几天功夫,不但琴修好了,一把样琴也由此诞生。在周健工作室,弯龙琴”“静静地躺在玻璃橱内,老红木制成的琴头栩栩如生,霸气一方。周健说,现在每每看到此琴,心中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这把琴是他家族的象征,更是一种制琴精神的象征。
    走父辈的路 振兴老字号
    
    弯龙琴
    周健出生在1972年,是苏州著名乐器制作大师周荣庭之孙,苏州“周万春”二胡制作第三代传人。祖父周荣庭,30年代拜江南丝竹名手周少梅(刘天华先生早年之师)为师,向其学习二胡、琵琶的演奏后,更与看似有形的乐器之间有了一种心境上的互动。1925年创立了“周万春乐器号”。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和公私合营高潮中,“周万春乐器号”加入了“公私合营苏州乐器厂”。九十年代后,乐器厂开始渐渐衰落。周健父亲从小就学习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六十年代调入现在的苏昆剧院,从事苏昆剧的乐队工作,至今仍是苏昆传习所特聘教师和乐师,恢复制作了已经失传的点鼓和提胡两种苏昆传统乐器。周健的姑妈师从笛箫制作大师邹叙生学习笛箫制作,从乐器一厂退休。在家族的影响下,周健从小就耳濡目染,拿起了二胡。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受到家族更多的“恩惠”,成为一名演奏师或是制作家。直到1998年3月,周健下定决心要恢复老字号,后在多方支持下,终于重新开设了“周万春乐器行”,也由此真正开始了从事乐器制作的工作。
    “缘分”由此开始,他虚心求学,拜师工艺师沈德庆先生(周荣庭的徒弟)为师,主修二胡制作、评弹三弦和各种戏曲主胡的制作。后在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硕果累累,小叶紫檀二胡《银丝四大美女》获得过2011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杯”银奖、“第一届中国(苏州)工艺美术-丝绸艺术大赛老红木弯龙二胡‘苏艺杯’银奖”、“老红木银丝回纹二胡‘苏艺杯’最佳工艺奖”、“老红木‘八仙图’演奏级二胡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作品大赛银奖”等奖项。
    孜孜以求 让苏州二胡形声俱佳
    十多年的磨练,让周健成为了一名二胡制作的技艺专家,并在不断地研究和革新中,获得了周健心中那完美的“身韵”。周健所说的“身韵”,是指二胡制作工艺的视觉美和二胡演奏时的声音美的完美统一。
    几年前,留洋美国的俞先生找到周健,希望周健能为他打造一把在音乐大厅不使用麦克风也能演奏的二胡。俞先生称,国内北方的二胡声音爆发力很强,但是失去了绵柔细语的声韵。而苏州的二胡似小桥流水,轻轻叙述,又没有了北方二胡的那种穿透力。如果能把两者的声音效果完美的统一在一把琴中,那就真的太完美了。俞先生的话刺激了周健,于是,他买来了各个地方的几把不同的二胡进行研究。他先是一把一把的拉,仔细辨听各把琴的音色,而后又把琴拆开,研究琴腔的各种构造。在不懈的努力下,周健终于改良了苏州二胡琴腔的结构,让俞先生得到了他心中的“完美声音”。在这之后,俞先生就成了周健的忠实“粉丝”。尽管俞先生生活在美国,但在互联网上,每当看到周健有新琴出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购买下来。周健说,这位俞先生至今已经购买了他30多把二胡。
    周健是个爱琢磨的人,俞先生给了他完美声音的启示,而他又想到了琴如人,说话好听还不行,必须穿着美观,这样,看着、听着才都舒服。于是,他又钻研起了二胡形的品质美。传统的二胡,除了使用名贵木料来提升价值外,也会在琴身上镶嵌象牙等来点缀。而周健想到的是,如果把苏州特有的金银丝镶嵌工艺嵌入二胡琴体,是否会有更出色的视觉美感呢?于是,他又找到了该工艺的制作师,成功的把完美图案镶嵌到了琴体上。让琴变得雍容华贵。长期的研究革新,使周健制作的二胡有了材料考究,造型优美,至臻音神归一的三大特点,广受高端消费市场欢迎。
    周健说,做琴就像做人,要有品,这是一种精神。他可以花个几年时间来做一把琴,追求的就是精益求精,把技术和艺术都发挥到极致。他还说,在这个行业中,是不可能有速成者的,他成功的关键是要耐得住寂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