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作为内涵丰富的各种传统民间技艺,一直都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篇章,历来备受大众喜爱,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受到保护传承下来。 魏义民猴加官 作为内涵丰富的各种传统民间技艺,一直都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篇章,历来备受大众喜爱,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受到保护传承下来。而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民间技艺“猴加官”虽然有着30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如今能够掌握此项技艺的仅剩下88岁的河南老人魏义民,“我希望能有一些年轻人来学习、继承这项技艺,并将其发扬广大,走向全国。”魏义民告诉记者,他不愿意看到这项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在自己的手中断了传承。 3月5日,记者来到郑州城隍庙内魏义民的摊位时,他正在向围观的市民展示手中的“猴加官”,只见魏义民双手捏着小木棍,棍上的细线与悬着的“猴加官”相连,魏义民轻轻的转动着手中的木棍,形象逼真的小猴子便会反复的戴上、摘下手中的脸谱,一扯一动,一个“猴加官”的动作便完成了,小猴子滑稽,可爱的动作,惹的众多围观的市民笑声不断。记者观察到,魏义民老人摊位上悬挂的“猴加官”造型、色彩、表情尽不相同,但都是由上了色彩的泥土与皮布制作而成。 魏义民告诉记者,他祖籍河南南阳,14岁时便跟着师父学习“猴加官”,据他了解,“猴加官”是民间艺人受戏剧启发而发明的,谈及到“猴加官”的寓意时,魏义民笑着说道:“猴同“侯”,与脸谱官帽叠加起来,侯再加官,寓意封侯又加官,同时也是一种富贵的象征。”魏义民说,无论官员还是商人,都很乐意接受“猴加官”的寓意,“因为寓意吉祥,催人奋进啊。” 对于“猴加官”制作的过程以及所需的材料,魏义民告诉记者,首先需要选取细密有黏性的土,然后用湿毛巾覆盖,然后将泥巴摁入准备好的各种模具中,做出面具、猴头和四爪,等晒干后开始进行彩绘,然后将猴头与四爪用破布与羊皮黏在一起,最后将面具用细线与猴身穿在一起栓到小木棍上,一个完整的“猴加官”就制作完成了。“这里巧妙的利用了杠杆原理,同时与泥塑结合,使小猴子活动自如。”魏义民说,这些年间技艺都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据粗略统计,在几十年的岁月中,魏义民做成并售出的“猴加官”已经超过了八千只。 由于“猴加官”是纯手工制作,工艺较复杂,耗时费力,经济效益差,现在很少有人人愿意学习,从事此行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全国只剩下魏义民一脉传承。魏义民告诉记者,学习制作“猴加官”是个漫长的过程,至少三年才能出师。几年前,曾经有两个青年登门向老大爷拜师,由于耐不住寂寞,感觉枯燥乏味,仅学了几个月就走了,魏义民对此感到很无奈,后来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猴加官”于2008年4月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9年6月入选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魏义民老人也成了掌握“猴加官”的唯一传承人。几年前,为防止这项技艺失传,郑州管城区政府特地派去两个年轻人,跟着魏义民老人学习制作“猴加官”。 如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老人越发变得忧心忡忡,“我老了,现在真的很想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不能断在我的手里啊。”魏义民说,虽然现在有两个徒弟在跟着他学习,但是他心里还是不踏实,仍然希望有更多喜欢这项技艺的人能学习,制作这项技艺,将其发扬光大,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魏义民老人向记者坦言,只要有人真心实意的想学,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倾囊相授,手把手地教会为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