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30日,面向江浙沪20多座城市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长三角城市非遗传统技艺展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举行。”跑街串巷搜集纹样、建博物馆、进校园、申报基地……为了蓝印花布的传承,吴元新倾尽了心血。 5月28日—30日,面向江浙沪20多座城市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长三角城市非遗传统技艺展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举行。120多项非遗以体验性、时尚化的展陈方式串珠成链,带领观众在岁月的回味中,感悟非遗文化穿越时光而来的从容与精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经岁月打磨,“非遗”成了地域文化的精华,成了勾连乡愁的文化符号。此次展览分“江海技艺”和“江南百工”两大版块,一共展示120多个非遗项目。其中,世界非遗项目有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3项。“江海技艺”主要展示南通本地非遗项目,“江南百工”主要展示上海、浙江及江苏其他各市非遗项目。参展项目包括上海绒绣、浙江龙泉青瓷、苏州宋锦、扬州玉雕、无锡紫砂陶艺、南通蓝印花布、南通板鹞风筝等,展示方式以作品实物陈列、图文展版及部分传承人现场演示操作的方式进行。身为“东道主”,蓝印花布国家级传承人吴元新在馆内变身“推广大使”,耐心地向过往观众介绍这看似简单的“蓝白二色”背后的点点滴滴。和蓝印花布结缘半个多世纪,吴元新有着太多的话想说,“如今,尽管我们的新闻报道经常说‘非遗’、谈‘传承’,但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停留在‘看新鲜’的阶段,真正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我经常说,非遗传承的前景或许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跑街串巷搜集纹样、建博物馆、进校园、申报基地……为了蓝印花布的传承,吴元新倾尽了心血。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至今收藏了明清以来的2800多件藏品和10万个纹样。这些藏品都是吴元新一件件从民间收集来的。几乎每一年,他都要带人搞一次拉网式的回收抢救。“纹样是蓝印花布的根”,吴元新说,“纹样就是文化符号,是蓝印花布传承的文脉。今天我们讲创新,首先就必须根植于传统。没有了根,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本来的味道。”蓝与白,是艺术的。蓝印花布在今年的伦敦书展上举办了时装秀。“蓝白之美”,惊艳世界。在传统的“蓝白世界”中注入时尚元素,是吴元新一直以来的探索,“非遗也要接地气,要走进百姓生活。过去,蓝印花布就是普通人用的。今天,它同样需要融入生活,不能仅仅待在博物馆里谈传承。”在吴元新的探索下,蓝印花布变得越来越时尚,出现了蓝印门帘、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蓝印花布是有生命的。”吴元新对记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印花布的颜色会变化,它们经过沉淀后有别样的美丽。非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印记。保护“非遗”,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在保护我们的文脉。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昌化鸡血石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高潮被誉为我国“鸡血石雕第一人”。他在和记者交流时就说,“只要技艺不失传,非遗就不会消亡。传承与保护的关键,就是要让老艺人将技艺传下去。”他告诉记者,国民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在他的家乡浙江临安,一些民间热心人士还致力于“寻古”和“复古”他的鸡血石雕刻。“二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带徒弟,现在已经带出来一千多人了”。他建议,政府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应该从“花钱养人”逐渐过渡到“购买服务”,通过购买作品的方式,对非遗技艺进行传承保护。通过创意的叠加,传统香包变身“开口笑”,既能当零钱包使用,里面还能摆一个小娃娃,取“喜得贵子”之意,这是徐州香包省级传承人王振霞做出的探索。她对记者说,“传统艺术也会学会走市场,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生活需要,进行创新。”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孙继海则在现场上起了“亲子剪纸体验课活动”。“只要七刀,不多不少。要注意纸味、刀感,千剪不断,万刀不落,线线相通。”孙继海边教边说,不一会儿,展位前的人气就爆棚了。他对记者说,“传统的剪纸,通过亲子课的形式,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事半功倍地培养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扩大了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播范围,效果非常好。”南通市非遗中心副主任郭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对我们来说,要让非遗真正得以传承,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让更多的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非遗、认知非遗、亲近非遗,当务之急就是要把非遗从‘深闺’解放出来,将非遗丰富的文化元素与大众化的文创产品相融合,有针对性地地探索非遗产业化之路。对非遗来说,这才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现场展出这些非遗项目,都曾根植于日常生活。很多技艺已经传承了上千年,但今天仍然常见于生活之中。来自上海的陆文浩老先生背着相机,在馆里拍摄了整整一个上午,他对记者说,“其实,非遗从来不曾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千万不能把非遗保护等同于‘圈养’。如果只是人为地‘养’起来,通过‘秀’一下来证明存在感,那就大可不必了。只有具备了生活气息,非遗的生命力才能持久,才能留住那份远去的乡愁。”本报记者 陈明 付奇 董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