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埝,靠沂河,家家户户做‘耍货’,‘耍货’虽然无大用,娃娃拿着笑呵呵,腾他(她)妈妈好做活”。这段歌谣里唱的“耍货”,就是一直流传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的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供儿童玩耍、集民间绘画、手工技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2014年,郯城木旋玩具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木旋玩具 家家旋车户户彩绘 据郯城木旋玩具代表性传承人樊继美介绍,郯城木旋玩具始于明朝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樊氏族谱》记载,当地樊氏始祖樊木是郯城木旋玩具的创始人。樊木祖上跟随公输班学艺,家中世代以从事木工技艺为生,受家庭熏陶,樊木自幼便开始承传研习祖传技艺。 据传樊木夫妇共育有9子,这些孩子个个聪明可爱,可若是淘气起来,搅得一家人心烦意乱,还耽搁大人们做活。一日,樊木拣起制作木器的下脚料,用木工刀具制作了几个小玩具。玩具做成后,发出吱吱的响声,孩子们争抢嬉笑,高兴极了。邻里乡亲的孩子们也被吸引过来,叫嚷着要同样的玩具。樊木由此发现商机,改进工具,根据手拉钻的原理发明了旋床,开始批量制作木旋玩具,走街串巷、赶庙会,换取钱财贴补家用。 郯城木旋玩具自创始以来,一直以樊埝村为中心,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第十五代。1982年,第十五代传人樊继美将电力运用到旋床上,研发出自动的旋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于1985年成立了木旋制品研究开发中心和工艺礼品厂。“制作木旋玩具不是什么尖端的高难技术,它只是一个小玩意儿,一学就会。用废弃的杨、柳木块为原料,在机床上旋出各部分形状以后,进行组装,然后根据需要上四五遍颜色即可,男女老幼都能动手制作。”据樊继美介绍,那时候村上几乎家家都有旋车,村民们平时务农,农闲时便制作木旋玩具,形成了“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的繁忙景象。 乡风民俗自然塑形 郯城木旋玩具在造型、图案、色彩和表现主题上,都充溢着浓郁的鲁南农村文化气质,代表性作品虎头棒槌、高低棒棒人、花篮、老和尚打鼓、燕车等都与当地民间传说有关,同时寄予了对孩童的美好祝愿。 据郯城县民间艺术家刘宝玉介绍,汉时郯城为东海郡驻地,汉代丞相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东海郡决曹时,发生了一起东海孝妇冤案。于公仗义执言替孝妇鸣冤,哪知太守昏庸贪婪草菅人命,于公愤而辞官,手执用葫芦做的棒槌,一路摇晃着进京告御状,终于使孝妇冤案平反昭雪。“虎头棒槌就是根据于公为东海孝妇鸣冤的故事创制的。棒槌内装玉米、大豆和大沙粒子等,摇晃起来哗啦啦地响,儿童听了像唱歌、像出家人的祝福,成年人听了像虎啸、像于公‘冤杀孝妇,天地不容’的呐喊。”刘宝玉说。 再看那以墨勾线、打底的高低棒棒人,代表的竟陈是郯国国君郯子和王后的形象。据传郯子仁爱亲民,经常与民同乐,在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他的形象也跟着平民化了。花篮的创作取材于“八仙过海”中蓝采和手中的花篮,寓意女孩子长大后变得美丽、聪明。燕车和老和尚打鼓则与孙庞斗智——马陵之战有关。 传承唤起文化记忆 几百年来,樊埝村人通过制作和销售玩具,改善了生活,传播了文化,为无数儿童带来欢乐,其陈影响遍布鲁、苏、豫、晋、冀南等地。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受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塑料、电子玩具冲击,樊埝村原来经营木旋玩具的家庭作坊大都把精力放在工序简单、批量化生产和符合现代消费市场的刀把、锅把等生活用品上来,传统木旋玩具的品种越来越少。“原来郯城木旋玩具共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现在除极少数老艺人外,村里其他人能做出来的也就十几个品种而已。”郯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王丽娜说。 据王丽娜介绍,郯城县文化馆作为郯城木旋玩具的保护单位,近年来陈先后组织人员深入樊埝村展开专项田野调查,全程拍摄了木旋玩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搜集到《山东画报》、《齐鲁民间工艺》等介绍该项目的珍贵书籍,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和数据库,逐步摸清了木旋玩具的历史起源、传承谱系和生产工艺。同时推荐郯城木旋玩具项目先后参与了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澳门卢家大屋民间工艺展演”“相聚基隆一家亲·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 樊继美告诉记者,外出参加展演时,有些外地人看到木旋玩具特别亲切,情不自禁地都要拿起来摇一摇,晃一晃。“郯城木旋玩具是传承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承载着许多人儿时的欢乐与梦想,其夸张艳丽的人文色彩,质朴自然的乡土气息,能够极大地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