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花正在绣的,是一件京绣作品。京绣,又叫宫绣,过去主要供奉宫廷帝王、官员服饰之用,明清时期曾领衔“四大名绣”。不过,随着时代更迭,京绣这门手艺曾一度没落。如今,能够完整复原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就是眼前这位性格豪爽的农村老人。一位农村老太是怎样与高大上的“京绣”结缘的?刘秀花说,这与她的婆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贯通金绒绣两门技法 刘秀花祖籍河北,44年前,从涿州嫁到了刘李店村的宁家。她的公公宁国玺,12岁开始跟着从清朝造办处绣花局出来的老师傅学艺,因为手艺精湛,绣活充满了“精气神儿”,人送雅号“蝴蝶宁”,享誉京城。那时,拥有一手绝活的宁国玺正为找不到传人发愁。当发现刘秀花非常爱绣活后,宁国玺喜出望外,决定将全部手艺都传给儿媳。“京绣原本是传男不传女,我公爹却把这门手艺传给我,是看到了我真的热爱这个,也有一定的天赋。”刘秀花说。 京绣中所用面料多为库缎,技法上因为服务的人群不同,也分为两大类——绒绣和金绣。金绣是专门为皇上服务的手艺,要的是奢华高贵、光彩夺目的效果,用的材料是南京金线厂的师傅们手工捻出来的金线。而绒绣用的是蚕丝线,绣的也多是大气、沉稳的纹饰,如:花、鹤、鸟等官服的补子。 盘金,是京绣“金绣”中相当复杂的一门技艺。它是用捻好的金线盘成金龙的样子固定在龙袍上,再用蚕丝线进行固定。盘一条金龙,不仅全部采用手工制作,龙鳞还要分别朝不同方向,最重要的是,这根金线必须“一线到底”,不允许折断、剪断。要达到盘得圆是圆、角是角,没有多年的锤炼,根本做不到。 京绣讲究八个字:平、光、齐、韵、和、顺、细、密。这与绒绣的基本针法有关,刘秀花说,现在很多针法已不多见。当年,她的公公宁国玺分别跟了两位师傅,才把京绣的两项绝技全部学到手,到了她这儿,宁老爷子打破了“学金不学绒、学绒不学金”的规矩,把这两项手艺都传给了她。经过连续几年的刻苦学习,刘秀花熟练掌握了京绣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了金、绒两门技法。 为传承她免费收徒 虽然隐身乡村的京绣不及苏绣、湘绣这些刺绣技艺名声响亮,但随着2009年京绣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又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项源自宫廷的刺绣技艺才逐渐被人所知。 几年前,刘秀花利用自家小院,开设了北京云龙京绣艺术中心,开始免费招收学徒传授技艺。最火的那阵,前后有近千人慕名而来,但真正学成并坚持下来的现在只有20多人。 “老话儿说,至少‘三年零一节’才能出一个学徒。”36岁的王争,是刘绣花20多个徒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她跟着师傅学艺5年多。王争是琉璃河镇人,接送孩子、做做饭,是她平日里的常态。不过,她从小爱好刺绣,直到5年前在电视上看到师傅的报道后,她才知道自己敬仰的技艺原来离自己这么近,第二天她就上门拜师。“好多人问我学京绣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我说基本没有,教了这么多年,师傅不也没收我一分钱学费么?别人就说你真傻。”王争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把能挣多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的标准,但是做绣活,除了一腔热情,要想做好它,就必须专注眼下,心无旁骛。 刘秀花也十分赞同。“过去我老公公希望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让我们农村人能拿起绣针就能吃饭。现在京绣虽然重回市场,但是因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真正能接受它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要是打算拿这个赚钱,一时半会儿可赚不着,这个是功夫活。要想把它做好,这心啊,就得把它放在做活儿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