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黎红雷:当代儒商的企业责任意识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7-12-20 腾讯儒学 newdu 参加讨论

    文/黎红雷
    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一方面认为利己心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发动机,另一方面又指出,利己心并非可以无限制发展,必须受到正义的法的规制,人的本性中的利他性和同情心会抑制其利己心的过度膨胀。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这种“利他性和同情心”的表现之一。但总体而言,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由于没有必要的文化涵养而缺乏坚实的哲学基础,由于无法抗衡“股东利益至上”的主流观念而难以全面推行,由于没有形成普遍接受的践行标准而难以具体落实。因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当今的西方世界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金融业缺乏诚信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大爆发。
    
    黎红雷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儒家的责任观,集中体现在孟子的这句话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主张,士人要崇尚道德,喜爱礼义,失意时不失掉礼义,得志时不背离正道。失意时不失掉礼义,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正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于世。失意时,能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得志时,便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孟子这里说的,原本是“士人”即读书人的品质,但也可以理解为对一切仁人志士的要求;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则包括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等四个方面的责任。
    儒家具有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下传》指出:“《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徐复观先生认为:把一切问题的责任交给神,此时不会发生忧患意识;只有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提出,体现了儒家心系天下的情怀,正是责任意识的起点。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天下无道、礼崩乐坏,许多人随波逐流,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道义不能转变而跟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引起了孔子深深的忧虑。但孔子之伟大,不在于怨天尤人、发发牢骚,而是严于责己、躬行实践,自觉而主动地承担起引领社会风气、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重任。据《论语·宪问》记载:“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里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体现了孔子自觉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儒家具有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孟子进一步把儒家的忧患意识导向了自身责任的承担,指出:“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在孟子看来,作为君子,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如何像圣人那样,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平时则要以仁爱和礼义的标准要求自己,那就可以远离祸患了。那么,圣人君子们一方面要心忧天下,另一方面又要克制自我,那还有没有快乐可言呢?有!孟子明确回答:“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句话,被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儒者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
    践行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提出“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企业使命。在他们看来,企业怎么发展更快,就是八个字: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小聪明是小胜,大道德才能大胜,做生意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民营企业家赚大钱真正的秘诀,就是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带头做好人,带头做好的企业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诚实经营,第二是绿色环保,第三是关爱员工,第四是慈善捐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应当把“关爱员工”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该善待自己的员工,企业发展成果首先惠及员工,然后才能说惠及社会帮助别人。如果企业家连自己的员工都不善待,员工收入很低,流动性很高,他还到外面作秀,甚至贷款去捐款挣面子,这就不是好的慈善。企业还要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在企业当中普及一种慈善文化,让慈善的理念成为绝大多数员工共同的认识,成为一种文化,使每个人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一颗善心,无愧于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