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读经明义丨《礼记·儒行》:一个儒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2-20 腾讯儒学 林觉 参加讨论

    文/林觉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儒家思想文化开始对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吸引力。儒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践履,它不仅教授关于德性的道理,更鼓励学习者能够将这些道理实施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成君子之行。因此,不少向慕儒学之人都非常希望获得儒者气象。一个儒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儒者气象(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礼记·儒行》中,鲁哀公就向孔子请教过这个问题。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在孔子之前没有所谓“儒者”,因此,鲁国国君也非常好奇,这个自称“儒”的群体,他们究竟如何认识和要求自身?孔子从衣冠服饰、日常起居、与人相交、事奉君主等多个方面刻画了他心目中儒者应该具有的形象。
    孔子说:“儒者走路时,不会为了自己的方便,去和人争夺平坦易行的道路。冬季不与人争暖和之地,夏天不与人争阴凉之处。但他们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是为了等待何时的时机来实现他们的抱负。”儒者能够保持不争抢的谦逊姿态,是因为他们无欲无求,与世无争吗?并非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心中怀抱着真正宏大的理想,才不会为了走路的方便或者寒暑天气的舒适这种微末消失而斤斤计较。他们爱惜生命,也不是为了获得长寿,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能够投入在有价值的事业上。
    
    超出常人的刚毅与骨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此,虽然儒者爱惜自身,但当保护生命与维护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看似柔弱温和的儒者,就会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刚毅与骨气。孔子说:“对于一个儒者,如果用人多势众来威胁他,用兵器来恐吓他,他却能够面对死亡而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他若遭遇凶猛的禽兽,该上前搏斗时,就会上前搏斗,而不会计算自己的勇力是否足以应付,如果需要扛起重鼎的时候,他也会毅然扛起,而不会考虑自己的力气够不够。儒者是可亲近而不可胁迫的,是可杀却不可侮辱的,其刚毅有如此。”
    正因儒者有这样的坚毅品性,历史上,才会有无数看似文弱的儒生,却能够在天下国家的危急存亡关头,做出极富勇气与节义的行为,宋臣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以身殉国的故事,至今流传,明朝的东林党人对抗宦官浊流,舍生忘死,亦成后世典范。
    
    东林党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儒者认为富有价值的事业中,出仕莅官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担任官职的儒者是什么样子的呢?孔子说:“若君主答应任用他,他就会竭忠尽智而绝无二心,若君主不答应任用他,他也绝不敢用谄媚的方式博取君主的欢心。”“推举贤才进入朝廷,而不求回报,只是希望能够实现国君的志向,只要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荣华富贵。”儒者事奉君主是尽忠而无私心的,因为辅助君主的治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政治解救百姓疾苦。但出仕并不是儒者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孔子说:“儒者中,有的人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的。”当国君有道的时候,儒者自然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使命,而碰到无道之君或儒者所不认同的君主时候,即使是天子也不能强迫他出仕。
    商末孤竹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周武王灭商朝后,他们作为商代的遗民,耻食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他们的行为被孔子誉为“求仁得仁”,伯夷叔齐也因此成为儒者效法的典范。
    
    伯夷叔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因个人贫富得失而计较利害,致力于自我德性的修养,心怀家国天下之兴衰,而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无论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如何,始终持守住对道义的信仰,外表温和而内心充满力量。这就是儒者的姿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