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偲 历数《春秋》中所记载的诸多亡国覆家的悲剧,作为大家长的父亲不合格或做的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治国理政的道理,孔子没有长篇大论、侃侃而谈,而只回了看似稀松平常的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其实他并没有真懂孔子的话。他虽一心想恢复齐桓公的霸业,也初见成效,但他没有做到孔子说的八字诀,在确立继承人上,不按常理出牌,执意废除太子阳生,而立幼子荼为君,结果在他去世后不久,齐国内乱,野心家田乞趁机剪除国、高、晏等忠臣,独掌朝政,大大加速了“田氏代齐”的步伐。 宋代大儒杨时(就是程门立雪的那位)对此一语道破:“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盖悦而不绎者。齐之所以卒于乱也。”就是说,想要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君君”、“父父”比“臣臣”、“子子”更为首要和关键,君要有君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做君主的就要扛起君主的责任,做父亲就要秉持为父之道。 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是董仲舒所谓“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耳”。 与此类似,卫灵公因为听信南子的谗言,不喜欢太子蒯聩,想立幼子公子郢为后,但为公子郢所拒绝,便立蒯聩之子辄为君。在卫灵公去世后,蒯聩和辄父子之间上演了残酷的权力争夺,以晋国为首的集团扶持蒯聩,以齐国为首的集团支持辄,卫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局不稳,孔子弟子子路也在这场内斗中罹难。此外《春秋》中还有多起为世子或太子娶媳妇却见色起意、据为己有的,向鲁惠公、楚平王,可谓是唐玄宗的先行者,或导致兄弟相残,或致使父子间隙。 父慈子孝(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或许是有鉴于此,后儒在教化民众中往往在父慈子孝上着力甚多。王阳明在从政时,有父子二人对簿公堂,王阳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上来审案、打板子,而是试图触发他们内心的良知,他的话还没说完,两人萌生悔意,抱头痛哭相拥而去。弟子感到好奇,向老师求教,阳明回答道,我告诉他们:“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叟是世间大慈的父。”阳明这句话,是有些语出惊人的。众所周知,舜是以孝治天下的典范,孟子称他为“大孝终身慕父母”;而他的父亲瞽叟则偏爱小儿子象,致使象多次加害舜。 王阳明的理由如下:“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原来在父子冲突时,舜首先想到的是母亲早逝,父亲养育自己不容易,并自责自己不够孝顺惹父亲生气了;瞽叟则不能够反躬自省,而是将矛头指向对方,心里想我对他这么好、这么慈爱,这小子娶了媳妇就忘了我的养育之恩。这就是阳明这句话的真谛所在。 汲取古人的经验教训(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文化注重孝,同时也注重慈。近代以来,由于剧烈的时代变迁,有的人没有在经过孝慈文化熏陶、自己尚未真正“成人”的前提下,就为人父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或失之于严苛,或失之于溺爱,或过于粗暴,或不管不问。为此,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春秋》中的智慧、汲取古人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正己修身,为子女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对子女要慈爱,给予子女合适的指导和足够的关爱。 (责任编辑:admin) |